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斌
浅析如何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
赵 斌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属于新闻学与艺术学交叉学科,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的一个新兴专业,其前身是电视编辑专业,是为适应广播电视行业的时代变化和人才的市场需求实际应运而生的,电视节目的生产流程可以分为策划构思、前期拍摄、后期制作三个阶段,编导的工作要贯穿电视节目制作的全过程,由于其学科的交叉性,及其专业设定的模糊与错位,当前我国各高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造成教学与实践相脱节_高校培养人才无法适应现实工作岗位,同时,随着我国电视行业发展,此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在向多媒体编导或网络编导方向拓展和延伸,地方本科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本专业的竞争力,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才能办出学校的特色.
(一)供需不平衡
艺考热带来了艺术类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火爆,而电视台对艺术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需求却变冷,对于报考不太热的偏重于新闻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需求却逐步变热。
(二)培养目标混乱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其成立之初就一直在文学与艺术间徘徊,这就导致了很多高校此专业的课程设置标准不一,培养人才的目标不是很明确,有的偏向文学,有的偏向于艺术,有的甚至为了让毕业生就业面广,来个杂糅,这就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样样学,但是没有精的,造成培养目标的混乱,培养出的人才与工作岗位脱节,不能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
(三)缺乏具有实际编导工作经验的教育人员
在现阶段的实习教学工作中,从事实习教学工作的教育人员往往都是学校的教师完成。这些教育者虽然具有很好的理论实际经验,但是严重的缺乏实际从事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实践经验。这样就使得他们在进行教学工作中只能利用理论知识进行指导,难以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经验指导,这样也就难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机会,影响了实操教学工作的质量。
(四)在实习教学工作中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情况对实习的影响
所谓实习教学,首先应重视的是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结合,而且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而言,其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性的专业人才。但是在我们现阶段的编导专业教学实习工作中,因为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中依然采用的是注重理论性教学,轻视实践性教学的传统教学理念。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使得学生在进人实习环境后因为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造成其在进人实习阶段后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实际的编导工作。
(五)师资结构和素质有待提高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因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及其专业的综合性,对相应的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由于社会对广播电视编
导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很多优秀人才到电视台或者电台报社等地方工作,高校的用人机制使他们不愿意到高校工作,或是具有行业从业经历,有较高技术水准的一线人才因为学历或职称不能满足
学校的要求,而被高校拒之门外,这就制约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而在职的专业教师知识更新慢,缺少实践机会,且电视行业中新技术的更新又较为快速,这些都使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东西略显落伍。
(一)人才的培养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未来的发展须要能在多门知识、多种技能的交叉、重叠中取得创造性成果和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节目在制作和播出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化的形式,数字化的多媒体设备已成为影视制作的主流设备。电脑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必然需要大量精通多媒体技术的专业制作人才。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应该以学生最终能够制作实验短片或者项目短片为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摄像机、录像机等摄录系统的掌握、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熟练操作和运用、节目包装软件.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性强这一特点,充分分析学校所能提供的各种教育设施及教学资源,并尽量多争取一些校外的学习资源,整合利用校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开拓渠道,建立校内_校外实践体系,为就业服务,采用校内多维系操作,校外多方合作相结合的方式。
(三)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
影视作品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合作的成果,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须要在独立判断和思考的基础上,善于采纳他人意见,具有流畅的表达沟通能力和强烈的协作组织能力,一个好的广播
电视编导往往善于听取不同工作人员的意见,且能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善于运用组织才能和协调能力调动节目制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编导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才能成功开展影视创作。
(四)审美、技术能力的培养
编导要想创作出受人们喜爱的电视作品,不要将新技术、新手段运用到影视节目的制作中去,还应该具备对镜头的良好把握,如何运用蒙太奇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意图,站在影视艺术和技术发展的最前沿,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平时的理论学习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技术运用能力。
在电视业界迅速发展下诞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强的专业,因此在人才培养上也要充分重视学生复合能力、实能力、通协调能力及审美_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上各种作品的征集,提前了解社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