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是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

2016-04-14 00:58闫为佳
教育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中华师生

文/闫为佳



中华传统美德是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

文/闫为佳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所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少年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的责任与使命。

教育需要健康而纯洁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向善的、启智的、审美的,是舒展灵性的,它能使学生的心灵长出另一翼——精神、思想、信念、意志。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所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少年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的责任与使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兴小学立足教育责任,在三届校长、历代延兴教师的有效传承和坚守下,致力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研究,在15年的探索实践中,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想,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儒雅自信的现代中国人”为办学理,以“人•仁•智•勇•信——让每个人都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为办学目标,学校的传统美德教育逐步从萌芽走向成熟,学校办学特色日渐凸显。

2008年学校代表哈尔滨市迎接全国人大义务教育检查时,朱文泉上将这样雅言道:“晨风徐来,经典诵读悠然于耳畔;漫步校园,民族气息浸润于心间。”这是对学校多年潜心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肯定与赞誉。2015年学校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建设通过专家组评估,学校步入哈尔滨市特色学校行列,这得力于学校在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中的坚守与实践,是在传统美德课题的研究中实现了学校特色发展。

多年来学校坚持“课程为主体,活动为中心,环境为依托”三个渠道积极开展传统美德教育,让每个延兴学子都能拥有一笔中华民族的财富,即:会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会写一手漂亮的刚劲有力的中国字;会演练一套武术;会背诵古诗,古文;会3种以上民族艺术技能;心中树立了10位民族英雄的榜样;了解了56个民族的名称及风土人情。

课程为主体,打实弘扬传统美德教育的根基

学校重视课程建设,构建了完善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在“三课程”中有效开展传统美德教育。

学科课程 教师的精神决定学生的未来。要让传统美德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走进教师的心田。学校开设了教师国学讲堂,开展最美教师评选活动,树师德典型,使教师能立足本职岗位继承发扬传统美德,播种理想,做一个德才兼备,爱生敬业、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

教师有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在学科课程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则会水到渠成。学校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对各学科全套教材进行了传统文化的梳理,并进行课例设计,要求教师能结合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方式有效渗透传统美德教育,重要的是在“润”字上下功夫,把传统美德的精华与甘露滴滴注入学生的肌体,把好的道德的种子播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情感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得以发展。

校本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儒雅自信的现代中国人,其目的是引领学生亲近、了解、感受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所沉淀的民族文化,倾听民族的文化声音,呼吸民族的文化气息,触摸民族的文化脉搏,做自豪的中国人,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本校是黑龙江省首家书法教育培训基地,哈尔滨市书法教育培训基地。仅就书法课来说,学校注重传统美德教育在书法教学中的渗透,立足书法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心端字正,心美字秀的内在品质,从笔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从用笔的训练中体会“锋不偏、芒不露、形不滑、姿不媚”的书写之理和做人之道。写字要讲究点画、笔法,要规范,同样,做人也要守法,切勿越规。自2006年起,学校每年都要筹备“文化盛事”:先后举办了“延兴小学庆六一千人千作硬笔书法展”“延兴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二届硬笔书法暨全国名家邀请赛”“书法、篆刻段位赛”,师生书法作品在省美术馆、市政府123展室、南岗区政府展出,延兴学子更能自信地与省市书协的书法家们一同泼墨挥毫,同写春联。

节日课程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是传承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每个节日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文化。节日课程应成为传统美德教育生动的课堂。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特色传统节日活动,在清明入队、端午义卖、中秋诵读、春节民俗展等活动过程中,挖掘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时代价值,让自信儒雅常驻延兴少年的心间。

如端午义卖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相关来历、传说故事和习俗活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通过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先人,让爱国情感在民族的血液中流淌、升华。通过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活动,融进孝老敬老、感恩惜福、诚实劳动、谦恭有礼等美德教育。举行了“端午节义卖”活动,学生们把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义卖的形式,建立基金,用以帮助贫困学生,体验到付出、奉献的快乐。

活动为中心,丰实弘扬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依据办学理念,学校抓好“人•仁•智•勇•信”“五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敬老、诚信、谦让、仁爱等优良品质。开展“五小”行动,引导队员: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区和公共场所做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在独处时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勤奋自立勇于创新的“小主人”。

学校是省级廉洁文化进校园示范点,在“廉、俭、爱”中,学校本着“三贴近、三进入”原则,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月月有活动主题,如三月学雷锋服务月,师生一同走进社区,服务社区;五月读书月,师生共阅读,在品读书籍中提升自我;十一月感恩教育月,教育学生心怀感恩,进行爱的教育,鼓励学生回到家中为父母做一件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通过升旗校会、红领巾广播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廉洁教育相结合,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记在每一名师生的心中,使廉、俭、爱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开展“读书节”“艺术节”“书法节”“体育节”等实践教育活动,活动中,教师、家长为每个孩子鼓劲、加油、喝彩,每个孩子在互相激励中,激发着昂扬的斗志,张扬起自信的风帆。

环境为依托,积淀传统美德教育本色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需要情感和氛围,学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分楼层凸显“人、仁、智、勇、信”五个核心词,整体规划。全体师生在“文化出我手,文化入我目,文化育我心”中,齐动脑,共动手,楼廊中、教室内的所有作品,小到中国结式的楼层提示牌,大到几十米的办学思想篆刻板,均出自师生之手。让每一面墙壁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好帮手”,让每一间传统文化展室成为吸引学生走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时空隧道。随着校园环境的“美化”“文化”“心化”,这些洋溢着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无形地感染着每位师生,校园成了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道德是一种可以相互感染、相互支撑、相互温暖、相互传递的力量。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之美是可以传播的。学校传统美德教育不仅仅影响着一代代延兴教师,一批批延兴学子,同时也影响着一届届家长。学校开办家长学校,适时地对家长进行传统文化宣讲。充分利用多种宣传阵地对师生及家长进行以敬廉、崇洁、诚信、节俭和有责任心等为基本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学生们在家校携手中健康、自信、快乐地成长着。

延续书古韵,兴扬谱新篇。学校深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分量,它意味着责任,发展与担当。“尊道而行,但到半途需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学校还将继续坚定地行走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上!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兴小学 )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中华师生
身边的传统美德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