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艳红 郝 斌
1河北大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中医科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浅谈强直性脊柱炎的运动疗法
成艳红1郝 斌2
1河北大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中医科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脊柱关节,严重者会引起畸形变,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在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坚持合理有效的运动,可以改善患者受累部位的症状,维持较佳的功能状态,从而协助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强直性脊柱炎;运动疗法
强直性脊柱炎[1](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侵犯骶髂关节及和脊柱关节为主要特征。疾病发展中会出现脊柱畸形强直、弯腰活动障碍。不仅疾病本身对患者身体造成巨大的伤痛,而且给家人及社会带来一定负担,同时,由于疾病的发展,使得患者的社会交往及心理状态均受到影响,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AS的及时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各个版本的诊疗标准中,运动疗法均占有重要地位。但有研究显示[2],大约7成AS患者功能锻炼的时间强度及动作不标准,多数病人仍依赖于药物, 而另有报道[3]平时注意运动疗法与服药相结合的患者,有65%左右的人在病后20年还能坚持原来的工作。因此,在AS患者中推广运动疗法具有重大意义。
据报道[1]AS的畸变有一定顺序,由腰胸颈逐渐累及到骶髂和髋关节。原则上主要是通过全面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拉伸相应肌群,增强该肌群的张力及力量,代偿性的对抗脊柱关节病变。进而使机体保持平衡,维持相对正常的姿势及功能。
(1)运动疗法能够使痉挛的肌肉得到缓解,减轻疼痛,防止或减轻肌肉废用性萎缩;还能够牵伸关节囊及韧带,达到防止其缩短的目的,使关节处于较佳的功能位置。
(2)维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维持全身活动能力,保持整体的运动功能。
(3)维持良好的胸廓活动度,充分发挥代偿性膈肌和肋间肌呼吸功能,提高肋椎关节的功能。
(4)教导患者自我锻炼与规范治疗相结合,增强患者自信心,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3.1 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
患者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及学习中时刻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位,改正不良的习惯。站立行走时尽量挺胸、抬头、收腹,两眼保持平视,若有必要,还可以进行训练背墙站立(枕部、肩部、臀部、足跟四点靠墙),保持身体端正。坐位应保持胸部直立位,尽可能向后靠近背椅。睡觉时,多选取睡硬板床,仰卧位,低枕平卧,一旦出现胸椎和颈椎受累,即弃用枕头。在患者需要伏案工作时,应当适时活动,避免颈椎过久前倾。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读书看报时,应适当变换体位,避免一成不变的姿势,且过段时间起身活动,防止因不良姿势和体位加重畸形的形成。
3.2 维持胸廓活动度的运动
深呼吸运动能够最大限度的扩张胸廓,促进膈肌运动。方法:站立位,挺胸收腹,经鼻进行深吸气,与此同时,两臂向外伸展,与肩平行,然后,缓缓吐气,同时两臂缓慢放回身体两侧。值得注意的是,深呼吸时最好将腹式呼吸及胸式呼吸相结合,并且交替进行。
3.3 脊柱灵活性及髋关节活动度练习
主要为受累关节(颈、胸、腰锥关节)的前后、左右侧弯及旋转,还包括髋关节的屈曲、内收和外展等练习。患者平卧,将患肢屈曲,使膝关节尽量贴近小腹,以锻炼髋关节内收。也可以扶物下蹲,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缓慢蹲起。此项运动属于主动运动,要求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3.4 姿势重塑运动疗法
主要是解决不同肌肉群的协同功能,包括胸肌运动、腹直肌运动、腰侧群肌运动及背肌运动。例如小燕飞:患者俯卧位,双臂轻轻抬起,双脚同时轻轻抬起,尽量让肋骨与腹部支撑身体,维持5秒左右,反复练习。平板支撑:俯卧,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上,双脚踩地,用脚趾和前臂支撑身体,保持身体挺直。臀部不得高于肩部,双脚与肩部同宽。另外锻炼腰侧群肌的方法可以参考侧身弯腰动作:直立,双脚分开,两臂左右平举,用左手碰右脚 ,保持双膝直立。两侧交替进行。
3.5 状态调整
AS患者平时锻炼中可以将太极加入必修课。研究表明[4],太极将体育运动与松弛技术相结合,增益练习者的身体健康,并且改善睡眠[5],而且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广播操、医疗保健操、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也可以进行一些如游泳、长跑等耐力性的运动项目,提高患者心肺功能。
运动疗法应以预防性体疗为主,强调主动运动和自身重力矫正,注意全身锻炼与局部锻炼相结合,根据自身体质与病情及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而且长期坚持。在坚持运动疗法的同时,合理规律的用药治疗也很关键。只有各方面齐抓共管,才能更好的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吴明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运动处方[J].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
[2]韩星海.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评价与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838-2839.
[3]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59-961.
[4]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Tai chi for health purposes[J].Accessed at http://nccam.nih.gov/health/ taichi/on December 19,2006.
[5]卢惠珍,于建芬,于巧萍.太极拳可改善癌症是卖弄病人睡眠[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