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君
中国梦的解析与建构初探
蔡晓君
中国梦蕴含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理论价值。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的重要体现,鲜明地宣示了新形势下执政党全新的话语体系、思考视角和执政内容;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发展,内涵着诸多重大战略思想,有力促进其实现跨越性发展;中国梦是马克思中国化经验的重要应用,通过把握两个“30年”遵循唯物史观,把人民性作为其本质特征体现群众史观,同时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遵循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梦也是当代中国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外交理念的重要展现,不仅巧妙地展示了中国要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也展示了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勇气。
目前学界研究涉及中国梦的理论价值颇少,笔者以为要深刻理解中国梦所蕴含的深刻理论价值,就必须要从中国梦与执政党执政理念、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国家根本指导思想和国际贡献四个维度依次展开,方能全面体现中国梦对于整个民族的统领和指引作用。
中国梦的提出使党的执政目标、执政宗旨、执政路径又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首先中国梦的提出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命题,这个新理念、新命题对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进行了通俗易懂、老百姓喜爱的表达和阐释,逐渐消除了民间话语与官方话语之间的障碍。其次中国梦在遵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对其一系列的任务和目标进行了高度凝练和概括,并成为了新一代领导集体执政的一大亮点和聚焦点,一定程度上打通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之间的隐性阻碍。此外,以“和为贵”、“亲仁善邻”为核心的中国梦旨在以合作互利共赢的方式帮助有着相同梦想的其它国家国家梦的实现,促进世界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交往秩序,从实践的维度缩小了中国话语与外国话语之间的鸿沟。
近代中国历史中,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精神促使我们获得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发展,而在今后的征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更应弘扬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就是全国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就是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要巩固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是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鼓励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就是要巩固壮大港澳台海外爱国力量,推进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大联合。
中国梦的提出,既合理吸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益成分,又根据现实情况对诸多部分进行了重大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梦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新起点。理论既要“牵”着实践走,又要“跟”着实践走,这是理论最宝贵的品质。新一届领导集体如何带领这个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走向繁荣,走向强大,要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需要解决好哪些重大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际的问题。为此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必须在准确判断世界发展大势、中国发展走势的前提下,在全面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环境的基础下提出全新的理论体系。可以预见中国梦的提出,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完善。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确立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树立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全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共鸣,照亮了人们奋发进取的现实愿景。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经过多次提及和阐释,现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是使每一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一个人享有中国梦带来的福利。因此实现中国梦,造福人民,必须切实解决群众所面临的任何问题和难题,如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相连,并始终指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且到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经济总量上升,人民收入差距缩小;政治局面稳定,官场腐问题解决;文化繁荣发展,全民精神信仰重树;社会更加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生态发展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人能够实现全面自由地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在得到一些支持的同时也遭到了一定误解,如有些美国人认为“中国梦”是要与美国争夺霸权。然而中国无意称霸,也不想做世界的领导者。相反中国是想携手各国,扩大利益的交汇点,构建利益共同体,所以中国梦的提出也是在传达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意愿。由此可见,中国梦的提出,顺应了世界进步发展的潮流,为追求世界和平幸福展示了巨大的理论价值。
中国梦展示了独特的东方智慧。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东方大国,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尤其在思想政治文化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智慧。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私有制的形成、阶级的出现、从夏朝开始,人类社会开始从“原始社会”变为“奴隶社会”,从“禅让制”变为“世袭制”,从“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面对种种社会乱象,中国古代先贤先哲提出许多治国方案,如孔子的“大同梦”、老子的“小国寡民梦”、墨子的“尚贤梦”、管子的“法治梦”。到了现代,中国进入改革的攻坚期,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局面动荡不安,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果断提出“中国梦”,巧妙地回避了意识形态能够被世界认可,灵活地体现了人民要求容易被人民接受,全面地从理想、实践、价值层面凝聚中国的建设力量,向世界各国展现了东方追求和平民主执政方式的智慧。
作者单位:(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