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蓉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嘉定区 201800
一例蚕豆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王心蓉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上海市嘉定区 201800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蚕豆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而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及预防,方法:2009年5月我院儿科收住一例蚕豆病患儿对其进行临床观察,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一例蚕豆病患儿治愈而出院。结论:对蚕豆病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后很快的痊愈,避免了死亡,及时做好宣教减少复发率。
蚕豆病;临床观察;护理
1.1 临床资料
患儿:袁佳毅,男,2岁,因发热两天伴皮肤黄染一天于2009年5月18日来本院就诊。急诊化验血常规:红细胞(RBC)1.4×1012/L, 血红细胞(HB)50g/ L, 白细胞(WBC) 16.0×109/L ,中性粒细胞(N)0.65 ,淋巴细胞(L) 0.35 ,血小板(PLT)109/L,拟“发热待查”收入病房。入院体检:T 39℃,精神软,贫血貌,皮肤黄染,未见出血点、瘀斑、咽充血,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肝肋下1cm,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后检查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15U/L,总胆红素(T-BIL)130umol/L,直接胆红素(D-BIL)9.68umol/L,间接胆红素(I-BIL)120.32umol/L。尿常规:蛋白(+),尿胆原(3+),酮体(3+),尿胆素(2+)。追问家族史,患儿母亲为广西人,不知有蚕豆病史(因从未吃过蚕豆制品),父亲为上海人,患儿入院前两天曾进食过蚕豆。入院后诊断为蚕豆病、上呼吸道感染。
1.2 方法
即给予输入少浆血200ml,抗炎、补液等治疗,给予做好相应的观察及护理,并作好饮食指导。
患儿经密切观察及相应的护理后,配合饮食,健康指导,5天后血、尿常规均正常,痊愈出院。
(1)蚕豆病溶血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入院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测T、P、R、BP,出现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加重,发热、腹痛、呕吐、嗜睡、昏迷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作出相应处理。
(2)协助医生,密切观察贫血的进展和速度,做好血红蛋白的测定及记录,及时补充血细胞,纠正贫血。
(3)严密观察尿的颜色,大量溶血时尿呈浓茶或酱油色,随着溶血的终止,尿由浓变淡而恢复正常,观察尿颜色,可预示溶血的程度和转归,同时作好尿量的记录,碱化尿液,防止酸性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而引起急性肾炎。
(4)输血是处理蚕豆病溶血的主要手段,入院后要做好输血准备,及时交叉配血和血型鉴定,在输血过程中,防止血液污染,做好输血反应的应急抢救。
(5)做好饮食护理 蚕豆病出现溶血,主要与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某些药物有关,故应终止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给予进食与溶血无关的饮食,并鼓励患儿多饮水,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活动。
(6)做好心理护理,由于起病突然,可在无任何前驱症状下出现大量溶血、贫血,年长儿极其家属易出现恐慌,可耐心细致地向患儿家长讲明发病原因,蚕豆病危害虽严重,但现代医学对此病可防可治,预后也好,从而减少恐惧,取得最佳配合。
(7)出院指导,应避免接触蚕豆或其花粉,蚕豆制品及某些药物如呋喃类、苯、砷、萘等化学物品。
蚕豆病是一种先天性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性疾病,是一种伴不完全显性遗传性疾病,以男性发病居多,常因进食蚕豆及蚕豆制品或吸入蚕豆花粉或用含有类似氧化剂的药物而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本病以我国长江流域以南为高发区,北方较少见。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北方也发现了此病。故临床上对黄疸、贫血的患者,一定要详细询问籍贯及家属史,有无进食蚕豆药物史等,以避免误诊,贻误病情。明确诊断后及时对应治疗及护理,加强预防性健康教育,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再发率。
[1]杨锡强,易若文主编.儿科学(第6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