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谈·
母语研究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对话洪宗礼
本刊编辑部:洪老师,您好,很高兴今天采访到您。您在教育岗位上所做的工作是我们今天很多教育工作者的楷模,从教学实践到教材编写再到课程研究,您不但开辟了自己的道路,而且在母语教育这一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您是否可以跟我们谈一下您这一生的教育理想?
洪宗礼: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我的教育之路是自下而上的,从课堂实践到教材编写再到课题研究。正是在这样一步一步的实践当中发现了教育的问题认清了教育的规律之后,才慢慢地明确自己的方向。但是不管是课堂实践、教材编写、课题研究哪一个阶段,有一个目标那是贯穿一生的——培养人、发展人。而人的发展,这个不单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自身,都是终身性的。真正要培养出健全的适应未来生活的人,需要我们首先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
本刊编辑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工作天然具有它的特殊性。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请问洪老师,这个“虔诚”具体到教育领域,它有哪些内涵呢?
洪宗礼:教师的主要工作阵地是学校,是课堂。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要有爱,而且是大爱。因为面对的学生对象每一个都不同,每一个都处在生长变化中。这种大爱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信息化时代,社会生活变化太快,教师的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有“为未来而教”的精神。教师的工作必须把教、学与学生的终身发展联系起来。课堂上,教师传递的不应当只是知识,还要有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本刊编辑部:这是一种教育境界。也可以说是理想的教育境界。它已经将教师的工作由单纯的“传道受业解惑”上升到了培养“完整人”的境界。这种境界,您历经56年的一线教育实践方才达成。那么,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关于这一个教育境界的修炼,您有什么建议或者指导呢?
洪宗礼:刚走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不必过早谈境界。这是在教育工作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修为之后才有的事。青年教师,正是训练教学基本功的时候,这时候谈境界,未免近乎虚妄。当然,这并不是否认他们要有高尚的职业追求,而是说 “不行架空之事,不无过高之理”。工作一定要做“实”。这个“实”是“实在”的实。只要这个工作做“实”了,经年累月,功夫一深,境界自出。但是关键是前面的工作,教学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备课要精心,上课要用心,课后要留心。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效果。不要过分追求形式的花哨,不要过分讲究理论的时髦,抱朴守拙,才能还原课堂本色。不论是什么样的课,不要忘了,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应该是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这些基本的素质或者能力。教师的工作不是上完课就了事,还应该关注到课后学生身心活动的变化。一个月、一个学期之后,学生在知识方面、品质方面、行动能力有没有进步,一个尽职尽责的老师在课后也要留心这些变化。
本刊编辑部:这就是您在编定语文教材过程中所倡导的“知情意行完美统一”吧?
洪宗礼:可以这样说。前面我是泛泛来讲。“知情意行”,这是具体到语文教学来讲。不过“知情意行完美统一”这个不仅是语文学科需要这样做,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也一样要遵循。从我们教育实际来看,在中小学教育中,可能语文老师“知情意行”这方面的影响更大吧。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特点。而语文这个学科它很大的一个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它担负着传播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的使命,同时又是学习其他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基础工具。这也决定了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说到语文学科,知情意行的融合就是要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合在一起。课堂教学必须加强语文各要素的整合与渗透,尤其在“语文综合实践”的教学活动中更需要体现这一思想。看起来,这是语文教育的复杂性所在,其实也是它的优势所在。
本刊编辑部:您常常跟青年教师提倡语文课要“实、活、和谐”,这三点能请您展开细说吗?
洪宗礼: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往往不如花哨的课抢眼,但它饱含的知识琼浆可能更丰富。有人认为,一节课既要有“规定动作”,也要有“自选动作”。前者强调“实”,是基本要求,是学习内容的底线;后者突出“活”,强调个性自由,注重生成和发展。我认为,更高的境界要把“实”与“活”结合起来。比如,我在教《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时候,曾经引导学生表演孔乙己排出九文钱这个“排”的动作。孔乙己到底是怎样“排”的呢?这个“排”可不可以换成别的字?这样经表演再思考,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也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用意了。这就是教学要教到“实”处。
但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个“活”字。教师教法的优劣,不能只看课前预设的问题多么巧妙,安排的序列多么精细,关键看是否在“活”上有所体现。
课堂教学可以有一定的程序或者大体的安排,但不应设计成僵化的教学程式,刻意追求所谓的“科学系统”。更不可取的是把最具生命力、最具灵性的语文课堂僵化。一堂好的语文课好比一部动人的乐章,跌宕起伏,声情并茂。
本刊编辑部:洪老师您也非常注重课堂教学的“余地”,主张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上,教师该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洪宗礼: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出色的乐师常把听众引入“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有经验的教师则往往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满堂灌,满堂议,满堂问,追求的都只是表面上的热闹。教师要深谙张弛之道。还是举一个鲁迅作品的例子。《阿Q正传》中有“穿着崇正皇帝的素”这句话,“崇祯皇帝”写成了“崇正皇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我本可以把我的理解直接报给学生。但为了拓宽学生思考的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我明知故问:鲁迅先生在这里为什么要把 “崇祯皇帝”写成“崇正皇帝”?有的学生说是笔误;有的学生说是印刷排版出了差错;也有的学生说是对封建帝王的讽刺和嘲弄……对此,我没下结论,只是说:“鲁迅先生为什么把‘崇祯皇帝’写成‘崇正皇帝’这个问题,课后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研究。”这样做,可以发散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倡导做富有教育艺术和灵性的智慧型教师,他不但要善于 “处理具体复杂情境中的各种情况”,而且要学会在课堂上察言观色,能通过一言一行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课堂上50双眼睛就是50个教学信息窗口。学生的眼神意态,就是无声的教学反馈:有的透出自信;有的含着怯懦;有的表露强烈的表达欲,不吐不快;有的显得胸有成竹,不屑一谈;有的锁眉沉思;有的茫然淡漠;有的表示心领神会;有的则百思不解……我在教学中总是用心洞察这些眼神,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主要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能动体的双向互动来完成,要尊重主体,民主平等。从本质上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统一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的交流。课堂上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爱和善待每个学生,并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不能把课堂教学误解为“给予”和“接受”的关系,对他们在课堂上暴露出来的缺点、问题,应当循循善诱地疏导。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课堂“对话”,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传递模式,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创造新的智慧。这是民主课堂起码的要求。课堂语言应当准确贴切,有哲理情趣,亲切自然。
总而言之,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是充分尊重学习主体的、富有灵性和智慧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又能给学生真善美的享受的开放的课堂,而不是肤浅空洞、单调乏味、死气沉沉的封闭课堂。理想的语文课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融入学生的生命,铸造学生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