刘文采
一、批评教育的功效
1.批评教育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学生(尤其是青少年)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都还处于不成熟或相对幼稚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甚至容易出现偏差、错误,作为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指正,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从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批评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耐挫力。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直处于父母的精心呵护之下,没有吃过苦,没有体验过生活的艰辛,容易自以为是,甚至妄自尊大。只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不能承受失败的痛苦,所以,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教育可以给他们敲敲警钟,磨炼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耐挫力,以适应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3.批评教育能促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事实上,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不是老师一味地迁就学生,对学生放任不管,对学生的错误装聋作哑,而是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获得充分地发展。况且,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不会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正确批评而改变。事实上,很多学生会因为教师及时地提出批评,帮助他们改正了错误而心存感激。不少后进生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不但不会心生恨意,反而认为老师看得起他,没有放弃他,从而鼓起了学习的勇气,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心。“离开学校后,在路上和我们老师打招呼的大都是当年在学校时我们批评过的学生。”一位退休的老教师说。
4.批评教育能减少学生的虚荣心理。表扬与批评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心理学研究发现:经常表扬孩子对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树立自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度的表扬也会使孩子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进而形成虚荣心,这种虚荣心一旦膨胀还会迁移到外在的表现上,使他们带着虚假面具为人处事,如果教师能在该表扬时大力表扬;该批评时,毫不客气地批评,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虚荣心理的产生。
二、批评教育的艺术
首先,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其平时的表现好与坏,犯了错误都要一视同仁。许多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往往对平时表现好的学生持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而对平时调皮任性的学生则“小题大做”,这样无意的厚此薄彼会给表现较差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对抗情绪。事实上,那些平时表现差而又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学生更需要得到关心、帮助和鼓励。
其次,批评学生时要就事论事,点到为止,不要翻出“陈年老账”。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犯错误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批评学生时,教师尤其要以事实为依据,讲明道理,使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会被批评,什么地方需要改正。也就是不仅要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用真情去感动学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才能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再次,不要动不动就找家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情况,这有利于更好的教育学生。但不要学生一犯错就请家长,把请家长当作对学生的惩罚,更不要在家长面前揭学生的底。有时由于说话语气不好,使家长难堪,也使学生无地自容,还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家长被请到学校,学生的左邻右舍甚至会认为这是个坏孩子;学生经常被带到校务处,其他的同学、教师会认为这是个坏学生。一个人,大家都说他好,那他就会成为一个好人;大家都说他坏,那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坏人。舆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是塑造人心灵的艺术,批评学生不能简单粗暴,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讲求艺术。
最后,尽量不要在全班学生面前对个别学生实施批评教育。经常被老师在班里点名批评的学生很少会变成一个好学生。因为学生一旦在很多同学面前丢了面子,他就觉得在同学中已经失去了威信,会觉得什么都无所谓。犯错也好,挨批评也罢,都无所谓。这样的话只会增加教育的难度,对学生、对班级、对老师都没好处。
(作者单位:河北衡水市武邑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