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

2016-04-14 15:51文建龙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扶贫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

文建龙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

文建龙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实践大致可分为体制改革推动扶贫、专项计划推动扶贫和两轮驱动推动扶贫三个阶段。在扶贫实践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扶贫重心发生了转移,由单纯的经济救济式扶贫→侧重生产性扶贫→侧重文化观念性扶贫→侧重发展能力基础上的权利保障治理式扶贫。这是一个从“治标”走向“治本”的过程,彰显了中国的政治文明不断进步,为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扶贫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高度重视中国的贫困问题。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和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时期;无论是“文革”动乱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始终没有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贫困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进行梳理和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贫困问题的重视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贫困问题更为重视,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治理贫困的政策措施。这类政策措施每年都有,下面仅简要列举作点说明。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西北、西南一些地区以及其他一些革命老根据地、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长期低产缺粮,群众生活贫困。这些地方生产发展快慢,不但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国务院要设立一个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门委员会,统筹规划和组织力量,从财政、物资和技术上给这些地区以重点扶持,帮助它们发展生产,摆脱贫困。”[1]1921984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指出:“不改变‘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面,农民富裕不起来,国家富强不起来,四个现代化也就无从实现。”[2]434198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指出:“一定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一定要注意发展合作制度,实行税收调节,做好扶贫工作,并完善法制,保护合法权益,制止非法牟利,发展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3]878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发布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指出:“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八千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4]774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指出:“我国二〇〇一─二〇一〇年扶贫开发总的奋斗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5]1877-18782012年12月,国家又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纲要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6]最近十几年来,党中央每年都有“一号文件”发布,农村的贫困问题都是被关注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第二,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发表了很多关于治理贫困的论述。1985年3月7日,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第一步,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这是大局。”[3]657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指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不逐步摆脱贫困,就是我国绝大多数人没有摆脱贫困。”[7]14431990年6月19日,江泽民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说:“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鼓励一部分农户靠勤劳致富、合法致富先富裕起来,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政策。”[8]11641999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了扶贫的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党和政府要牢固树立扶贫开发长期作战的思想。2001年5月25日,江泽民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十年我国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5]18262009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在学习中讲话指出,要“对农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帮助他们尽快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并实现脱贫致富。”[9]3以上所列,仅仅只是极小部分,但能充分说明党对国家和人民的贫困问题是高度关注的。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贫扶历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体制改革推动扶贫的阶段(1978—1985年)。这一阶段,改革开放事业在全国蓬勃开展。在农村,发起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有:1.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替代生产队体制,使农民获得土地经营权。这一改革,解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在分配制度上也打破了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农村分配格局,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农村贫困问题得到了大面积缓解。2.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流通体制改革。从1978年起,国家对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进行调整,平均提价幅度为24.8%,同时减少粮食征购数量、开放有关农产品价格和城乡农产品集市贸易。[10]53放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控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农民收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贫困。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79—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7.9%,比1978年前26年年平均2.7%的增长速度高1.8倍。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477万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31万吨,平均每年增加1709万吨,年均增长率达4.95%,比前26年的2.41%的增长率高1倍多。同期全国棉花总产量由216.7万吨增加到625.8万吨,增长1.8倍,油料产量由521.8万吨增加到1191万吨,增长1.3倍;猪牛羊肉产量由856.3万吨增加到1540.6万吨,增长80%。[11]319从1978—1984年,食品的人均消费量,粮食由145.46公斤提高到249.65公斤,植物油由1.6公斤提高到4.66公斤,猪肉7.67公斤提高到10.23公斤。至于家禽、鲜蛋及水产品等食品的人均消费量也都有较大幅度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使我国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的几亿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2]250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城市改革处于试点阶段。城市改革主要是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在此期间,为了打破中央在财政上对地方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弊端,调动地方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全国从1980年起实行了“分灶吃饭”的新的财政体制。这种体制改革,打破了过去那种“统收统支、收支脱节”的状况,扩大了地方财政,调动了地方当家理财的积极性。此外,国家对城市商品流通体制也进行了“一少三多”改革,即减少工业品计划管理的品种,发展多种经济形式,采用多种购销方式,开辟多条流通渠道,建立城乡互相开放的新流通体制。1981年国家又在商业系统推行了经营责任制。这些改革,增加了企业的动力和活力,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缓解贫困的作用。

1978—1985年,党在开展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同时,已经开始尝试开展相关的扶贫措施。主要有:(1)1980年,中央财政设立“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专门支持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2)1982年,中央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对甘肃省定西地区、河西地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地区进行“三西”扶贫开发建设,每年投入资金2亿元;(3)1984年,国家开始实行以实物形式的“以工代赈”扶贫活动,对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4)1984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通知》,对18个贫困地带进行了重点扶持。[10]5-6

1978—1985年,我国通过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取得了巨大成就。1985年9月,中国共产党通过的一个重要文件指出:“在一九八○年的时候,我国城镇有大量待业人员需要安置,人民生活中积累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五年来,新就业的城镇劳动力三千多万人;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全国职工工资总额增加百分之五十左右,平均工资增加百分之二十以上,农民平均收入增加百分之八十。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3]7971978—1985年的扶贫成就特别突出,这是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从1978年到1985年,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4%;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6倍;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8%”。[13]2

(二)专项计划推动扶贫阶段(1986—2007年)。这个阶段,国家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具体又可分为开创时期、攻坚时期和深化时期。

1.1986—1993年为开创时期。这一时期,党和政府的重要扶贫举措主要有:成立专门的国家扶贫机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12月28日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立开发式扶贫方针;确定贫困标准和重点扶持区域;继续执行“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以工代赈”“三西扶贫”等资金投入政策,开始实施信贷扶贫政策;制定了“科技扶贫”“全国重点贫困县县级领导干部培训”“从贫困地区派遣出国劳务”“对口帮扶”等扶贫政策,成绩是巨大的。“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到1993年底,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8%下降到8.7%。”[13]3

2.1994—2000年为攻坚时期。1994年国务院颁布《国家八七攻坚计划》提出:“从一九九四年到二○○○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八千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4]774此阶段,国家扶贫开发投入大幅度增加,明确资金、任务、权利、责任“四个到省”的扶贫工作责任制,规范机关定点扶贫,建立东部沿海地区支持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扶贫协作机制。到2000年底,除了生活在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地区的人口没有解决温饱外,扶贫攻坚的目标基本实现。贫困县农民收入由1993年的483.7元增加到2000年的1321元,绝对贫困人口由8000万减少到3209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13万人。[9]21

3.2001—2007年为深化时期。200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党的十六大以来,在过去主要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和专项扶贫计划推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个集行业政策、区域政策和社会政策于一体的“大扶贫”格局。扶贫开发工作明确提出以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作为工作重点,改革资金管理,完善工作机制,取得了很大成绩:“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820万减少到1479万,减少了1341万,下降了47.6%;低收入贫困人口从5825万减少到2841万,减少了2984万,下降了51.2%。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05元增加到2278元,连续5年增幅在6%以上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重点县自然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比例分别从72.2%、92.8%、52.4%和83.7%提高到82.8%、96.5%、85.2%和92.2%,饮用自来水和深井水的农户比例从51.7%提高到56.6%。贫困地区整体经济水平有所提高,部分重点县实现超常规发展。”[14]22

(三)两轮驱动推动扶贫阶段(2007年至今)。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指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5]1097在全国农村建立最低保障制度,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做了兜底性的制度安排。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必须把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扶贫开发方针,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16]686-687中国的扶贫事业从此进入开发扶贫与社会救助两轮驱动的新阶段。201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通知》。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该标准比2009年的1196元的标准提高了92%,农村扶贫对象规模2011年底为1.22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比重为12.7%。新扶贫标准与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未来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这一目标被舆论简称为“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相一致,符合“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工作定位,充分考虑了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需要。[17]111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重心的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扶贫实践做的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是:扶贫重心的转移。如前所述,扶贫大致的历程是:从体制改革推动扶贫的阶段→专项计划推动扶贫阶段→两轮驱动推动扶贫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还是沿用过去的老办法,采取单纯的救济式扶贫。这种方式着重于从经济上进行救济,遵循简单的“缺啥给啥”思路,很容易解决贫困人口一时的生活困难。但是,它不能持久地让贫困人口摆脱困境。这种政策由于没有把救助与增强贫困人口的自立能力联系起来,没有在提升贫困人口能力上下功夫,久而久之,这种救济反而促使贫困者形成一种惰性心理:反正有政府救助,没有必要努力脱贫致富。因此,救济式扶贫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从1986年起,国家的扶贫转为由发展区域经济、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来达到使贫困人口脱贫的目的。这种区域带动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从“七五”开始,中国政府在总结建国以来把生产救助与生活救助相结合进行扶贫的基础上,开始实施以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扶贫战略。开发式扶贫是指在国家必要支持下,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扶贫模式。相对于单纯救济式扶贫模式,开发式扶贫具有一些突出的特点:强调致力于在贫困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生产条件,帮助贫困地区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强调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扶贫资源的管理体制上,改变单纯由财政渠道拨款救济、扶贫资金无偿使用的方式,转向以财政支付和银行贷款相结合,无偿与有偿相结合的扶贫资金投放方式;在扶贫资源的分配与使用上,改变平均分散使用资金的方式,强调把各种渠道发放的扶贫资金,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一片一片地改变连片贫困地区的面貌;强调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综合性投入。

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将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尽快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国家“七五”发展计划,同时国务院成立了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监督贫困地区的发展工作,提出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总方针:从改革入手,从发展着眼,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分散救济的扶贫办法,实行新的开发方式,即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克服小农经济思想,在国家必要的扶持下,利用地上地下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发展商品经济,启动贫困地区内部的经济活力,走依靠自己力量脱贫致富的道路。[18]73此后,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方式更是蓬勃兴起。1988年7月29日,国家科委、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扶贫工作的通知》,8月8日,农业部、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发出《关于进一步动员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扶贫工作的通知》说明,党的扶贫实践由侧重生产性的扶贫走向侧重依靠文化科技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设的理念,国家在总体实现小康目标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两轮驱动”扶贫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两轮驱动”扶贫是指开发扶贫与社会救助两轮驱动,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做法。这种做法是在开发扶贫的基础上,为贫困人口作了兜底性的保障安排,更加强调了对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利等的保障。这种做法与扶贫开发相比,其扶贫效果更为明显。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进一步走向侧重于发展能力基础上的权利保障治理式扶贫模式。

因此可以说,党的扶贫重心转移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从“治标”走向“治本”的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贫困问题认识的不断加深,也彰显着中国的政治文明不断进步。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2011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1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海伦·克拉克《分享中国的减贫经验》一文指出:“1981年至2005年间,中国成功带领超过5.5亿人口摆脱极度贫困的状态,并在过去的40年间,在人类发展上达到了最快的速度。”“它成功的经验可以在南南合作中分享给更多国家。”“随着中国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宝贵经验也将为其他国家的和平与富足做出贡献”。那么,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宝贵经验是什么呢?

(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特别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突破了极“左”思潮的禁锢,在思想、政治、经济等领域开展大规模的拨乱反正,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希望。邓小平以战略家的眼光和魄力,提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19]63-64等论断,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走上了发展生产力、脱贫致富的道路。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于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了关键作用,也大大推动了党的扶贫实践。如果没有思想解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可能取得扶贫的巨大成就。

(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成就的取得,也离不开改革开放。1978—1985年,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减少了1.25亿,就是因为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农村改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部沿海地区富裕起来,中部地区迅速崛起,西部地区逐渐得到有效开发,邓小平设想的先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裕起来,先富带动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致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思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19]142“搞这些改革,走这样的路,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结果。中国不走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19]149-150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中国的扶贫实践是难以取得巨大成就的。

(三)政府主导。这是中国扶贫的最大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扶贫实践都是由政府主导的,中央政府专门成立扶贫机构,各地方政府都成立相应的扶贫机构,形成了政府主导的扶贫工作格局。中国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政府主导扶贫实践,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财力、物力扶贫。改革开放30多年的扶贫实践证明,政府主导是我国扶贫实践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四)社会参与。这是在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指导下摸索出来的扶贫实践方式,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中国的扶贫事业是党的事业,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客观上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这样,实现共同富裕才有希望。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和组织包括东部沿海省市、各级党政机关和各方面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地区开发建设,同时,还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经验,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加大扶贫力度,创新扶贫思路和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开发扶贫。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主要是采取单纯的救济式的扶贫。实践证明,这种扶贫方式作用有限,并且还有较明显的消极作用。1986年以来,我国倡导开发式扶贫,注重通过开发当地资源、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生产能力和文化科技素质等来脱贫致富,取得了显著成效。1994—2000年,我国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使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3209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3.5%。2011年中央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提出“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倡导和创新开发扶贫,是今后我国扶贫实践的重要手段,也是重要经验。

(六)自力更生。这是开发式扶贫的要求,目的是要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政府扶持获得发展能力,通过自身发展生产能力来脱贫致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推行参与式扶贫的方式,通过民主管理与民主参与,使贫困人口参与相关扶贫工作,促使他们自立自强,自觉提高相关生产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进而促使他们靠自己的力量脱贫致富。

(七)科学发展。党的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单单只是要解决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而是要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要使他们脱离贫困之后又不至于返贫。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倡导科学发展,这为扶贫实践提供了原则思路,也为扶贫实践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扶贫事业才能取得更大成绩。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1-12/01/c_111209711_2.htm,2011-12-02/2014-06-22.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 中国扶贫开发年鉴编委会.中国扶贫开发年鉴2010[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10] 张磊.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1949—2005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1] 王鸿模,苏品端.改革开放的征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12] 雷长林,李富义:中国农村发展史(1949—2008)[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13]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4] 中国农业年鉴编委会.中国农业年鉴2008[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1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7] 中国农业年鉴编委会.中国农业年鉴2012[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18] 中国农业年鉴编委会.中国农业年鉴1987[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1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焦玉奎]

CPC's Practi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WEN Jian-long

(School of Marxism,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practice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system reform, special programs and two-wheel driving to promot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epening the practi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ts focus has shifted from the simple economic relief typ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o focusing on the productive poverty alleviation, then to focusing on the cultural concep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fter that, to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ility to protect the rights of governance based on poverty alleviation. This is a process of treating the "temporary" symptoms to "completely curing the disease". It demonstrates China's political civilization progress, and it has helped CPC to accumulate valuable experience on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verty alleviation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063(2016)01-0026-06

收稿日期:2015-09-1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扶贫重心转移研究”(12BDJ01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文建龙(1968-),男,湖南东安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共党史与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6.01.006

猜你喜欢
扶贫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证监会“扶贫”
管仲“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