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宗伟
“精神贫困生”脱贫责任不单在学校
文/凌宗伟
最近有论者提出:“在学校里面,我们关注比较多的是那些实实在在的贫困生,班级、学校、社会能采取不同的形式给予帮助。但有一类同学我们却疏忽了,就是那些在奋战高考路上竭力前行的‘精神贫困生’。”现实正是如此,在不少学校里,即使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当中,也有为数不少的这类“贫困生”。尤其是高三年级,在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造成学生“精神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孩子从小所处的家庭和社会双重环境中,难以躲避的“成绩至上”论。好像孩子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升所好大学,才能找份好工作,组个好家庭,有个好生活……于是就有了衡水某高中的“铁笼青春”,以及诸如此类种种怪象。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专家与媒体还拿这些本该引起反思的怪象来回应质疑,激励所谓“不专注”“无毅力”的孩子。正是方方面面的集体无意识,造就了这些孩子的精神贫困——除了学业成绩,别无所求。正因如此,当他们唯一的追求日益迫切而得不到满足时,反而可能事与愿违,甚至成了生存发展的羁绊。于是,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就会频频发生,令人扼腕。
康德说,教育“应以未来人类可能获取的更佳状况为准——这里的更佳状况是指,合乎人性的理念及其所有的使命”。这使命就是提升人的品质与修养,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与精神追求。作为父母与教师,应该用自己美好的情感去唤醒和影响孩子,努力使他们拥有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丰富情感。
加拿大学者范梅楠主张,“我们要看到现在的情境和孩子的体验,并珍惜它们的内在价值,还需要预料到孩子能够充分展示自我责任的文化活动的情境”。作为教育者,在采取具体的教育行动前,必须对教育对象有充分的了解,或者说就是一种“前反思”,一种基于对个体尊重的、相互扶持的“前反思”。而不是等那些令人扼腕的事情发生后再来反思。
想要减少“精神贫困生”的出现,我们需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调整认识和行动,用更为广阔的视角去影响孩子的精神世界,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人生除了学业还有更为丰富的世界。学得好、考得好,绝非走向好生活、好未来的唯一途径。就孩子们感兴趣的“极客”领域而言,既有百度李彦宏这类“学霸”,还有无人机行业第一位亿万富豪、大疆掌门人汪滔这样的“学渣”。美好的生活与未来,需要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与开阔的视角。
为人师者无法改变考试制度,也无力扭转社会风尚,但是,我们可以在制度和风尚的缝隙里尽自己的可能,做我们所认定的细小改变。学校和教师更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强大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通过艺体类高考、境内外合作办学、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等种种可能的途径,为孩子各自寻求一条合适的道路,而不是畏首畏尾,眼睛只盯在分数上。
一个优秀的教师,决不单单只是一位学科教学专家,还应当帮助学生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感知生活的苦乐,让“精神贫困”的学生,尽早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就学校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要转变办学理念,摆脱以学科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观,真正从民族复兴的立场考虑学校的办学取向。只有学校和教育者的观念改变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才有改变的可能。而学校与教育者的改变又有待于整个教育生态的改变——制度的、政策的、文化的。这种改变,需要的是社会的每个细胞、每一个人的努力,而不只是学校和教育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