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
阅读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而阅读课堂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渠道。文本细读是学生有效阅读文本的一种方式,对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如何把握文本细读的内涵,智慧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细读文本,最终获得阅读素养的提升?
一、把握内涵特点,智慧引领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读”为先,古语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大量的文本细读,才能对阅读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在文化中的艺术反映,简单来说,它就是生活更高层次的存在。离开生活的文学,无异于空中楼阁,不管表面上是多么的华丽,其实质都是不堪一击的。同理,离开了知识结构与知识层面而开展的语文教学,那无异于是缘木求鱼。语文教育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阅读方面的理解能力,而提高阅读能力,首要就是对文本知识的阅读有着自己的了解,这就是文本细读的价值所在。
在阅读课堂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教师要坚持细读文本教学的理念,不断帮助学生更新学生知识结构、知识层面,积累生活素材,从知识的提升中为学生的文本细读打下坚实的基础。文本有四大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强调前两者,而对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但语文教学的实质,恰恰是后两者最为直接的体现。语文的美,不单单它本身就是美,而且还是其它艺术样式的载体。许多的艺术形式,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譬如音乐、雕塑、戏剧等等。所以,教师要在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细读,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章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意蕴,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文本细读会让学生对文本有更多的感性认知,教师再通过课堂渗透相关的文本阅读策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让阅读课堂更智慧。
二、关注文本细节,智慧引领文本细读
想“理解文意”,明白作者要表达的内容,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积累,需要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个清晰的认识,学会分析文章中的深刻含义,还原人物心声。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意理解的锻炼,不要一味的灌输概念,定论,而要让学生自己试着从文章中领会精神。新课标的“语文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選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语文教材深入挖掘、关注文本细节,深入体会和品味,从而智慧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所以文本细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势在必行的内容。那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该采取怎样的细读方式呢?在领会作者思想,以及培养自身阅读能力的方向上,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一步推敲,发现蕴含在其中的内容和意向。受知识水平和阅读经验的限制,面对一篇作品,学生很难独立的挖掘到细读的关键点,教师可以设置有效问题,引领学生在文本关键点上思考、探究。如,苏教版八年级课文《孔乙己》,作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其最为擅长的就是隐喻和讽刺,通过《孔乙己》我们能看出一二来。但是学生的认知毕竟有限,教师的引导特别重要,像文中孔乙己和酒馆中负责温酒的“我”考究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时,就可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在那个年代,读书人的死板脑筋全用在了咬文嚼字上,弄清“茴”字有几个写法,跟改变当时昏暗的社会现状有关系吗?还比如在文章最后,鲁迅先生写道“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这话从表面上看好像有问题,但若是仔细品读就会发现作者的深意:“的确”一词表明孔乙己当时双腿残疾,没有稳定收入,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他肯定会死;而说“大约”,则是时隔多年,无从考证,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情况,所以才说“大约”。经过一番推敲,我们会发现原本矛盾的地方,也是存在着合理性。可以说,文本细读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突破口,学生抓住了文本关键字句进行细读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又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运用假设想象,智慧引领文本细读
在文本细读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加入一些假设与想象,如为故事设计另外一种结局,或是对文章中的某个段落进行更为详细的故事解析,这都是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的重要手段。在文本细读中引入想象的学习方式有着广泛的运用,像散文教学、诗歌教学、小说教学等经常出现,有些教材后面,也会为学生提供这样的问题,以拓展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
如,在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中,里面的“我”极力想要一部《山海经》,可周遭却没有一个人来帮助,反倒是那个一直被“我”嫌弃的长妈妈,主动帮“我”购买了《山海经》,这里需要注意,作者在其前文已经交代了,长妈妈是压根就不识字的文盲,还把《山海经》误以为了“三哼经”,关于长妈妈买书的细节,作者不知道,后来也没有交代。在文本细读时,教师可以以“长妈妈买三哼经”为题,让学生想象一篇小短文,对作者所描述的内容加以补充。想象为学生的文本细读提供了空间,学生会在想象过程中对文本有更深的认识,从而领会文本的意蕴。又如,苏教版有篇《斜塔上的实验》课文,讲述伽利略为了证明一个猜想,而在斜塔上进行实验的故事。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活动,虽然说实验不一定能非常精准,但是却可以还原当时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解读文本,理解其中的意蕴。
总之,文本细读是学生解读教材、理解文本的重要方式,在文本细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思维会随着细读的深入而逐渐得到培养。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需要教师抓住本文细读的内涵特点,积极搭建细读平台,使学生能够在文本细读中提升对文本的理解,最终促进阅读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