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海霞
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思考*
●董海霞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时代。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市场经济文化的功利导向以及庸俗大众文化的全面浸染,使得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的淡漠化国家与民族意识,实用化的道德价值诉求以及精致的利己主义哲学盛行,这都迫切需要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为青少年创建充满正能量的文化渠道,培养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能力。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文化建构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确立了现实生活的道德标准和社会共同理想,被称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和终极价值追求。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青少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悟与理解,无论是对个体的精神道德成长,还是对社会未来的道德发展前景都至关重要。但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复调式文化背景,不容乐观的青少年道德价值观现状,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尝试从文化视角分析当前社会的文化背景、青少年道德价值观面临的困惑,以探寻合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路径。
(一)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并存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基础和时代的精神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承认与否,我们已经进入了文化价值多元化时代。”[1]社会价值取向不再单一,而是趋向多元化。相应地,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也是以多元价值观为基础的兼容性价值体系。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国人确立一个核心的价值目标和精神信仰,不仅必要而且必须。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决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逐渐式微,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尚未真正建立而导致的国人价值观和精神信仰青黄不接、无处安放的问题。但是面对当前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引导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信仰,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困境之一。
(二)功利的市场经济文化导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经济领域的规律早已逐渐渗透进社会的各个领域,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市场经济文化有两个内涵:一是利益最大化诉求;二是承认个体利益的合理性。首先,利益最大化诉求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最终评判标准,深刻影响了学校教育。升学率、学业成绩成为衡量青少年是否优秀的最重要尺度,以至于单向度地盲目追求升学率和青少年学业成绩的提高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教育信条。在教育实践中,绿领巾、红校服事件等反教育现象层出不穷,对青少年的精神处罚、身体体罚花样百出,无非就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使学校获益最大化。其次,承认个体利益的合理性也存在一定问题。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意义,但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诉求淹没了许多高尚的道德理想,或者说使许多个体矮化了自身的道德诉求。在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道义与利益等涉及到态度和立场的问题上,许多人始终纠缠不清,成为麦田里的驴子。对当代青少年而言,“价值追求到底重在物质,还是精神,经常困扰他们。”[2]我们应当看到,在市场经济文化的浸润下,人们套上了金钱物欲的枷锁,道德境界日益走向低俗化和功利化。
(三)庸俗的大众文化浸染
庸俗大众文化的全面浸染,首先表现在商业化的低劣文化入侵。如在当前的影视文化市场中,“宫廷戏、穿越剧、谍戏纷至沓来,冲击人们的思想,刺激眼球成为影视传媒的主要目标,导致庸俗文化现象泛滥,主流价值难以彰显。”[3]低劣文化严重地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易使人沉迷于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中而遁入虚无,误入歧途。”[4]其次表现在网络文化负面信息的渲染。不可否认,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浪潮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当我们足不出户便尽知天下大事时,当我们与千里之外的陌生人自由交流时,当我们在淘宝上随意挑选商品时,我们每一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网络的力量。”[5]网络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正在潜移默化地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交流方式形成深刻影响力。为了抓住网民的眼球,网络上弥漫着大量的负面信息,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发出的牢骚、抱怨乃至怒火都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恣意放纵,哪怕是一条极其正面的宣传报导一瞬间可能有几百条负面的评论、回复。网络世界似乎成为一个思想的垃圾站,可以随意倾倒消极的、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言说的思想话语。网络上大量贪污、腐败、社会潜规则等案例,都会成为坊间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普通百姓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议论着那些现实生活中他们不可企及的带有光环的人物,与此同时在心底暗暗生发出一种身为普通人的幸福与愉悦。这助长了更多负面信息的出现与跟风,人们满足于这种小市民似的精神娱乐,与高尚的道德价值追求渐行渐远。
(一)淡漠化的国家与民族意识
文化的全球化使得西方与中国两种价值观亲密接触,不断交融,这对当前青少年的生活产生了尤为深刻的影响。“很多青少年把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价值观奉为圭臬,心理上接纳和推崇西方文化价值观,行为上追随和效仿西方的行为方式”,[6]国家和民族意识日益淡漠。源于西方文化的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节日在中国的各个角落都能成为青年人欢庆的理由,相比中国传统节日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某些‘西方制造’的文化产品在全球泛滥之时,它所负载的价值密码和生活情趣也在向世界蔓延。”[7]作为国家曾经的主流文化价值——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越来越遭到青少年的冷落,走向边缘化。这与长期以来青少年教育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国家与社会对于青少年的职业培养和训练过于重视,相对忽视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义担当等道德人格教育,以致于许多青少年精神境界不高,只顾追求个人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缺乏起码的责任感,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日益淡漠。
(二)实用化的道德价值诉求
所谓实用化的道德价值诉求是指在当前市场经济文化个人本位和利益最大化目标驱使下,青少年将有用性视作道德追求,把感觉舒适作为终极价值目标,缺少应有的道德高度和精神境界。康德曾言,有两样东西日久弥新,一个是头上的灿烂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法则。意思是说我们对大自然和道德法则要心存敬畏,将其视作生命的追求。但是当前青少年却越来越缺乏灵魂的高度,有用性至上,道德上的善恶价值换算为感觉上的快乐和痛苦,心中的道德法则日益淡漠。黑格尔指出,“如果感觉、愉快和不愉快可以作为衡量正义、善良、真实的标准,可以作为衡量什么是人生目的的标准,那么,真正说来,道德学就被取消……一切任意妄为将可以通行无阻。”[8]网络上曾经将70后、80后、90后的价值观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对比。对于出生于九零年代后的青少年,是这样概括的:他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拒绝上班;喜欢穿着乞丐服……只要苹果笔记本,而且不止一台;爱喝韩国果汁,日本汽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9]这些价值观念都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这些90后的青少年而言,心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个性,追求感官快乐,喜欢依赖,不愿自我奋斗,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对其它与己无关的事情漠不关心或极少关心,表现出明显的矮化道德价值诉求。
(三)精致化的利己主义哲学
“精致的利己主义”出自钱理群先生在“《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钱先生指出,“我们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10]这淋漓尽致地概括了当前许多青少年为人处事的终极理念。在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目标指引下,许多青少年把个人利益作为行为标准,为了获得个人利益,无所不用其极:为了高考加分,假装见义勇为者有之;为了搏得大家的眼球,想方设法作秀者有之;各种道德做假不一而足,琳琅满目。部分青少年的行为与他们的价值认知缺少一致性,当现实与理想发生碰撞,面临选择时,他们或者感情用事,或者从一己私利出发,站在实用主义立场上进行取舍。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青少年要么把拜金主义价值观奉为圭臬;要么崇尚权力主义价值观,把做官作为一生的追求;要么精神虚荣,把出名作为毕生追求,面对矛盾冲突,需要做出选择时,许多青少年表现出典型的利己主义倾向。
在当前的文化背景下,面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出现的种种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他们将自由、平等、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作为立身处事的内在价值标准,自觉抵制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和庸俗主义文化的浸染,形成积极的道德价值观。
(一)引导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所谓认同,指个体对他人或团体的价值观、态度等的赞同和内化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善恶荣辱的判断标准,是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共同认同,同时也是一种共同的精神追求和境界。”[11]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认同,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广大青少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标准,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公正和谐的社会才成为可能。“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失去统一的价值目标,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由此带来的行为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的混乱境地,使民族和民众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12]所以,引导青少年积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成为教育的题中之义。在当前的复调式的文化背景下,“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美德,为之注入时代气息,增强、凝练和熔铸社会核心价值观”,[13]更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青少年将自己的人生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一个健康的社会是这样一个社会,在其中公民被一种单一的正统或者一套共享的价值联合起来,他们相信这套共享价值优于任何其他文化的共享价值。”[14]但是,如果青少年在价值认识、价值诉求上“怎么都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缺失,就难免出现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这会导致整个社会缺少和谐,甚至还可能发生社会混乱。
要引导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首先,要使青少年在认知层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知是认识和了解事物的开端,核心价值观教育也不例外。学校要通过阅读、专题讲座、辩论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使青少年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意义,形成最初的理性认知。其次,要在情感层面引导青少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之理性的认知,有时候情感上发自内心的接受和肯定更为重要,如果青少年在情感上拒绝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无论青少年在理论上多么清楚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在实践中也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通过多种方式帮助青少年理性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还要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帮助青少年完成情感上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最后,在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在每天的生活中能够身体力行地理解何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的场域中加以践行,从而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落到实处。
(二)建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文化渠道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校园是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场域之一,校园文化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要创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校园文化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不可少的渠道。因为健康、正向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而且能够使青少年在心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首先要在外在环境和内在文化精神方面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既要创设外在的美好校园文化环境,又要注重内在的学校文化精神对青少年的陶冶。同时也要经常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让青少年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其次,充分彰显校园网络文化的教育功能。对于当前的青少年而言,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资源之一,信息获取、生活购物、游戏娱乐……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都成为他们的首选,微博、微信、淘宝、美团等网络平台已经成为青少年重要的生活载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出现,使得青少年对网络的使用更是打破了原有的空间限制,与网络保持24小时亲密接触。这对青少年的“三观”无形中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要对青少年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充分利用好网络文化资源。一方面要强化网络的正面效应,“以校园网络建设为着力点,办出质量高、亲和力强、更具吸引力和时代感的主流网站,营造全新的网络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网络化、信息化……唤醒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意识。”[15]另一方面要建立网络互动平台。通过网络聊天等方式与青少年建立起网络互动,了解和把握青少年思想动态,及时回答和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有意识地主动引导和培养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分析和鉴别能力,使其具备对不良信息和网络文化的自觉抵制能力,切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三)培养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除了要引导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积极为他们创建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平台之外,“更主要的是教会他们在接触社会时不被错误现象和观念所迷惑和同化,能够作出理性的道德评价和价值选择,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16]也就是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能力。正如北大校长王恩哥所言,“面对纷纭复杂、瞬息万变的世界,如何实现‘小我’与‘大我’的协同进步?面对严峻的现实时,是选择放弃还是义无返顾的前行?”[17]这些都是当前青少年要面对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未来青少年的道德价值标准和目标,重在内化和习惯。教育所做的种种努力也都是以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习惯为旨归。
要培养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构能力,一方面,在思想上培养青少年的文化建构能力。青少年的价值观是在兴趣、需要等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通过经典阅读、名师讲座等多种方式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创设追求思想自由的情境和文化氛围,逐步让他们在思考与比较中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培养青少年的文化建构能力。实践出真知,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离不开实践的探索与训练。通过学校社团、假期实践、实习实训等方式,让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深刻体验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前各种其他价值观加以比较,使青少年身体力行地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深入理解和感悟,让他们在不断的思考和领悟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有德之人,增进自身的道德福祉”,[18]成为未来社会有高度道德境界的公民。
[1][5][6]董海霞.文化视域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14][15][16]李新生.多元化背景下大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J].前沿,2009,(7).
[3]陈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兼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J].探索,2013,(2).
[4][13][18]冯永刚.刍议制度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功效[J].教育研究,2012,(3).
[7]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63.
[8]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M].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73.
[9]80后、90后价值观比较[EB/OL].http://www.docin.com/p-147 1174553.html.
[10]钱理群.大学的利己主义者[EB/OL].http://cul.qq.com/a/2015 0517/011881.htm.
[11]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质规定性及路径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
[12]张远新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7,(10).
[14]德鲁里.列奥·施特劳斯与美国右派[M].刘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3.
[17]王恩哥.不要被喧嚣浮躁迷惑勇敢做自己[EB/OL].http:// www.js.xinhuanet.com/2014-07/01/c_1111409302.htm.
(责任编辑:冯永刚)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课题“积极德育视域下辽宁大学生责任感现状调查与培育研究”(W2014163)的研究成果之一。
董海霞/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