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大学外语教育的挑战与改革

2016-04-14 15:15李明清
大学教育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外语语言专业

□ 李明清

新常态:大学外语教育的挑战与改革

□ 李明清

外语教育进入了新常态。以兴趣和应试为导向的大学(公共)外语教育逐渐在向学科专业教育铺垫和转型;纯语言文学的专业外语教育不断向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举的语言类专业模式过渡,从而形成了学科交叉知识能力复合的新态势;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借助于互联网形成了新的外语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从单一的外语能力演化到了跨学科、多维度的培养发展;外语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同时,大学的外语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大学(公共)外语的基础教育与专业学习必须相结合;专业外语教育必须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举;教学科研必须遵从多元需求等。为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应对挑战,大学外语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在改革策略上,外语教育必须实施“供给侧改革”,师资队伍展开多维度发展培养,教学水平评价监督采用多元标准化,教材改革需打破部分垄断的局面,加强实践教学,拓展课堂教学,丰富毕业论文形式,融汇中西,推进外语教育国际化。

外语教育;挑战;新常态;改革策略;供给侧改革

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外语教育界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多提出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就英语专业而言,目前开设的课程大多是纯语言文学类课程,很少涉及诸如社会经济、法律、管理等相关课程,连选修课程也涉猎甚少。可见,“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尚属名难副实。近年来,阔谈外语教育改革的专家学者大有人在,但为之付诸实施或努力者甚少,其原因归咎于:国家各高校扩大招生,公办院校不愁生源(他们感觉有皇粮可吃);师资队伍受传统纯人文性教育所限,知识难以与其它学科复合,更不愿转型和拓展;国家专业水平评估、教学水平评估硬性指标限制,特色、亮点、新观测点比重不大,导致大多数院校依葫芦画瓢人才培养方案、千校一面,形成外语教育的“韩国美女”制造现象;教材出版发行的权威垄断,“大而统”造成教学内容的相对单一;绝大部分资深教授、权威杂志的主编全力坚守原有的纯语言文学权威地位,对新生学科、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以及现行尚待解决的时尚语言现象的学术研究颇有鄙视或排斥,从而使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难以成形。作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意识到我国的外语教育正处于重大的转型时期,一场大的革命必将来临,应该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来适应其需要。民办院校已经先行一步,因为它们最贴近市场需求,招生、就业是民办院校生存的两大支柱,不变革、不满足人才市场需求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一、大学外语教育进入新常态

时下,人们常提“新常态”,主要是缘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视角,意指我国经济发展在新阶段呈现的一种崭新的、且将持续一段时间的发展态势。进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发生了或发生着诸多重大转变,也代表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的超高速度、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传统粗放模式基本告别。大学外语教育的新常态或转型,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多元而提出的,是为更好地满足外语人才市场需求和外语教育的发展变化。其特征表现为:

1. 传统的大学(公共)外语基础教育逐渐向学科、专业教育铺垫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外语教育目的仅限于满足课程考试、个人兴趣及素质提升等需求。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趋频繁,社会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不仅包括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需具备较强的专业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新需求使得近年来大学外语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变革,教学内容也基于学科、专业教育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在传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辅以其它学科专业知识。

2.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育逐步取代人文性教育占主导的传统专业外语教育

21世纪以来,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愈发紧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得到拓展,呈多元发展趋势。它不仅需要遵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还需要不断迎合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1]。外语作为语言媒介,其首要职能便是工具性。因此,实现外语课程拓宽知识、了解世界的工具职能的重中之重,则是把外语当作“学习语言的工具”来教,把外语当作“获取新知识的工具”来用。

3. 大学外语须凸显跨学科性质,尤其重视语言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

人们当前重视与研究交叉科学,看起来并非偶然。历史表明:科学上的许多重大突破都是得益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目前,各学科与其他学科综合交叉发展的趋势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发展中己蔚为热流,语言学尤其如此。语言这种信号系统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既具备自然属性又具备社会属性,语言学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科学。因此,它在本质上就是跨学科性质的。当代语言学是向着跨学科的方向迅速发展的,如商务英语就是研究商务活动中的语言规律、跨文化知识和商务技能。此外,语言学与教育学、法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学科的交叉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4. 各种教学方式不断翻新,各类自主学习平台涌现

近年来,互联网络与移动信息平台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多种基于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数字技术的在线课程开发与创新的教学模式涌现出来,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强而有效的教育辅助手段日新月异。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视频公开课、教学资源库等离岸教育课程持续在改变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线上与线下同步体验与互动欠缺的困扰,为学生最大化地获取学习资源以及自主学习提供了多方位的帮助,同时,对传统教学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二、新常态下大学外语教育的挑战

当然,中国外语教育目前并非完全处于新常态,而是在向新常态过渡的过程中,更准确地表述应该是处于转型期。只有全面接受和主动适应这种新常态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才能成功转型,从而满足外语教育的新需求。这对大学外语教育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次契机,更是一种挑战。那么,在此过程中,大学外语教育必然面临诸多方面的难题。

1. 大学(公共)外语的基础教育与专业学习必须相结合

过去30多年里,大学外语在普及外语教育,提高人文素养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众所周知的以应试为导向的基础英语教育已然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需求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大学外语教育需加强和改进,而不是弱化[2]。外语工具性的一部分是专业性,其目的是为学科、专业知识提供语言支持。以英语为例,大学(公共)英语应该以学习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其教学内容必须从以单纯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基础英语转向语言、文化、专业等多种知识有机融合的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把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转到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来,将语言学习融入专业学习,通过结合学科专业知识来学习语言,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在真实的语境中依托专业知识进行语言实践。教师在带领学生探讨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扩充他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学科领域内的英语交流能力[3]。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提升学科专业素养的需要,又达到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当然,把大学英语的基础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需根据各高校的定位,充分考虑高校的类别、层次,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以形成各自的特色,切不可采取走极端、一刀切的方式,直接把大学(公共)外语教师置于各专业系,从事ESP教学,而应先开设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课程,引领专业外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2.专业外语教育必须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举

语言与人类相生相济,它既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的本质不仅旨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及其应用能力的同时,还须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那么,专业外语教育当然不能与语言的双重属性以及教育的双重目的相悖,它应该以工具性与人文性并举为其价值取向(即兼顾形而上与形而下)。认准语言教育的服务面向,针对学校定位修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参照并变通“新国标”,在选修课程中重点考虑“行标”和“校标”,尤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既开设“国标”的共性课程,又考虑符合学校定位的个性化课程,有意识地开设融合国家经济战略、符合区域经济(如“一带一路”建设等课程)。增设语言+方向,强化交际技能和实践,增强跨文化意识,鼓励学科交叉中的语言特性的教学与研究,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及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体现“回归到语言工具的学科地位”的宗旨[2],让语言成为学习、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在基于工具性价值取向的同时回归语言教育提升人的素质的本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外语人才。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简单地把人文性理解为增开英美文学、诗歌、莎士比亚研究等等,都是认识上的误区。人文性的核心是弘扬人的价值,凸显对人的尊重,其教学内容应潜移默化地传输人文精神的正能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3. 外语的教学与科研必须遵从多元需求

全球化时代的高校外语教师承载着国家和社会寄予的重大教育期望,即培养出具有国际化意识和一定国际交流能力、外语能力和专业能力兼备的人才,以推动中国在全球化竞争态势中的迅速发展。“科研是办好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的保证;高水平科研有助于造就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学科,进而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教育”[4]。因此,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以科研推动教学是实现高校外语教师被赋予的教育期望的最佳途径和长效机制。除了肩负教学育人的任务,他们还需完成重要的科研使命。然而,相比其他学科教师,外语教师在科研能力上略显薄弱,科研发展水平偏低,这也成为其专业素养提升的瓶颈。笔者认为,外语教师应该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用贴近实际的反思和与时俱进的科研成果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同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此外,权威杂志不应只注重纯语言文学的研究成果,而忽视新常态下的多元科研模式及成果,如交叉学科语言研究、时尚语言特性研究、教学型科研(课程考核评价模态、人才培养方案革新、教学手段方法变革等研究)、新媒体教育介入创新型(现代化信息技术语言教学)、语言新理论研究型(创新翻译理论、时尚语言理论)、语言实践探索型(语言文化新体验、校企合作语言训练习得)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使研究更具时代性和可操作性。

三、大学外语教育的改革策略

近期,外语专业“新国标”即将诞生,大学(公共)外语教学改革高峰论坛接二连三,国家教育部及新一届外语界权威人士已明确提出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服务面向学科发展得到拓展,呈多元发展趋势;外国语言学科发展迎应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迎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然而,只有真正实践当今倡导的外语教育服务面向才会还“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本来面目。

1. 外语教育实施“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市场说了算。在市场人才需求乏力的前提下,国家应适度调控或宏观把握。比如传统英语专业近年来的就业都产生了“红线”现象,其原因为全国有近1100所本科高校均开设了该专业,且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基本雷同。然而,高精尖翻译、语言、应用型人才和满足国家经济、科技、安全、军事、法律和文化传播类人才稀缺(如“一带一路”建设、地方经济、文化传播)。部分小语种人才的短缺也是国家外语教育规划与语言政策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无计划、盲目而无序地开设相同专业,而课程设置却大同小异,会导致人才供给过剩。美国在“9.11”事件后,制定了语言战略与规划,中国的外语教育也同样需要实施供给侧改革,即改变或调整原来较单一的文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内涵)模式,采用外语专业+方向课程,如外语+法律、外语+商务、外语+信息等,以满足不同市场的人才需求。

2. 师资队伍展开多维度发展培养

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整体质量、有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的多元化给外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备全面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相关专业知识,还需掌握科学合理和现代化、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技能。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除具备理论教学与研究的能力外,还需有实践经历背景,以更新知识,指导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提高。具体可通过学历提升、企业经历、国内外访学、自修、跨学科专业进修、鼓励双师型引进和培养,提倡语言背景专业+其它专业硕、博人才或其它专业+语言专业硕、博人才引进等方式,为教师队伍逐步构建一个多维度的发展培养模式[5]。

3. 教学水平评价监督采用多元标准化

现行的教学评价制度大多以行政管理人员、同行专家和学生为评价主体,同行专家通过听课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较为全面和权威的评价,而学生则以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授课过程的自身感受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然而,教学评价制度绝不应是为了简单地用评价结果来评判乃至奖惩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是要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充分挖掘其自身的潜能,激励其不断进步。因此,建立系统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外语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首先,注重基础语言技能部分全外语授课,鼓励信息化教学的多手段运用;其次,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互动,避免低水平、重复性、肤浅的语言教学与互动;再者,注重知识传授的信息量、广度和深度,允许纯理论传授、跨学科知识教学的母语阐释;同时,注重学生通过对本课程学习获益的评价而不是重点对教师个人的评价;最后,结合教学督导和同行的评价,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面化和评价标准多层次化,根据各语言类专业教学的难易度进行分类,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制定不同的教学评价标准,支持教师的个性发展。

4. 教材改革需打破部分垄断的局面

教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学效果,因为它不仅体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还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实质。因此,外语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材料至关重要。面对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材趋于垄断、更新缓慢、教学内容规范统一的局面,实施教材改革迫在眉睫。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教材需满足不同学科专业需求,不可“大而统”,应分门别类。结合学生的语言基础、学科专业知识背景、接受能力、学习目标和个体需求等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合理的筛选及创造性的使用,同时注重材料的趣味性;第二,教材内容难易程度需要循序渐进,教材提供可多样性,选择须有层次性;第三,人文部分应注入中国文化元素方面的内容,以便于中国文化传承与传播;第四,教材编写应通过市场调研,编写团队除专家、教授外,应有行业人士和毕业生的参与、建议,以确保其专业性、接地气和市场可接受性。

5. 加强实践教学,拓展课堂教学,丰富毕业论文形式

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大实践教学(含专业实习)的比重,加大实践实训设施、设备及软硬件的投入,拓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在国家生源扩招后、实习场地受限条件下,采取“离岸”①“离岸”是相对于“到岸”的贸易术语。离岸实习实训即为不在企业、工厂实地实习,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校内实习训练。实习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树立“移动课堂”的教学理念。把教学情境与工作场景全方位对接起来,学生可以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发现和分析问题,并用自己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实践者和学习结果的创造者。毕业论文也可以在专业评估能够通过的情况下考虑采取毕业论文改革,可以是传统的毕业论文,也可以是以实践类代论文。实践类包含项目报告(如,商业计划、营销方案、案例分析、翻译及评述等)和调研报告(如,企业、行业、市场调研分析等),这样将更好地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 融汇中西,推进外语教育国际化

外语教育是一种跨文化交往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中国外语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是基于西学东渐的渊源,由官方倡导,民间参与,以学习西方文化与知识,了解世界,提高与世界接轨能力为主要目的。中国外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取向应是培养具有正确文化认同的跨文化交往主体,即“中国的世界公民”。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不能“闭关锁国”,应具有国际视野,注重比较研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的国际化。中国的大学外语教育还应与国际接轨,实施国家中长期语言战略和语言规划,学习和借鉴欧美国家语言政策,制定自己国家的语言能力标准,建立自己国家语言能力的认证机构,既实施外国语言大众教育又开展精英教育,既不盲目无序地增设大语种专业又不忽视政治经济发展急需的小语种专业。可充分利用国际与国内两大市场、两大教育资源,合理吸收和借鉴西方教育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科学开展合作办学,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和教育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国情、校情的个性化发展道路。然而,在这条道路上,中西方教学文化的融合问题尤为关键。可通过转控制为民主、变隔离为合作、化守成为创生等路径,使两种教学文化得以融汇与超越,打造集本土文化特色和异质文化特质于一体的第三方新型教学文化,从物质、精神、制度三个方面切实推进大学外语教育国际化[6]。特别是在分析新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时,需将教学内容的文化适应性作为首要标准,坚持“人的发展”第一的原则来设计课程体系[7],减少刚性必修课,增加弹性选修课,鼓励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个性差异,注重人才培养的整体功能;强化通识教育,拓宽课程体系基础,结合国情、校情,实质性地引进国外优质课程[8]。除此之外,外语教育应着眼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导入,帮助学生树立全面的融汇中西的文化观。

结语

无论称之为外语教育的转型还是新常态,外语人都在开始着实地体验外语教育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从传统的外语教学Teacher-centered、Students-centered、“一体两面”,到自主学习平台利用、信息化(数字化)辅助多维教学模式,从应试型、个人素养培养到铺垫学科专业教育,从纯人文性、技能性向工具性教育转变,从单一的语言文学教育、人文素养到学科交叉教育,教师和学生都在不断地接受种种挑战。过去,我们听到了许多所谓深化外语教育改革的呼声,但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都近乎于告诫人们“狼来了”。这次应该说狼真的来了,为了适应外语教育新常态,我们也只有与狼共舞了!

[1] 仲伟合.新形势下英语专业的发展趋势[A].第十一届全国国际商务英语研讨会.2014.

[2] 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9-13.

[3] 蔡基刚.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山东外语教学,2013(4):4-9.

[4] 曹爱华.大学教师科研激励制度的前提假设探析[J].高教探索,2007(4):24-26.

[5] 李明清.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12):9-13.

[6] 赵兰信,李明清.冲突与融合: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CBI教学的文化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5(2):210-213.

[7] 胡弼成.构建“人的发展”取向的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1-5.

[8] 钟玲俐,李明清.教育价值观视阈下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文化培育[J].大学教育科学,2014(4):12-15.

(责任编辑 陈剑光)

G640

A

1672-0717(2016)04-0034-05

2016-04-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育价值观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文化融合研究”( 14YJAZH043)。

李明清(1963-),男,湖南汉寿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商务翻译及ESP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外语语言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语言是刀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