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江杰
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浅析
段江杰
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必须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深刻的认知。从市场机制看,文化产业发展会导致文化商品属性的凸显,甚至可能形成商品性独尊的格局,忽略文化产品的精神特质。同时,文化产业要求大规模生产,只有规模生产才可能有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它必然依循大工业标准化、模式化的生产方式,追求大批量的投入和产出,这必然会导致文化生产中大量复制、模仿、赝品和一次性消费品的涌现,从而无视文化的艺术性和独创性的消亡。从生产方式看,它属于内容产业,要注重创新创意;从资源转化看,具有低碳、低消耗、内容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特点;从产业收益看,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从生产成本看,具有高研发成本、低复制成本、品牌效应的特点;从与科技的关系看,愈加依赖高科技支撑凸显文化与科技的交融,以高科技支撑或基于高新技术平台的文化内容需求的消费,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趋势,其发展形态是新媒体产业或新兴文化业态。因此,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必须洞察其特殊性及其内在结构性矛盾,基于技术创新对产业驱动的趋势作前瞻性的回应,在矛盾的动态中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是文化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是新的历史语境下,党管意识形态的制度形态和制度系统的创新。文化产业不能像一般经济产业那样,完全依靠市场自发调解,而必须由国家通过法规和政策进行调控,这是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内在依据。
就发展现状而言,文化产业管理涉及多部门,管理主体较分散;文化产业发展既有市场灵验功能的发挥,也存在行政性资源配置及一定范围内的垄断经营;发展模式粗放,占据价值链高端的企业不多、实力不强,但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若忽视文化产业管理分散、生产和运营复杂等现实特点,在实践中对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必然出现产业发展与管理的断裂。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的角色应是主导性的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及市场监管,负责制定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制度支撑和完善的产业政策配套,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构建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而不是直接成为市场主体;现阶段,政府应通过政策激励,为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而不是由政府大规模直接投入。但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出台完备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文化企业监管政策、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文化消费促进政策以及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定价机制等现有政策的不匹配和衔接不到位,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的无序化、非理性化,乱象纷呈。
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要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前提。如在国家层面设立文化市场管理机构,就是在思想观念上突破文化单纯的意识形态属性,承认其商品属性才得以可能,这为文化市场的合法存在与发展打开了空间。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文化市场”概念,到现在中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其中的意味不仅是经济学的、文化学的,更是政治学的,是一种理论和制度创新,表明党对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自觉。观念的更新,不仅为文化体制改革指明方向,还为创新和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提供了可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的建构和完善作为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的体现,不仅能在实践中理顺关系、澄清一些误区,为文化产业大发展廓清一些体制性障碍,还促使文化产业进入有序理性发展阶段,拥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从而在高起点上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进行对话和交流。
完善管理体制,还必须在地方政府层面从制度设计上理顺文化管理中的党委与政府、政府与行业部门、文化行政部门与直属单位之间的关系,分离文化行政部门的“三重角色”。传统体制下的文化行政部门具有国有单位资产所有者(代理人)、文化行业管理者、行业利益经营者三重身份,扮演着三重角色。这三重角色往往在行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之下被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引起文化行业部门组织行为的混乱。基于此,必须重新进行制度设计,将三重角色集于一身的制度转变为三重角色分立的制度,如将国有文化资产所有权交给政府,将经营的职能交给文化产业集团,文化行政部门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能。因此,应尽快出台《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法》,依法建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门人才管理文化资产,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经营委托代理制度、资产经营责任制度、国有文化资产经营预算制度、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经营者激励约束制度,压缩“人治”空间,以保证国有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并避免党委宣传部门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腐败。
到底什么是好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因文化产品的多重属性,文化产业的管理必然涉及不同的部门和领域,其管理不仅涉及到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还包括宣传文化部门。文化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也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而且有的行业还由几个部门共同管理,应该说没有任何现成模式可供套用。管理体制的好坏主要看它是否适宜,是否有效体现一个历史时期文化经济的发展要求,是否能够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涌现文化精品力作。建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体现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表征和内在吁求。管理体制的建构与完善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也与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制度以及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文明程度密切相关。管理体制不仅反映了国家文化的政治经济形态,还体现了该国的发展道路选择和国家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提出,必然要改革与之不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的大部门制。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