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下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6-04-14 03:37:08张小磊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石率石术肝胆

张小磊

天津市蓟县邦均医院普外科 天津市蓟县 301901

不同术式下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

张小磊

天津市蓟县邦均医院普外科 天津市蓟县 301901

目的:研究观察不同术式下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A组患者实施胆管切开取石术加T管引流术,B组患者实施肝部分切除术,C组患者实施肝门部胆管狭窄修复重建术,D组患者实施纤维胆道镜下取石术,观察4组患者在不同术式下患者术后相关临床指标,残石率,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B组>C组>D组>A组,术中出血量B组>A组>C组>D组,术后残石率A组>C组>D组>B组,并发症发生率C组>B组>A组>D组,术后6个月随访复发率A组>C组>D组>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肝胆管结石需要更具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适合术式,才能达到减少残石率、降低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的情况发生。

肝胆管结石;不同术式;临床疗效

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手段最为见效的就是手术方式治疗,随着微创技术的日渐成熟,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术式也逐渐增加,本文就不同术式下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做如下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患者病情诊断和影像学检查选择手术术式并进行分组,分为:A组、B组、C组、D组。入选患者中有左肝胆结石101例,右肝胆结石17例,双侧均有结石6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狭窄34例,并发有门脉高压3例。其中A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5.7±3.9)岁,病程0.9-15年,平均病程(9.1±2.7)年;B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6.4±3.2)岁,病程0.8-14.5年,平均病程(8.7±2.5)年;C组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7.9±2.9)岁,病程1-15.5年,平均病程(9.1±2.2)年;D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8.1±2.3)岁,病程1-14.8年,平均病程(8.3±3.1)年。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结石位置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A组患者实施胆管切开取石术,该术式需合并采用T管引流术;给予B组患者实施肝部分切除术,该组患者出现肝段、肝叶部分胆管梗塞,部分肝脏初选纤维样萎缩病变;给予C组患者实施肝门部胆管狭窄修复重建术,该组患者修复重建术主要采用胆肠吻合术,以此修复患者胆管狭窄情况;给予D组患者实施纤维胆道镜下取石术。

1.3 诊断标准

参照1983年国内肝胆管结石专题讨论会制定的标准,均行B超检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T管造影及手术探查诊断证实为肝胆管结石。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术式下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残石率、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 21.0 进行统计和分析,所有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计数数据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P检验,当p<0.05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A组患者手术时间(121.4±15.1)min,术中出血量(132.5±30.4)ml;B组患者手术时间(192.8±18.4)min,术中出血量(153.7±35.1)ml;C组患者手术时间(153.7±13.6)min,术中出血量(105.6±21.3)ml;D组患者手术时间(133.4±10.8)min,术中出血量(89.7±11.9)ml。手术时间比较中B组用时最长,C组次之,B组第三,A组用时最短;术中出血量B组出血最多,A组次之,C组第三,D组出血最少。4组间相关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各组患者术后残石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组术后残石18例(58.06%),发生感染3例(9.68%),胸腔积液1例(3.23%),出血2例(6.45%),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B组术后残石3例(9.68%),发生感染6例(19.35%),胸腔积液1例(3.23%),出血3例(9.68%),并发症发生率为32.26%;C组术后残石12例(38.71%),发生感染例8(25.81%),胸腔积液3例(9.68%),出血1例(3.23%)并发症发生率为38.71%;D组术后残石8例(25.81%),发生感染1例(3.23%),胸腔积液0例,出血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术后残石率中,A组最高,C组次之,D组第三,B组最低;C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B组次之,A组第三,D组最低。4组间术后残石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各组患者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率比较

术后6个月随访发现各组复发率A组17例(54.84%),B组1例(3.23%),C组12例(38.71%),D组5例(16.13%),复发率最高的是A组,C组次之,D组第三,B组最低,4组间患者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不同术式下治疗肝胆管结石疾病可以产生不同的手术效果,本文通过对不同术式的对比发现,胆肠吻合术导致的并发症最高,这可能是与食物反流引发的感染有关,纤维胆道镜下取石术治疗效果较好,但依旧存在一定残石率,胆管切开取石术只能适用于急症病例和重症病例以最快速度挽救患者生命,而肝切除术则适用于肝部病变较严重者。总之,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术式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低残石率、低并发症和低复发率。

[1]周长波,刘明忠.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08):3-4.

[2]熊懿.肝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与疗效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1(01):72-73.

猜你喜欢
石率石术肝胆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截石位上半身抬高角度影响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清石率
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mPCNL)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标准通道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加强护理预防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出血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临床分析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观察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8:44
后腹腔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