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鸾
[摘 要]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循学导教”的教学模式令课堂教学的分分秒秒都赋予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中实施循学导教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不仅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不同层次的学生将会有不同的收获。
[关键词] 循学导教;小组合作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任。
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循学导教”教学模式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乐学、活学的教学模式。它真正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将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一、“循学导教”教学模式的涵义
所谓“循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让学生看书自学,指出本节课已理解的相关内容和不理解的知识难点,然后进行学前质疑。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操作探究,得出结论,并完成检测性练习。自学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看例题、动手操作、查阅资料、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
所谓“导教”,就是教师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知识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讨论验证,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形成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必须灵活地在学生的自学交流中渗透知识,完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的学习。
二、影响实施“循学导教”模式的因素
1.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时间
课程的改革,往往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也不例外,在实施的过程中,总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
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自学的时间越多,基础教学的时间就越不充裕,会影响教学效果。“循学导教”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打破这一观念,要在课堂上让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刚开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想自学但不会自学,他们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罢了,别说思维的碰撞,就连这节课学的是什么也根本不清楚。一节课下来,时间花了,但效果却没有。为此,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划、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这样师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同时,教师可以设置预习提纲,给学生指引。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养成了自学习惯,教师便不再出提纲,而是由学生自己提问题并作答。刚开始时,可以先要求学生提一个问题,并进行回答。一段时间后,再把自学要求提升,让学生看完书后,自己写一写:你想到了哪些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知识,或你有什么想要知道的知识。每节课教师都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这样,学生就能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思考,自主探究。
2.学生的学习态度
长时间开放式的课堂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开始出现差异。优等生变得傲慢:优生由于思维敏捷,领悟能力强,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充当着领导者的角色,受着群星捧月般的优待,所以他们往往也被这个美丽的光环所遮盖,久而久之,自傲心理随之滋生。中等生变得积极:中等生在每次的小组合作交流中,能从同伴的发现中得到启发,形成自己的知识,“跳一跳便能摘到桃子”,成功感油然而生。而学困生却变得自卑:自学能力较差的学困生,面对着问题苦苦思索,也找不出答案。在全班交流时,优生抢先抓住发言的机会,博得满堂彩,后进生无奈地沉默寡言,难有露脸机会,只能人云亦云,随声附和。
为此,实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势在必行。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让优生和后进生搭配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小组合作”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将自学的收获进行交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不同的发言顺序。后进生会的,让后进生先回答;难度较大的题目,先让中等生回答;优等生要帮助后进生弄清楚问题,还要将有疑惑的地方提出来,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交流后还不会的问题,就等到全班交流的时候进行解决。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大家互相启发、互帮互学,各抒己见,把零散的知识集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智慧的火花得到碰撞,知识的把握更精准,创造潜能得以发挥。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循学导教”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学,在小组合作中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获取了知识的规律、方法和定义。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了,活动空间大了,思维变得活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被动转向了主动,学习情感由厌学转向了乐学。
三、“循学导教”教学模式的构建
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经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己去动手。”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因此,教学中要实现教师、学生角色的转换,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课堂上教师通过看书自学—反馈质疑—操作探究(探索方法)—知识生成—巩固强化等基本环节,形成“循学导教”教学模式,让学生亲历思考、实践、讨论、交流与合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看书自学—反馈质疑”是每节课的必备环节,它也是“循学导教”中“循学”的体现。教师在这一环节,就要掌握学生每节课的知识起点在哪里,哪些知识要少讲,哪些要多讲,哪些要精讲,哪些不需要讲。继而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
“操作探究(探索、总结方法)—知识生成”就是“循学导教”中“导教”的体现。教师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知识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或讨论验证,以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并不是每节课都是能操作探究的,这种教学方法,用在几何课和概念课上比较有实效,但对于一些计算课和应用题课,就可采用解疑、总结的方法。所以,“导教”离不开“循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每节课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巩固强化”是“循学导教”模式的最后环节,教师必须要重视知识的反馈和运用,学生会运用,才是掌握了知识点。所以,无论前一部分课堂如何开放,最后教师都要进行知识梳理和巩固练习,以强化当堂课所学的内容。
1.“循学”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服务于学。教师进课堂的任务不是讲,而是组织学生学。“循学导教”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每节课5分钟左右的自学时间。给予学生独立看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空间。学生在自学引导、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互相启发后,渐渐地就会自己独立地在书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自主探索,“发现”规律,研究问题的探究能力得以提高。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机会多了,他们敢于动手,善于动手,达到了在“做中学”的目的。学生在聆听的同时,学会了评价、辨别正误、大胆质疑,还学会了“听以致用”,把同学的意见加以整理,构成了适合自身的知识点。例如,在上《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给了每个学生一个圆片(每人的圆片大小不等),只说了三句话:“给你一个圆,你要做些什么?你知道了圆的哪些知识?把它写下来。”刚开始时,学生目瞪口呆,翻着圆片不知从何下手。一个声音打破了寂静:“把圆对折,就能把圆平均分成两份。”另一个声音响起了:“那条折痕就是直径。”“直径有无数条,每条直径的长度都相等。”……不知不觉,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道出了圆的许多特征。
2.“导教”突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好的课堂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能做到全员参与、有效参与。然而,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洞悉学生心理,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身上,构建符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情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跃、有趣的学习活动中,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课堂上要注重“三导”。
(1)“导”阅读
书是人类终身的老师,学生会学习,会阅读,才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读懂教材,在阅读中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的桥梁。
学生独立看书自学这一环节,是“循学导教,自主探索”教学模式的必备环节。教师在文本解读中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书上简要注明不懂之处,并回答例题中提出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有新的想法与发现,教师再与学生一起解决,充分体现教师“导”在关键处,从而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
在数学学习上,“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审题是前提,解题是基础。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复习、深化理解的阶梯,课堂阅读是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经历一定的数学思考或探究过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2)“导”交流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是一种能力。数学语言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学生同桌交流,能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人人参与,在确保每个人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是四人小组讨论,参与分享的人多了,一定有更多不同角度的见解。通过小组交流,让每个人思维更活跃,感知更丰满。学生在不断交流和自我完善中提高学习能力。
在“循学导教”教学模式中,学生自学后的交流汇报环节,是一节课中最出彩的时刻,因为这时学生会生成很多知识。教学中每道题目都是学生思考和交流的载体,在学生充分思考观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学生作出判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在交流的环节中,“学”与“导”应该是穿插存在,交替进行,和谐发展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打开学生的嘴巴,给学生多提供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把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读,让他们写。这样,学生在练习中运用了知识的灵活性,拓展了思路,同时提高了用语言展示思维的能力,提高了素养。
(3)“导”操作
数学是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是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学习的发展阶段。理解算理是掌握算法的逻辑起点。学生通过看书自学,质疑反馈,形成初步的认知,但他们往往不能确定这个认知是否正确,要通过操作探究,验证自己的“小发现”或“疑惑”。学生通过操作,基本拥有了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体验。
课堂上,教师在尊重学生兴趣、认知规律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找问题、找方法、找结论、找快乐,从而理解每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每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每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知识就是在以上三个环节中生成。教师继而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和拓展学生思维的练习,既强化了知识点,又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提升。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上的交往强调的是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学目标,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循学导教”成为数学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教学理念成为教学的一盏明灯,教师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长,让每一堂数学课都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蔡林森.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