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完整版职业技术教育的打造*

2016-04-14 23:10俞仲文
江苏教育 2016年52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教育

俞仲文

试论完整版职业技术教育的打造*

俞仲文

近年来,职业教育虽得到了大力发展,但仍然不是令老百姓满意的教育。要想摆脱当下困境,建立健全现代职教体系,须从四个方面着手改进,及时走出职业技术教育核心内容的认识误区、理清我国面临的产业背景、打造完整版职业教育以及做到十大更新。

现代职教体系;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国家不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而且公布了2014—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首次将“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这三类人才的培养统一写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这是前所未有的。现在离规划实现的时间只剩下三年半了。这个总体目标提得非常有意义,但是留给我们的时间非常紧迫;这个总体目标提得非常振奋人心,但是我们没有完全准备好。尤其是对于“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内涵界定与实践探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从现实来看,职业教育至今还不是令老百姓满意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这是无奈选择”的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对于企业行业来说,虽然目前职业教育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但是“许多事没人做”的局面依然相当严峻,还没有解决优和精的问题。

国家这次制定了建成现代职教体系的战略部署和规划,对于改变上述局面有着巨大的意义。但是现代职教体系不仅包括了职教内部以及普职教育板块之间相互贯通、相互连接的学制上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职业教育核心内容上的现代化,这个核心内容就是按照怎样的标准和怎样的要求来打造一支包括上述三类人才在内的优秀产业大军。因此,可以说建成现代职教体系绝对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手段。脱离这一核心内容来谈职教的现代化则毫无意义。由此必须从能适应我国长期面临的产业格局以及能支撑实现“两个百年”的中国梦出发,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大背景下,弄清楚我国当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一基本前提。

一、必须及时走出核心内容认识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技工教育。其实面向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的产业大军绝不仅仅是由技工所构成,还必须由大量的现场工程师、技术师、工艺师、品管师、设备维护保障师等构成。他们都应该被列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对象。

误区之二,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否认技术教育的存在,把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这是造成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质量难以提高、社会认可度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误区之三,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教育。这种提法不够全面,因为我们不仅要面向现在,而且要面向未来。用未来技术武装潜在劳动者是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误区之四,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学习掌握成熟技术、规范、流程和实务的教育。这一结论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当今的产业大军是否优秀,不仅要看其再现的水平和能力,而且要看其创新的水平和能力。

误区之五,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取得上岗证或职业资格证的教育。这种认识过于狭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其实,衡量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不光要看取证率多少,还要看面向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的大小。

我国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描述的漂移不定,对技术进步直接贡献率的忽视,对专业建设中“重心下移”的片面化理解把握,对实践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简单化、低水平、浅内涵(包括顶岗实习)听之任之、视而不见以及相当多的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的领导对当前和未来如何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表示迷茫,缺乏方向感,都与上述这些误区的存在有直接关系。笔者认为,必须要从源头上来解决这些问题,否则会影响甚至阻碍我国职业教育的高水平现代化进程。

二、必须弄清楚我国长期面临什么样的产业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尽管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成就,但是我国面临着“双重压力、双重挑战”,即传统工业化没有完成,新型工业化已经来临;传统市场化没有完成,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一基本格局不会变,还会长期存在。基于这样的产业背景,从总体上看就要求我国的产业大军要具有如下四个特质:

一是既要掌握与我国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的中低端位置相适应的技术技能,又要同时具备向中高端产业链分工冲刺的特质。

二是既要能够掌控国外先进装备和技术,又要同时具备国际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反求、转移和革新的技术技能。

三是既要具备传统技术和成熟技术高水平、高质量实现的能力,又要具备适应新的科技革命及“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时代追踪新兴技术的能力。

四是既要具备遵纪守法、一丝不苟、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和信用意识,又要同时具备敢于冲破常规,敢于求新、求变、求异、求突破、求发展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实践表明,只有造就了具有这样特质的产业大军,才能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合格制造到优质制造的伟大转变。而要培养上述特质,不仅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大历史责任所在,也是构想我国现代职教体系顶层设计的最高逻辑起点,非如此就不能支撑“两个百年”中国梦的实现。

三、必须打造完整版的职业技术教育

从产业大军优秀特质培养来看,今天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还存在一个严重的缺失与短板,这就是:从四个“既要”“同时又要”的特质来分析,我们往往重视“既要”部分的特质培养,忽视甚至缺失“同时又要”部分的特质培养。因此,本质上可以说我国到目前为止进行的职业技术教育还不是完整版的职业教育。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重视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履职能力培养,忽视“举一反三”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

二是重视以岗位需求出发来设计课程,忽视以提升学生技术素养的需求来设计课程。

三是重视以工位、岗位的需求来建设实训基地,忽视以满足学生创研需要来建设实训基地。

四是重视表征学生技能水平的取证率,忽视表征学生技术水平的创研成果。

五是重视以成熟技术标准、规范、实务或流程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忽视以创新思维养成、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文化熏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

六是重视职业院校要适应产业的需求和发展,忽视职业院校同样要引领产业的需求和发展。

造成上述“半拉子”职业技术教育局面,从根本上说有两大原因:一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本意有不正确、不全面的解析;二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和形而上学,“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造成办学理念和既定政策的短视和片面。

长期以来,无论是行政部门、教育部门、研究部门还是行业企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原意都存有不正确、不全面的理解。1987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每隔12年就召开一次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及培训大会(TVET,在我国被简称为世界职教大会)。2012年,第三次世界职教大会在上海召开。在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看来,无论怎样命名,这类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同时是技术教育;既是学历教育,又同时是社会培训。在今天的产业背景下,虽然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这两者已经共为一体、密不可分了,但是却各有侧重点。职业教育从满足岗位、岗位群需求出发来设计课程,以成熟的规范、标准、实务和流程作为教学和实训的主要内容,重在提升学生的履职履岗能力和职业素养;技术教育从满足技术应用活动全过程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出发来设计课程,以发现技术问题、确定技术路线、制订技术方案、进行举一反三的技术应用、技术革新或改良作为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内容,重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素养。

今天我们面临着重大的、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我国的产业大军承担着“既要赶超,又要领先”的繁重任务。因此,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强化技术教育的分量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这是因为要想彻底告别依赖外国技术的贴牌生产模式,要想改变我国在世界产业链分工中的中低端地位,要想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飞跃,就必须造就数以亿计的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创新本事的技术革新能手。要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大规模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良,以推动我国完成经济转型升级、技术转型升级、装备转型升级的历史任务,以此来增大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红利。

同时,必须要克服猖獗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摒弃绝对功利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判断标准。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政府部门、学校还是研究部门,往往将一些本来正确的理念和做法强调过头并无条件放大,导致谬误频生。例如,为了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对立起来、割裂开来;为了强调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忽略了教育与培训、育人与“制器”的区别;为了突出学会动手的重要性,根本否认学会动脑的必要性;为了突出生产性实训的重要性,不适当地要求学校生产性实训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等等。这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危害极大。

四、必须做到十大更新才能打造完整版职业技术教育

我国如何打造完整版的职业技术教育?笔者认为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理解要更新。要十分重视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不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具备对某种技术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使他们经历持续改进或创新现有工艺、产品、生产过程、管理过程或服务方式的完整的技术活动过程。要围绕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这三个特征要素来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二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要更新。不仅从岗位或职业的需求出发,而且还要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技术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创新能力的需求出发,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三是实践教学内容要更新,不仅要强化技能训练,而且要强化技术训练。除了要继续体现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中应知应会的职业岗位要求之外,还要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教育”特性:真刀真枪地让学生进行技术开发的训练;不仅处理好在校学习是“基于工作的学习”,而且处理好顶岗实习是“基于学习的工作”,防止实践教学简单肤浅和低水平重复的弊病。

四是职业技术院校的定位要更新。职业技术院校不仅是培养面向现有产业的劳动生产大军的基地,而且是培养面向未来产业的千千万万技术创新大军的摇篮,成为技术应用源和技术创新源。

五是校企合作形式要更新,要向高级阶段转移。高级阶段是指校企共同建立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成为引领行业和社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发、推广基地。这关系到职业教育对现代化主战场的直接贡献率,是职业教育最终获得社会认可的关键指标之一。

六是师资队伍建设途径要更新。不能光重视教师是否取得了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还要特别重视教师的行业气质,培养教师解决企业行业疑难杂症问题的能力。需要重新定义“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标准,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功能:从演员到导演、从运动员到教练、从教师到项目经理。

七是课程建设的路径要更新,不仅要坚持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导向,而且要坚持以创新教育为导向,将创新教育全面引入各个专业、各门课程、各个项目,用课程的专题制作(文科可以称作专题报告)来落实创新教育的成果。

八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要求要更新,不仅要按照工艺、流程、工位等要素,以仿真职场环境的思路来建设,而且要根据学生创新制作需求来打造学生的创客空间,将实训室改为实训创研室(文科)或实训技研室(工科)。

九是专业建设的格局要更新。要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要求勇敢应对“两加一大”(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给专业建设带来的冲击和巨大挑战;要认识到传统专业的区分虽然还存在,但是它们的边界前所未有地模糊了。专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跨界成了常态和发展趋势。需要自觉地将“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转变成“互联网+专业”的专业建设新格局,并主动将与“两加一大”相关联的通用技术以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同步的先进技术大规模引入职业教育中来。

十是职业技术院校基本条件和能力建设的标准要更新。当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正面临着培养规格的重大变化:从技能人才到技术技能人才;面临着将创新教育全面引入职业技术教育的各个专业、各门课程、各个项目这一重大任务;面临着新经济、新技术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必须重新审视院校原有的基本办学条件和能力建设标准,并适时做出调整。

战后,职业技术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两次特别巨大、特别杰出的贡献:一次是德国人靠职业技术教育这一秘密武器,不仅医治了战争创伤,还创造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世界奇迹;另一次是中国人正在做的,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将一个巨大的人口包袱转化为一支庞大的、优秀的产业大军(将来会更加优秀),支撑了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从而创造了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实现经济起飞的奇迹。打造完整版的职业技术教育,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来说,都将是一种相当宝贵的经验,我们有责任将它维护好、发展好。

G710

A

1005-6009(2016)47-0019-04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职校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研究”(课题批准号:BJA1300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职业写作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