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佳安祯祥
1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2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思路
周 佳1安祯祥2
1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2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腹痛或者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该发病机制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感觉异常、炎症、感染、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胃肠动力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被认为是IBS主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1]。研究表明,大脑的生理病理改变与胃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相关。1833 年William Beaumonut首次提到 “凡是压抑或者干扰神经系统的恐俱、愤怒都可引起胃分泌的抑制和明显延缓胃的消化和排空”[2]。由此可见,脑-肠轴的心理反馈是IBS的病理生理基础[3]。针对肠易激综合症的治疗目前尚无确切疗法,但相关文献报道显示,针灸治疗IBS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优势及发展前景[4],本文通过脑-肠轴学说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IBS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脑-肠轴学说;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症
脑-肠轴( brain-gut axis) 将中枢神经系统 ( CNS) 与肠神经系统( enteric nervous system, ENS)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所连接起来的双向交通通路,主要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内脏敏感性、脑肠肽分泌、机体对应激的反应性、中枢认知功能。体现在ENS 的对于肠道的局部调控作用;椎前神经节接受并调控来自肠道和中枢两个神经系统的信息;表现在传入的信息经由大脑各级中枢、脊髓整合了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各种变化,产生的调控信息再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传达到脑-肠轴的两端发挥作用。脑-肠之间的联系主要建立在脑肠肽在CNS、ENS和胃肠道效应细胞间传递信息而实现。因此,脑肠肽既可作为 ENS 释放的神经递质起调节作用,也可直接作用于胃肠道感觉神经末梢或平滑肌细胞的相应受体而调节肠道的感觉和运动,同时亦参与 ENS 调节胃肠道的功能。
《灵枢•五癃津液别》云:“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即脾胃充养脑髓。即脾胃化生的气血津液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脑肠互动可视为“神”与脾胃的关系。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神的异常可影响脾胃功能,而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则人体精气神的充盈,脾胃功能虚弱则气血化生无源,脑髓失养,故“忧思伤脾”。因此,调神、畅情志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根本。由此可见神与脾胃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同时,中医学认为,肝脏情志变化和胃肠功能活动密切相关。相关学者研究表明,肝气不舒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在不同精神状态下其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含量变化较大,且与大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同时,情志活动还可通过影响内分泌释放的神经介质改变免疫应答而影响人体内部免疫功能。由此可见,中医学肝脏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存在必然的关系。
IBS作为身心疾病,通过针刺可以调节患者的情志从而缓解不适症状。针灸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如在 IBS 患者中,针灸可以缓解内脏高敏感性为主的腹部疼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 5-HT含量有关及脑肠肽类物质的变化密切相关。5-HT可抑制系统参与镇痛,同时可调节胃肠道运动和分泌。
针灸疗法在治疗IBS过程贯穿了治神的思想,以“形神合一论”作为重要临床指导思想,突出强调了针灸疗法中神的重要性,在肠易激综合症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说明督脉与脑的关系密切;“脑为元神之府”。因此,针灸治疗以督脉为主,其中尤以头部诸穴最为常用,如人中、神庭等。督脉统五脏六腑经脉,为阳脉之海,具有全身整体调节作用,且督脉入属于脑,又循行于头顶正中,同时又体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通过督脉的调节作用,使得各脏腑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同时根据不同的中医证型,其选穴及治疗有所不同。
结合目前针灸临床研究现状,合理引入脑肠理论,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主要通过调节神经、体液而达到缓解疼痛,减轻病证的目的;同时又可调节胃肠运动,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可适当调整肠道运动引起的过强或减弱反应达到缓解不适目的。本文中通过脑-肠轴学说探讨肠易激综合症的发病机制以及针灸治疗IBS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可以优化选穴,使治疗方案更加规范化。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症方面提供了思路。
[1]张鸣鸣,姜敏,肠易激综合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8,28.17(24):2484-2490.
[2]张学君,陈采益.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针灸治疗功能性肠病的思路[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6,21,3.
[3]裴丽霞,张新昌.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Meta分析[J].中国针灸,2012,10,32,10.
[4]蔺晓源,蔡光先.从脑肠轴研究“脾肾相关”理论的思路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9,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