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呼吸机依赖患者肺移植术后撤机的护理

2016-04-14 03:37:08徐欣轶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潮气量移植术血气

徐欣轶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上海市 200030

术前呼吸机依赖患者肺移植术后撤机的护理

徐欣轶

上海市胸科医院 上海市 200030

目的:总结术前呼吸机依赖患者肺移植术后撤机的护理经验。方法: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胸外科开展肺移植术6例。结果:并发呼吸衰竭1例,死亡。其余患者,术后第26、47、71、101、107h拔管时间。结论:需加强拔管前的机械通气、营养支持、胸部物理康复治疗、并发症预防护理,及早达到拔管标准,拔管时选择合适的时间、体位、做好病情观察与抢救管理、拔管前心理护理、加强环境管理,拔管后继续面罩吸氧,进行血气分析,加强营养管理、胸部物理康复治疗,以及早脱离氧疗。

肺移植;呼吸机依赖;撤机;护理

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病的唯一有效方法,按照术式可分为活体肺移植、单肺移植、双肺移植、心肺联合移植术,90年代起,肺移植已取得了重大突破,术后管理方法不断改进,肺移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肺移植术前因肺功能衰竭,患者严重依赖呼吸机,在移植后,新的肺组织替代衰竭肺组织,具有较好的组织功能,但因手术肺损伤等原因,早期仍需要进行呼吸机支持,对于术后的撤机时间、方法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原则上鼓励及早撤机,以避免呼吸机依赖,降低肺炎发生风险。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有助于降低肺移植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目前尚无规范的护理策略可供遵循,有必要总结经验。2013年1月~2016年1月,医院胸外科开展肺移植术6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患者,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25~61岁,中位年龄44岁。原发病:慢阻肺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纤维化1例、肺结核肺组织坏死1例。术前呼吸机依赖时间51日~163日,中位时间84日。术前合并肺动脉高压4例,肺通气功能检查FEV1%<20%2例,均为非活体移植。

1.2 方法

术后,常规处理,呼吸机机械通气,压力控制+呼吸末正压通气模式,将气道压力、血氧浓度维持在最低可能限界,呼吸末正压3~5cmH20,潮气量600ml,PaO280mmHg,同时为减轻肺水肿、肺损伤,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检测尿量,补充白蛋白,加强营养支持,做好利尿,术后早期尽可能那个的维持液体平衡,遵医嘱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改善脏器灌注。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血气、液体出入量、肺动脉Swan-Ganz漂浮导管、心排量等,术后1周每日复查胸部X线片,血常规、生化指标,采集痰样检测,并安排纤维支气管镜、CT检查。早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加用磺胺甲恶唑片,联合甲泼尼龙等免疫排斥治疗,采样监测血药浓度,调整剂量。早期营养支持,术后1日可正常进食,安排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辅剂,调节肠道菌群。

2 结果

并发呼吸衰竭1例,死亡。其余患者,术后第26、47、71、101、107h拔管时间。

3 讨论

几乎所有的肺移植受者都有通气支持的需求。术前呼吸机依赖患者肺移植术后撤机风险较高,从本次研究来看,肺移植死亡率高,呼吸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强器械通气管理非常关键,未并发呼吸衰竭者,在1-5日内拔管。

3.1 拔管前护理

肺移植术后最初几日会出现再灌注肺水肿、急性排斥反应、复发性气胸等一系列并发症,术后需安排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通气主要目的在于提供足够的氧供,小潮气量、低气道压、允许一定范围的高CO2血症,需积极防止气管吻合气压伤,需将气道压力、血氧浓度维持在最低可能限界,呼吸末正压3~5cmH20,潮气量600ml,PaO280mmHg。PPEP需取决于原发病、移植类型,限制性肺疾病、肺血管病变可采用一定水平的PEEP,提高血氧饱和度。需遵医嘱做好抗免疫排斥护理、液体管理等护理,以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缩短机械通气支持时间。目前肺移植术后早期的管理并无标准的方案,集束化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感染,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适度)、胸部物理康复治疗非常必要[2-3]。

3.2 拔管时护理

肺移植术后的拔管标准基本成熟,包括意识状态、血气、胸片、肌力、酸碱平衡、体液平衡等。脱机最好选择患者精力最好的时间段,如9:00~10:00,取坐位、半坐位,做好应急准备。对于一般状况较好者,可改为无创机械通气,有报道显示BiPAP可改善呼吸机力量。拔管过程中,需做好病情的观察,提前做好口腔、呼吸道分泌物的清理,预防误吸,拔管前3min特别注意患者生理、病理状态。拔管前心理护理液非常必要,肺移植患者术前长期使用机械通气,对拔管有较强的恐惧感,需加强宣教,加强环境管理,控制不利因素,避免在床边讨论病情。

3.3 拔管后

继续面罩吸氧,每30min进行血气分析1次,逐步改为1-2h每1次,直至各项指标平稳,呼吸状态满意,若这项过程较长,需要静脉、肠内营养支持,对于存在呼吸机依赖者,若条件合适,也应鼓励适当的体力活动。

3.4 小结

有必要规范肺移植术后围拔管期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1]陈实.肺移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26.

[2]刘荣,陈朝明,李锦春等.俯卧位通气对AECOPD患者有创通气后期氧合状态及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08):905-906.

[3]周玲.振动排痰仪与传统扣背排痰比较研究的Meta分析[J].山东医药,2014,54(37):83-85.

猜你喜欢
潮气量移植术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重症肺结核并呼吸衰竭的最佳机械通气策略分析
急诊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介入失败后的应用
一例心脏移植术后继发肺感染行左肺上叶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天津护理(2016年3期)2016-12-01 05:40:03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血清NT-proBNP水平与潮气量相关性研究
精密吻合移植术在眉毛自体毛发移植中的应用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24
小潮气量联合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婴幼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