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剑
抽象符号在写实油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闫文剑
在高校艺术教育学科中,油画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已经几十年了。早期的油画教学一直受西方学院派的教学风格影响,对待绘画专业态度端正,绘画风格上严谨认真,培养出了一批功底扎实、绘画水平较高的油画艺术家。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要不仅仅是功底扎实的艺术家即可,它需要的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应用型美术人才,所以在高校的油画教学工作中,改革势在必行。
油画教学 写实油画 抽象符号
提到抽象符号,我们就不得不了解抽象绘画的含义。众所周知,抽象是相对具象而言的,我们知道具象绘画是真实客观地还原物体的真实面貌,同样写实绘画也是真实客观地再现物体,并且更加真实、细腻地来描绘物体。与此相反,抽象绘画是舍弃物体非本质性的特征,抽取物体间本质性的、共同性的特征,用所提炼出的符号语言来进行创作的绘画种类。这种手法所提炼出来的特殊的语言符号,在这里我们暂且称之为“抽象符号”。它可以是点、线、面,是许许多多的无形的符号元素。我们知道,一切抽象性绘画的表现形式,都有别于传统的学院派的写实绘画风格,两者的表现形式大相径庭。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把一切没有具体形象的、表现性的、变了形状的、异化重构的、反复叠加的抽象符号构成的画面,都称之为抽象绘画。这其中的各种抽象元素符号,也是我们要运用到写实油画教学中去的符号。
当代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满足在专业技术过硬的纯绘画类人才上,它需要综合素质较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应用技术型美术人才。所以,绘画类教学当下的任务并不是为社会培养出多少优秀的绘画大师,而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美术人才为主。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写实类油画深受大众喜爱,因为它雅俗共赏,无论懂不懂绘画艺术的人都会喜欢。虽然写实油画在当今社会很受欢迎,但也并未使抽象表现性绘画受冷落,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并欣赏抽象表现性绘画的美和独特之处。为了满足大众对美的追求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教学上我们尝试改革。
由此,我们尝试在写实油画教学中进行改革。就目前我们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学习状态而言,在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通过长期的专业课教学发现,民办类院校美术类学生的共性是专业基础较差,学习过于被动,自主学习观念很弱,甚至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意愿。只有少数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比较强烈,但在专业基础上可能会有所欠缺,并且也没有独特的主张和见解。因此,结合学生的综合情况和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方向,在教学中我们把抽象的符号运用到写实油画的教学中去。
在教学中,首先由教师为学生讲解,如何将抽象化了的线条、几何图形、色彩变化、色块的比例关系等绘画语言合理地组建成一幅优秀的抽象表现性绘画作品,并且尽可能地通过这些作品来表达创作者内心或沉稳、或雀跃、或狂躁、或压抑的情绪变化,并且创作出草稿。其次就是如何将这些抽象的符号用写实油画技法表现出来,这也是关键的一步。框架虽重要,但若没有装饰,看上去也是不够饱满的。
对于这种教学方式,起初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既要求画面构成要素是抽象的符号语言,又要求表现手法上采用写实手法来表现真实、细腻、精微的画面,无论怎么看都是自相矛盾的。实际上,这是不难理解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抽象符号,才令整幅作品有了支撑框。我们把看似相互矛盾的一对绘画表现形式融合到一起,实际上两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未如大家认为的毫无关联,是对立的关系。首先,两者的共性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情感性的描绘。无论哪种绘画形式,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其次,在写实油画的创作过程中,抽象元素和符号也是真的存在的,如对物象客观的处理,侧重或夸张地表现某一特性。同样,在抽象表现性绘画当中,具象因素也是真实存在的。蒙德里安曾说过,“具象”和“抽象” 并没有具体的界定,是相对而言的,抽象绘画中的某一线条或某种形状都可能是具体存在的物象。因此,两者都存在于彼此之中,并不是以独立的个体存在的。
通过一段时期教学改革尝试,我们发现,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激发创新性思维,提高动手能力。用写实油画的技法来表现无形的物象,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看似无关的抽象符号经过理性的分析、创作之后,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幅别样的优秀的绘画作品。这既减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造型能力过弱对绘画产生的畏惧感,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还可以激发那些个性张扬、追求另类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也正是因为给了学生空间,亦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在注重画面构成关系和色彩变化的同时,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尽情地宣泄内心的情感。由此可见,我们的尝试初见成效,并将继续前行。
(责任编辑 刘冬杨)
闫文剑,女,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