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产钳助产术和剖宫产术在临床应用的比较

2016-04-15 15:56刘芳
医学信息 2015年50期
关键词:剖宫产术阴道分娩

刘芳

摘要:目的 探讨低位产钳助产术的适应证和术后母婴并发症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施行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产妇40例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对母体的影响会阴裂伤发生率7.5%;阴道壁裂伤的发生率为5%;宫颈裂伤发生率为2.5%;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7.5%;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2.5%。对于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为5%;面部皮肤擦伤发生率为7.5%;头皮血肿发生率为5%,锁骨骨折发生率为2.5%;臂丛神经受损发生率为2.5%。结论 低位产钳助产术作为解决产科难产的一种有效手段其安全性和成功率都比较高。不但能挽救母婴生命,还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低位产钳助产术;阴道分娩;剖宫产术

我国近年来剖宫产率一直呈上升态势,行剖宫产术大大增加了产妇并发症发生,而对于新生儿的并发症出现并没有进一步减少[1]。产钳助产特别是低位产钳助产能够满意的解决一部分难产问题,尤其是胎儿的双顶径位置已经处于坐骨棘的下方时。低位产钳助产能够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剖宫产造成的胎儿及产妇损伤。正确使用产钳助产术使产妇产程大大的缩短,有效遏制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行低位产钳术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低位产钳术和剖宫产术对母婴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施行低位产钳助产术的产妇40例为研究组;同样抽取在我院同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30.6±6.2)岁;孕周37~42w,平均孕周(38.20±0.57)w,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14例。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9.6±5.2)岁;孕周37~41w,平均孕周(37.91±2.59)w,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5例。两组在年龄、孕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操作方法 低位产钳术:产妇选取传统膀胱截石位,术前下导尿管排空膀胱,对外阴部进行常规消毒,铺无菌巾。首先应对阴道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确定胎儿双顶径位置已经处于坐骨棘的下方,适当调整枕位。对产妇阴部神经进行阻滞麻醉,侧切会阴,润滑产钳后用左手持左柄经产妇阴道后壁轻轻插入放置产钳左叶,后再同法放入右叶与左侧位置应对称。微调角度使两片产钳位置正确,左右的钳柄可以自然的对合,而后锁合产钳。产钳的两柄间应该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压迫到胎头,扣合产钳后,配合宫缩沿骨盆轴的方向缓慢牵拉产钳,待宫缩间歇期时放松产钳稍作休息,这样宫缩与产钳协同作用,有利于胎头的下降,待下次宫缩时同上施为。待胎头顺利着冠即将娩出时,松脱产前锁扣取下产钳,而后对宫颈、阴道壁、会阴切口进行常规检查,进行必要的修补及缝合,施术结束[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进行比较,对新生儿的面部擦伤、头皮血肿与窒息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本文中数据结果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来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用χ2来检验两组间的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低位产钳助产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与产道损伤要明显优于剖宫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产钳助组发生新生儿面部擦伤要高于剖宫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与头皮血肿,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产钳术是一种应用产钳牵引力的作用,尽快娩出胎儿的阴道助产方式,是解决胎头位置较低的难产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术后并发症也逐年上升。正确的选用适当的阴道助产的方法,对于剖宫产率降低,保障母婴安全有着重大意义。产钳术是产科用于解决头位难产的较重要手段,产钳的着力点在胎儿的骨质部,因此产钳牵引力相对较大,娩出胎头速度较快,对出现胎儿窘迫等情况,又急需娩出胎儿情况,如果适应症合适,又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应首选产钳术进行阴道助产。产钳助产术要求有较高的技术,术者要对产妇仔细检查并作出正确判断,有过硬的技术,操作产钳熟练,放置的位置及牵引要适当,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有效的减少母婴的损伤。根据放置产钳时胎头在盆腔内位置的高低的不同,分为低位产钳、中位产钳和高位产钳,其中高位产钳和中位产钳手术容易引起母儿损伤,而且在执行上较为困难并发症较多,已经被剖官产手术所取代。低位产钳助产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都非常高,现临床更为常用。当胎儿的双顶径位置已经处于坐骨棘的下方,骨质的最底部已经位于盆底,这时候正确应用低位产钳助产术不但可以帮助胎儿快速从母体娩出,而且避免了因胎头过低,剖宫产术时取头困难而造成的产道损伤。

产钳术的施术者应该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为防止产钳助产手术失败施术前应当做好行剖宫产手术的准备;并且要严格的掌握好产钳助产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且对产妇和胎儿情况做详细检查和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产钳时力求动作轻柔规范,避免动作粗暴,注意观察胎儿及产妇的情况。术后对母婴进行仔细检查,排除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产钳术失败应立即改行剖宫产术[3]。产钳助产术主要适应症[4]:①产妇合并有其他疾病,分娩时不能腹部加压。②曾有剖宫产或子宫有瘢痕者。③枕先露和臀位后出头困难者。④初产妇子宫的宫口开全2h,经产妇子宫口开全1h,第2产程延长者。⑤胎儿窘迫。产钳助产术的禁忌症[5]:①胎膜未破,宫口未开全者。②明显的头盆不称,胎头未衔接。③胎位异常不适用产钳。④畸形胎儿。⑤死胎。

综上所述,低位产钳助产术是解决产科难产的一种有效手段,特别是当胎儿的双顶径位置已经处于坐骨棘的下方,骨质的最底部已经位于盆底时。低位产钳术不但能够使一部分难产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而且它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都比较高。它不仅可以缩短分娩时间,挽救母婴生命,还能够有的效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国萍,王丽平,何芳.低位产钳和出口产钳助产术79例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29-31.

[2] 宋爽,葛明.低位产钳助产术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11):1749-1750.

[3]王美丽.低位产钳助产术10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8):134-136.

[4]唐玉.低位产钳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7):119-120.

[5] 何云霏.临床应用产钳助产术分娩180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5): 1005-1006.

编辑/许言

猜你喜欢
剖宫产术阴道分娩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探讨镇痛分娩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有无影响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安全护理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实施效果
12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采取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B—Lynch缝合及宫颈钳夹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限制性会阴切开术在阴道分娩中应用研究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