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拉西坦联合血栓通对脑动脉供血不足治疗患者效果观察

2016-04-15 15:14陈玲
医学信息 2015年50期
关键词:血栓通NIHSS评分

陈玲

摘要:目的 分析吡拉西坦联合血栓通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70例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n=35)采用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栓通;吡拉西坦;脑动脉供血不足;NIHSS评分

脑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多见于椎-基底动脉,是一种短暂、可逆性、反复发作的局部脑血流循环障碍[1]。患者脑缺血功能区出现相应神经功能受损症状,病死率、致残率高[2],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0例,为本院收治的脑动脉供血不足者,患者均有间歇性眩晕等症状,在24h内减轻或消失,患者均有多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等,排除急性脑梗死,脑出血等颅内器质性病变;排除严重脏器衰竭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1.3±3.6)岁;观察组35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61.5±3.7)岁。两组患者病情,基本资料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入院后立即完善各项检查,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给予抗氧自由基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0630)治疗,给予川芎嗪8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内蒙古康源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5020017)联合吡拉西坦(黑龙江省格润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3022874)治疗。给予血栓通40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d后观察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

1.3观察内容 参考的相关标准判定治疗效果[3],即:治疗后NIHSS评分减少90%以上,病残程度0级为治愈;45%

1.4统计学分析 临床数据分析所用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NIHSS评分改善情况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愈12例,进步9例,改善11例,无效3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治愈8例,进步9例,改善10例,无效7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77.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NIHSS评分(22.3±3.1)分,治疗后NIHSS评分(7.8±1.2)分;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22.4±3.2)分,治疗后NIHSS评分(14.2±1.9)分。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由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合并颈椎病、高脂血症等,使椎-基底动脉狭窄变细,血流速度减慢,从而使脑干、小脑、丘脑等局部脑血流循环障碍,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出现眩晕、共济失调、交叉性运动、偏盲等临床症状[4]。采用药物改善脑细胞缺氧缺血,对控制脑动脉供血不足意义重大。

川芎嗪是川芎的有效成分之一,代谢较快,吸收好,可通过血脑屏障,有效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从而调节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供血不足,常用于脑动脉供血不足治疗[5],但单独用药,其对神经功能作用并不明显。吡拉西坦为γ-氨基丁酸环化衍生物,可促进氨基酸、磷脂吸收,增加脑内蛋白质合成,可增加生物体内激酶活性,提高机体对糖利用率,抗脑缺氧作用明显,可通过增加脑组织内氧、葡萄糖的利用,活化腺苷激酶,使组织内ATP、CAMP水平升高,TXA2合成受抑制,并可增加PGI2合成发挥协同抗脑缺氧作用[6]。邓全军等的报道显示[7],早期采用吡拉西坦可防止缺血后微血管血栓形成,改善缺血后微循环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抗局灶性脑缺血作用明显,还可改善半暗带脑血流量(CBF),减轻脑缺血引起的脑组织水肿,缩小梗死体积,保护缺血大脑。

血栓通为注射用中成药,为三七中提取的三七总苷制剂,具有显著通脉活络、活血化瘀功效。临床药理学研究显示,三七总苷制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流量,降低全血黏度,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稳定神经细胞,提高脑组织耐氧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8]。本组研究中,观察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在脑动脉供血不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川芎嗪治疗比较,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提示联合用药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采用血栓通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相比单用川芎嗪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艾庆岩.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08,24(3):19-21.

[2]唐国文,曾盛,林世泳.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42例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1,17(12):1640-1642.

[3]闫农,张树新,张琳,等.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120-121.

[4]闫卫静.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8A):44-45.

[5]许俊峰.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52-153.

[6]但东梅,潘晓兰,邓涛.吡拉西坦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1:2429-2430.

[7]邓全军.吡拉西坦注射液降低颅内压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16(5):304-305.

[8]陈剑锋.血栓通注射剂不良反应综述[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107-108.

编辑/蔡睿琳

猜你喜欢
血栓通NIHSS评分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葛根素联合尤瑞克林对脑缺血并糖尿病患者NIHSS评分、改良的Rankin评分、FPG和2hPG水平的影响
MESSS评分与NIHSS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评估分析
血栓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轻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血栓通治疗48例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血栓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