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立新
将根扎在脚下这片土地里——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侧记
邓立新
以江都中专近年来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举措为例,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校企合作、开展社会培训和服务“三农”五个方面归纳学校近年来服务地方经济的先进经验。
江都中专;服务地方经济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职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学校能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培训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作为扬州市江都区唯一一所职业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不断增强学校与地方经济的结合力,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和水平。
随着国内经济的全面发展,原来大量在外务工的人员纷纷返乡回家,投入到地方经济的建设中。人们有了这样的想法势必要影响考生的就业观念,就业的选择同样又影响了专业的选择。由于职业教育的区域性很强,生源主要来自学校周边地区,范围相对较小,因此,职业教育要围绕地方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办出地方特色。
江都中专积极开展各类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推动专业发展、内涵建设,实现“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学校先后建成机电、建筑、电子、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六个省级品牌专业和机电、建筑、电子、会计四个国示范专业以及数控、建筑、会计三个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形成了机电、数控、电子、计算机、会计、建筑、汽车七大主干专业群,建设了建筑会计、汽车电子、应用韩语、动漫设计与制作、物联网等新兴专业。专业门类齐全,发展方向对路,教学条件优越,就业前景广阔。
多年的发展,使江都中专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造血器”。学校每年可以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中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1700多名,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有力支持了区域经济发展,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中层干部。在江都,有40%以上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是江都中专的毕业生,有50%以上的财会管理人员是江都中专的毕业生。
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用工荒”现象也在诸多领域显现。为企业“量身定制”、订单式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面对企业需求,江都中专主动抛出橄榄枝,先后与江苏亚威、诚德钢管、扬州光辉、龙川钢管、江海造船等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和订单培养协议,冠名办班。众多参与冠名办班的企业在学生培养期间还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和考核工作,并在学校设立企业助学金、奖学金,奖励或帮助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目前,学校已经设有两个百万助学奖励基金项目,分别是“周小虎教育基金”和“徐福茂奖学金”。学校与龙坤集团、江建集团、江安集团联合创办的“龙坤班”“江建班”“建林班”,学生每人每年可获得企业提供的2000元补助;对于学习成绩优异者,联办单位还给予其每年800~1500元的奖学金。
冠名办班,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明确的目标,他们的归属感非常强,毕业后能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成长为企业需要的有用之才。学校“亚威班”的45名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全部走上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数控转塔冲床分厂的相应岗位。正是这批学员发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为亚威公司的成功上市做出了有力贡献。为此,企业主动要求与学校签订长年“订单”,并积极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随着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不少地方企业因技术升级出现人才短板现象。为此,江都中专主动对接企业,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建立工学交替教学基地,让学生在校学基础知识,在厂练岗位技能,变“集中性实习”为“分散性实习”,帮助企业脱离困境。
对不能大规模开展工学结合实训的专业,学校则借助“引企入校”的形式,校内设厂,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接受企业生产技能的培训,使学生在生产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完成学业,并能提前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特点以及企业对专业人才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为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实践环节的重要地位,实现了“学校是学校又是企业,企业是企业又是学校,老师是老师又是师傅,师傅是师傅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又是员工,车间是车间又是课堂,作业是作业又是产品”七合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迅速地转换为实践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技能,同时又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不足的问题,一举两得,实现校企双方合作共赢。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提高企业在职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这一发展目标越来越受到国家和行业企业的重视。2015年7月16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服务经济转型升级面向行业企业开展职工继续教育的意见》,提出了职业院校全方位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要求,明确了职业院校服务于行业企业职工继续教育的目标任务。
为此,江都中专充分发挥自身效能,依托江都开放大学的平台,积极研讨“大职教”内涵,多渠道、多途径拓展办学空间,主动服务企业,按照“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学历提升、职业培训开辟“绿色通道”,努力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技术革新输送新鲜血液。
为确保培训的质量,学校对照国家开放大学和江苏开放大学的相关文件要求,通过加强教学支持与管理,加强过程管理与检查,进一步深化、完善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教学辅导模式创新,以形成性作业、网上导学、教学实践、毕业指导为手段,稳步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主管部门和学员的一致好评。
江都中专以江都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依托自身优良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联合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成人教育机构,搭建农民培训教育三级网络,广泛开展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农村成人学历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务工农民岗位培训。
根据地方农业发展现状,学校及时拓展服务“三农”的技能培训项目,以乡镇为中心、以地方成人学校为阵地、以园区种植大户为对象,组织教学小组,制作“教学包”和VCD等农民较易接受的课程载体,让教师走出课堂,送教下乡、进村到户,走进田间地头传授实用技术。
为满足广大农村乡镇管理干部、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学历提升的需求,学校以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为载体,积极推进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努力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深入乡镇宣传,招收乡镇、村组农村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先后开设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等专业。针对本地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复员军人等农村富余劳动力,学校广泛开展建筑、电子、机械、数控车床等具有地区优势的行业技能培训。
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服务过程中,学校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途径,为本地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G717
A
1005-6009(2016)47-0046-02
邓立新,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扬州,225200)校长,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和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