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的人格化育

2016-04-14 03:02杨席宇
当代教育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人格精神教育

●羊 群 杨席宇

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的人格化育

●羊 群 杨席宇

教师人格精神是学生人格成长的摇篮,与教师精神世界的自我成长密切相关,也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支持系统的精神与物质的扶助与支援。教师人格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师者精神、专业精神、裁判精神、包容精神、法治精神,这些精神的树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其统一的过程在于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教师;人格精神;学生;双向互动;人格化育

古今中外,人们对教师提出了诸多期待和很高的品格要求,但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教师的人格精神。夸美纽斯有一句名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见,教师的职业具有纯洁性和崇高性。《师说》中,韩愈更是直接指出教师的本职工作,“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教师绝不仅仅是一名教书匠,而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辩证统一。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教师节谈话中指出好教师的“四有”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更是把教师推向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者和文明精神传承者的社会角色地位,对教师的人格精神价值和角色作用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教师的人格精神的形成与塑造不是先天的本性使然,而是与教师孜孜不倦的努力密切相关,更与教师成长的社会土壤、校园环境、文化氛围、师生的互动密不可分。

一、教师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是人格精神塑造的前提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而言,精神世界的健康与完美程度决定着教师成长的高度。丹麦著名人本主义思想家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的精神存在具有“三重境界”:即以追求愉悦为旨趣的审美生活、以理性为基础的伦理生活、以宗教(基督教)伦理为归宿的信仰生活,而且他认为:审美生活如果不能转化为基督教信仰就会处于绝望之中。[1]就教师的精神世界而言,主要包括教师的个体精神、职业精神和社交精神。“教师私人的精神生活包含了教师的日常审美、个体品德、生活理性、个人追求等精神要素;职业的精神生活包含了教师的美育观念、职业道德、职场理性与职业理想等相关内容;社交的精神生活包含了教师的公众审美、社会公德、交往理性与意识形态等复杂层面。”[2]教师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成长,离不开教师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离不开社会的关心与呵护,是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从教师自身而言,教师内在精神之美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个体精神展现的是个体对教师职业选择的自愿;职业精神展现的个体是对教师职业的自爱;社交精神展现的是个体对教师职业的自赏。自愿精神展现的是教师个体对职业的理想信念的坚守和职业愿景期许的综合欲求。教师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倡导者和文明精神的传承者,不仅仅自己要有坚定的理想信仰,而且还要在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为心声,知行合一,才能达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书育人的目的。自爱精神就是展现个体对教师职业的敬重与职业精神的坚守。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这种神圣性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纯洁性和崇高性,个体对教师职业的选择从志愿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到爱上教师这个职业,这是教师职业精神内化的过程。这是一个从敬业,勤业,创业,到立业的过程,个体对教师职业的自爱精神就是将教师作为自身安身立命的事业去追求、去呵护,从而最终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教师的社交精神主要是指教师的审美旨趣、公共道德和交往理性等精神操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产生的。因此,教师的职业活动不仅体现一种教学艺术之美,而且还是一种社会之善的传播,展现的是教师理性人格精神。由此可见,教师教好书本知识,展现教学艺术之美,这只是教师工作最基本的一环,属于“经师之道”;更重要的是社会价值观的引领和文明精神的传承,这是“人师之道”,而这种德性精神的传递源自教师的道德理性和人格精神的树立。

从社会角度而言,对于教师的人格精神的社会支持系统决定教师社会地位和角色确认。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社会个体,必然有属于自身的个体需求,这种个体需求的满足,决定教师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支持系统是指社会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得的来自他人或组织机构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帮助。这种帮助和支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夫妻关系;其二是相互信任的社会关系,如朋友、同事关系;其三是社会组织或机构之间的协作等。对于教师而言,家庭、学校、社会是教师社会支持系统的核心部分,这三方面对于教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需求的满足程度,直接决定教师个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也是教师精神世界自我成长不可或缺的外部因素。

二、教师人格精神塑造的基本内涵

教师人格精神就是教师在学校教学与工作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意识与优秀品格。鉴于教师身份的特殊性,因而对教师的人格精神的内涵分析必须着眼于教师本身的社会实践与师生之间关系交流与互动,并且在学校校园这样一个公共场域下所形成的有益于师生共同成长的自我意识与优秀品格。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精神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教育者,而且也是社会道德的践行者。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与学生经常相处的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知行合一。对此,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教师职业的特殊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做的事情,自己必须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必须躬亲共学,或提供方法指导;要学生守的规矩,教师必须躬亲共守,只有通过与学生共做、共学、共行、共守、共信的行动,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实现以德育人的目的。社会是个大熔炉,而学校是个小染缸。教师作为人生的先行者,唯有以不倦的教诲,谆谆善诱,为学生的学指点迷津,为学生的德树立表率,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学识渊博,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包括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智能因素,而且包括以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为核心的情意因素。教师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对象决定了其本身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首先,学识视野要开阔,多学科多领域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文化都要关注,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不倦的朝着自己专业理想进取的精神。事实证明,一个具有强烈进取心的老师可以感染很多学生共同努力,从而获得进步和取得满意的成绩。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个见到学生心烦的人,会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3]其次,教师还必须是一个“多面手”。教师面临的学生是一个个性不同、成绩各异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集体,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具有较强的教育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再次,教师不仅自己会学,而且还能指导学生会学;不仅自己的工作要求精益求精,而且能带动学生一起齐头并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获取知识方法的探究者、实践者和教育者。

(三)独立自主,公平公正的裁判精神

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的决断意识和公平公正的裁判精神。首先,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把鼓励学生和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当作给予学生最好的奖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的重要因素。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则说得更直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最可贵的品德就是对孩子深深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要“蹲下身子看学生”,发现其可爱之处,放大其优点,缩小其缺点,放大其特长,缩小其特短。欣赏其进步,哪怕是微乎其微的进步。其次,教师要深入学生,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做到“不拘一格育英才”,才能成为学生成长、进步、成才的合格的培育者和见证者。再次,对于学生参与的每项活动、课堂表现和师生的互动交流等都要尽力做到公平公正的评判,既要有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又能在与学生交流与互动中保持灵活性。

(四)兼收并蓄,幽默风趣的包容精神

教师作为一名平凡的社会个体,对于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存在,要保持一颗包容之心,为学生能够轻松走进自己身边,创造温暖和谐的人际氛围。事实证明,现在的学生大都是“00”后,他们的共性主要表现有:“一是情感心理波动大、变化快;二是认知能力提升快、不稳定;三是向往自由、寻求关注。”[4]因此,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需求,理想追求等内在需要,并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体引导,释疑解惑。同时,针对部分同学个性化心理需求要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关怀,真正做到学生之事无小事,件件小事都要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学校对学生健康成长的期待之情。教师要针对“00”后学生共性特点制定教学对策和精神抚慰措施,让他们能够在老师、班集体和学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另外,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许多农民工进城务工或者远去广东沿海等地打工,许多学校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和精神抚慰更是需要教师特别关注。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一颗仁德之心,包容各类不同个性、不同层次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与帮助。

(五)学法守法,依法从教的法治精神

教师与学生在学校是师生关系,在校外是独立的公民主体之间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契约关系和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依法享有教育教学、获取报酬、参与管理学校、参加培训、教育科研活动等权利,也依法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关心教育学生、尊重爱护学生人格等相关的义务”。可见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的。但同时,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对未成年学生的成长与教育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和更切实际的保护。其中对学生几项重要的权利进行了重点保护:第一是学生的受教育权,也就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权;第二是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这就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呵护学生的自我成长;第三是学生的隐私权和身体健康权,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爱可以“无私”,但不可以“无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惩戒要有边界,要有度,不可超越法律规定的边界;第四是学生的自由权,这种自由是多方面的,它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并行不悖。学生在课堂上有自由表达的权利,课后有身体自由的权利,当然这些以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为限,保障学生的自由权利,可以为学生的自由发展开启一扇智慧之窗;第五是学生的财产权、知识产权和名誉权,好的老师应该学会捍卫学生的合法权益,并支持学生依法享有这些权利,这应该是教师在文明校园里对学生走向校外的公民权利的启蒙,也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权利意识。因此,作为教师而言,不仅要学法,知法,守法,还要倡导公民的法治精神,从小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让权利观念、义务意识、法治思维的种子尽早播种在学生的心田。

三、教师人格精神的树立与精神化育的路径

人格精神的树立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教师人格精神的树立更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中形成的。这种形成过程是双向互动的,不仅仅是教师人格精神造就和化育学生,反过来,学生的人格的成长也会促进教师人格精神的完善。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人格才是最高的学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教师劳动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和造就新生一代,是育人的工作。教师的人格精神如春雨滋润万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默默地感染学生的人格。

(一)以仁德之心培育学生的正向情感,让师生之间建立起相互信赖的桥梁

仁德之心是教师人格精神必备的内容,它可以培育学生正向的情感心理。教师要学会用爱温暖学生幼小的心灵,让学生在家庭之外,学校之内找到爱的港湾和精神的乐园。陶行知先生以“爱满天下”为信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满满的师爱为学生营造出温馨、和谐、亲切的师生关系。没有仁德之心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情怀就没有优秀的教师。仁德之心是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和谐教育的基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爱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人格平等,这种平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自由生长。

(二)以包容之心接纳学生,托起学生腾飞的翅膀

教师要有包容之心,容得下千姿百态的学子,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把自信、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里。一位哲人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教师要学会善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于后进生,老师要多拉一拉,同学要多帮一帮,就能成为好学生。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慎于言、敏于行、深于察。鼓励学生要学会用放大镜,对于好学生的鼓励要吹毛求疵、精益求精,对于后进生的鼓励,即使不足挂齿,也要大加赞赏;批评学生要善用过滤镜,既让学生明白错在何处,又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改正缺点。不过,教师的包容是有原则、有限度、有条件的,不是包容学生的一切,否则,包容就变成了不负责任,包容就变成了放纵,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包容是一种理性态度,它从根本上基于对学生成长的负责。它并不是对学生无条件地怜悯,而是对学生成长抱有充分的信心,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处理,而对一些非本质的小问题要抱有宽容的态度,允许学生犯错误,给学生一个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

(三)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化人于无形,行无言之教

教师人格精神能否影响学生,口头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是一个方面,行动育人则是另一个方面,后者的说服力和教育力远远大于前者。西方有句谚语,“行动胜过语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讲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教师都在告诉学生如何读好书,教给学生如何做好人的道理。但是我们一定要切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实际表现更是学生的榜样。人格魅力源于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大公无私、和蔼谦逊、勤奋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品格,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接触中,受到感染和启示,这对陶冶学生的情操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今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居多的社会里,大多数学生个性都特别突出,而这种突出的个性,多数表现为自我意识太强、专横独断、敏感多心,缺乏同情心、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这给思想品德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这更需要教师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协调和关怀不同个性的学生。这样,沟通与了解便是教师打开学生心锁唯一的钥匙,这就要求教师要俯下身来,走下讲台,走入学生的“朋友圈”,甚至通过家访等渠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怀抱里找到爱的港湾。

(四)以美的行为导引学生形成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造就完美人格

美的行为是人格魅力的一个重要表现,作为教师,应在这方面严格要求并不断完善自己。古人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教师应该首先端正自己的行为,做文明行为倡导者和践行者。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是为行为世范,正所谓“身教胜于言传”。不难想象,一个随地吐痰、衣冠不整、写字潦草、言行不一甚至是言语不检点的教师,会给学生习惯的养成带来什么样的负面效果。而与之相反,一位有着优雅行为习惯的教师,则往往会给他们以“偶像感”,从而产生“感染力”、“向心力”、“凝聚力”,从而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育效果。

(五)以好学的精神、渊博的知识、精巧的教学技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引学生好学求知的欲望

好老师固然要有渊博的学识储备和教育技能,但是还必须要有好学的精神和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和欲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个性得到张扬。教师要适应这种要求,不仅要精通所教的学科知识,还要熟悉教育科学,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驾驭课堂和课外活动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懂教法,还要懂教学法;不仅要学会“授人以鱼”,还要学会“授人以渔”。一个专业能力很强的教师带给学生的影响往往比多上几节课来得深远。雅斯贝·斯有句教育名言,“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人格塑造需要以教师人格精神塑造学生人格,这是人格与人格的交流与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神圣之举。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作为人民教师,应以性情、品德、修养、行为、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融铸成自己的人格精神,再用自己的人格精神之水去尽心浇灌校园里的朵朵鲜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健全的人格精神去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让教师的人格精神之灯照亮学生向前迈进的道路。

[1]张典.关于克尔凯郭尔三种精神生活的谱系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

[2]高文涛,张小刚.精神世界与教师自我成长的责任[J].教学与管理,2015,(4).

[3][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阂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3-26.

[4]赖翔晖,张华.“00”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班主任工作策略[J].小学教育,2015,(11).

羊 群/湖南省东安县端桥铺中心小学小学一级语文教师

杨席宇/凯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许爱红)

猜你喜欢
人格精神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拿出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