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在经书整理中的贡献

2016-04-14 11:04郑敏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成就孔子

郑敏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孔子晚年潜心整理 “六经”的目的,阐述了孔子整理“六经”的原则:广罗天下精品;述而不作;删去芜杂妄诞篇章;攻乎异端;仁礼精神贯穿其中;多闻阙疑,慎言其余。阐述了孔子整理六经的伟大贡献与深远的影响:孔子通过搜集、筛选、编辑整理“六经”,为“经”编目、作序,并根据“六经”的不同特点,在编排体例上制定出不同标准,开创了中国文献整理的先河。

【关键词】 孔子;文献整理;成就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我国伟大的文献整理专家。孔子晚年潜心整理“六经”,“六经”是我国古代,特别是春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结晶,是中国乃至世界发展史上文化瑰宝。在孔子之前,“六经”长期散落在周室及诸侯国中,孔子经过艰苦搜集、认真考究,精心筛选、编辑,为“六经”撰序、编目,并以“六经”为教材,传播“六经”,对中国文献整理以及文化、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文献良莠并存,为了更有效的搜集、整理、保存和传播精品,孔子很注重文献来源的选择。他主要以周室的《易》、《书》、《诗》、《礼》、《乐》、《春秋》为搜集、整理对象,以前人的整理成果为基础,再次对 “六经”旧典进行搜集、筛选、整理、编辑。同时,孔子还重视无型文献,即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知识、谚语等的搜集、筛选、整理和编辑,经孔子筛选、整理、编辑的“六经”,囊括了先秦时期官府和民间的文化精华。

一、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孔子生于鲁国,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周公在西周王朝初期执政,所以,鲁国是唯一能用“天子礼乐”的诸侯国,是西周的文化中心,因此得于长期保存周王朝的文化传统及典章制度,春秋时期的“周礼尽在鲁”之说便是由此而来。

在社会环境的熏陶下,孔子成为周礼的仰慕者,并“十有五而志于学”。 孔子说:“学也,禄也在其中矣。[1]”禄,指俸禄;孔子还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2]”意思是,读三年书而没有做官的念头,是很难得的。所以“志于学”中的“学”可理解为“学习做官的本领”、学习“六艺”,争取“入仕”。孔子一生勤奋好学,如《论语.八佾》记载“入太庙,每事问”,描写的就是孔子对知识的孜孜以求。孔子自认为“三十已学成”,领悟了为官的本领,但官运却迟迟未至,于是,他开办私塾,广收平民学徒,打破“学在官府”,开启“有教无类”。孔子的私塾在创办三、四年后,引起贵族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鲁国大夫孟僖子临终招属嘱子,要其子南宫敬叔、孟懿子师从孔子,学礼以稳固其世袭地位。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国政局纷乱,孔子认为前程无望,于是逃奔齐国,得到齐景公的赏识,却遭到晏婴等齐国大夫排挤,于一年后狼狈归鲁。和其它诸侯国一样,鲁国“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正道”,于是孔子集中精力继续办学,多年不再从事政治活动,直至五十岁,获得季桓子赏识,五十一岁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县长,此后一年里升迁为小司空,即工程管理的长官,再升迁为大司寇,即司法长官,可谓春风得意。但好景不长,四年之后,因孔子在“堕三都”事件中,与季桓子同床异梦,失去季桓子的信任,于五十五岁那年再次离开鲁地,开始周游列国,直至六十八岁归鲁。“三都“是”三桓“割据区域里的三个城堡,为”三桓“的家臣占据,用于制约”三桓“,干预国政,“堕三都”即拆除城堡。孔子“忠君尊王”,主张“堕三都”是为了强公室,弱家臣,弱“三桓”,巩固鲁定公的地位。而实权在握的季桓子支持“堕三都”目的是:弱家臣,消除家臣隐患,以强“三桓”,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孔子修编“六经”的目的

孔子修编六经,是中国文献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孔子学而不倦,对“六经”做了深入研究,深知文献对于了解过去、鉴知未来以及训育后人的重要作用。孔子外出遇到手持邦国图籍的人,都会俯身表示敬意。先秦典籍大多残缺不全,孔子深为文献失传而忧虑。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3]

孔子对“六经”的评价很高。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播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4]孔子晚年规鲁,重操旧业,继续收徒办学,同时潜心研究典籍,修编《易》、《书》、《诗》、《礼》、《乐》、《春秋》,统称”六经”。

据以上资料推理,孔子修编”六经”的目的应该有三方面:一是为拯救中国传统文化,使其流传后世为。二是解决讲学过程中文献资料不足的困扰。三是为弟子学习提供教材。

三、孔子修编”六经”的原则

今天流传的《易》、《书》、《诗》、《礼》、《乐》、《春秋》,虽然不是当时原貌,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孔子修订的成果。孔子整理六经的原则:广罗天下精品;述而不作;删去芜杂妄诞篇章;攻乎异端;仁礼精神贯穿其中;多闻阙疑,慎言其余。[5]

孔子在修编“六经”的过程中,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实地探访和搜集,对于先秦旧典和民间口传资料,兼搜并蓄;述而不作,是为了保留原来的文辞;删去芜杂妄诞篇章,是有所选择地删除有关鬼神、怪异和暴力等情节妄诞、精神颓废的篇章;攻乎异端,是排斥不同观点的学说;仁礼精神贯穿其中,始终以宣扬仁礼精神为主要选文标准;多闻阙疑,慎言其余,指对于文献中的“讹”、“脱”、“衍”、“倒”、“错乱”之处,多向贤人请教,有了充分的证据再做补充修改,否则就保留原文,不想当然而妄加乱改,“师无常师”,“见贤思齐”是孔子求知精神的写照,也是孔子博学善思的原因所在。

四、孔子在文献整理中的成就

孔子在文献整理中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搜集、整理旧典,较完整的保存了先秦文化遗产。二是开启文献分类、编目,便于检索利用。三是为经书作序,提纲挈领的揭示经书内容和编撰意图。

孔子通过搜集、筛选、编辑整理“六经”,为“经”编目、作序,并根据“六经”的不同特点,在编排体例上制定出不同标准,开创了中国文献整理的先河。

孔子将“六经”作为六大部类,即“易”、“书”、“诗”、“礼”、“乐”、“春秋”。《易》饱含哲理和辩证思维,体现孔子的哲学思想,置于首位;《书》是历代政治文集,包括指令、律条等,体现孔子的政治观点,置第二;《诗》言志,对人际交往与品德提高提供参考,置第三;《礼》言行,注重长序尊卑,置第四;《乐》言和,可以净化情操,置第五;《春秋》正名分,威慑乱臣贼子,置第六。各一级类目下设二类目,如《诗》是诗歌总汇,孔子以诗歌的内容、性质、用途、或地域特征等标准,设计类目。“诗”为一级类目;二级类目为“风”、“雅”、“颂”。“风”下设三级类目“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检”、“齐”、“魏”、“唐”、“秦”、“豳”、“陈”、“曹”等十五国风; “雅”下设三级类目 “大雅”、“小雅”; “颂”下设三级类目“周颂”、“鲁颂”、“商颂”。其中,“风”、“雅”、“颂”是按诗的体裁设类;“十五国风”是按地域设类;“大雅”、“小雅”是按时间设类;“周颂”、“鲁颂”、“商颂”是按用途设类。

孔子还为“经”写序,“言其作意”。如《易》的《序卦》,说明六十四卦排列次序和内在联系,《书》和《诗》的序说明各个篇章的创作意图。

孔子为“经”篇目、作序,都属于“对文献进行描述、揭示,以便于检索利用。”而“描述、揭示文献,于便于检索利用”正是当今文献整理的宗旨,可见,千年之前,孔子已开始了文献整理的实践,是文献整理学的先声,为文献整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奠定了文献整理学的基础。

1、孔子与《易》

孔子晚而喜《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几乎爱不释手,把串连《易》简的皮带子弄断了好几回。《易》是一部占卜之书,但孔子并不相信卜筮,孔子使《易》尽量摆脱卜筮束缚,成为修己达人、传播辩证思想的哲理之书。《易.恒卦》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鼓励人们做事持之以恒。“六经”中很少有神怪荒诞的内容,与孔子的删削有很大关系。鲁迅对孔子嘉许是:生在巫气盛行的时代,偏不谈鬼神。孔子通过对文献的筛选、整理,表达了他的价值取向:为人处事,不能靠天命,要按规律办事。

2、孔子与《书》

《书》即《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料汇编,是研究先秦的重要资料,上起《尧典》,下讫《秦誓》。孔子选编的主要内容是政治史料、礼治史料,比如殷何以亡、周何以兴等。”《论语》中几次直接提到《书》,如“《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7]——孔子引《书》抒发政治见解;又如“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8]意为孔子在诵读《诗》、《书》、以及行礼,用的都是周朝官话,而不是鲁国方言。先秦墨家、道家的文献都引用过《书》,说明《书》在战国时已广为流传。

3、孔子与《诗》

《诗》是诗歌选集,多数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谣。相传是周王朝派人搜集、加工而来,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郁,农业生产、贵族恶行、生活困苦、男女情爱,无不包含其中,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孔子对《诗》的评价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即思想纯正,教人温柔敦厚。据说古诗本来有三千多首,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三百零五篇。《论语》中有十八处提到《诗》,因为有的学生没学好《诗》,孔子曾生气地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6]可见,孔子是以《诗经》作为教材,教育学生学习政治、应对等。

4、孔子与《礼》

《礼》选取当时士必须学习的礼制十七篇。”礼”是社会礼俗,反映儒家的伦理道德以及政治思想,是儒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周礼在殷礼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从“礼仪”扩展到“礼治”,并逐渐形成相应的典章制度。

孔子对”礼“有浓厚的兴趣,“追迹三代之礼“,广泛搜集关于”礼“的资料,对”礼“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把”礼“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为搜集整理“礼”的文献,孔子曾三次拜见周藏室之史——老子。“礼”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共有七十四次。孔子的“礼“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历史发展标志的”礼“,如“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二是治国之“礼“,如“为国于礼。”三是行为规范的“礼“。如“不知礼,无以立也。”[9]

5、孔子与《乐》

孔子是一位有造诣的音乐家,师出名门,曾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鼓琴,精通乐理,能弹琴、击缶,能唱、能和、善欣赏,曾为齐国一首《韶》而陶醉得很长时间食肉不知其味。在被卫国供养的四年里,对“乐”又做了深入研究。孔子认为,“乐”是达到“仁”的最高境界的必由之路。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0]意为“诗令人振奋,礼有助立身处世,乐能完美情操”。孔子“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11]。《雅》、《颂》是《诗经》在两个不同的部分,以上所言指的是孔子对《诗经》删定、配乐、归类和编次,使《诗》可以按乐谱歌唱。可惜《乐经》亡佚,现只能从《周礼·大司乐》和《礼记·乐记》等篇章中看见《乐经》的部分内容。

6、孔子与《春秋》

《春秋》是一部编年史,是孔子根据鲁国史记,并参考周王室及其诸侯国的史料编辑而成,文字简单,意义隐晦。它记载了由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四十年(前481年)的史事。孔子与《春秋》的密切关系得到后世学者的肯定,《庄子》、《韩非子》中都有孔子谈及《春秋》的记载,后来关于《春秋》解说,多出于荀子之手。

五、结语

中国书史源远流长,从骨刻石刻,到罄竹而书,再到洛阳纸贵。书籍传承中华民族悠长的千年文明,孔子以教书育人,传承文化为己任整理“六经”。孔子整理的“六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庄子》、《荀子》都对“六经”作过精辟的评述;汉武帝置“五经”博士,“五经”成为当时的官学经典,形成一门学问,由儒者相传至今,启迪后人。

【参考文献】

[1][2][3][6][7][8][9][10][1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68、82、26、135、21、71、211、81、92.

[4] 祁海文.“乐教”释义[J].中国文化研究,2013(1)180-186.

[5]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0.

【作者简介】

郑 敏,男,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

猜你喜欢
成就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燧人氏钻木取火
年轻有为
创意成就冠军
孔子在哪儿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伊朗巨大核成就引世界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