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杨建
遂溪县凡纳滨对虾养殖情况调查与探讨
○方杨建
凡纳滨对虾(又称南美白对虾)是湛江市海水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粤西地区的水产品加工重要品种,尤其在遂溪县水产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已有18年的养殖历史。但凡纳滨对虾养殖一直存在诸多问题,2014年,粤西地区虾病频发,仅有5~6成虾塘养殖第一茬虾,其余的空置荒废,如遂溪、吴川等地。在遂溪县当地,已投苗养殖的池塘,约有4~5成发病,主要集中在高位池,出现的病害以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也称作早期死亡综合症为主的病害。针对目前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和更好地了解凡纳滨对虾养殖情况,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在遂溪县范围内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情况作初步调查,并就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为以后凡纳滨对虾的科学与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建议。
调查于2014年2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选择遂溪县养殖凡纳滨对虾较集中的地区,分布范围在乐民镇、杨柑镇等4个沿海镇的共80个养殖户进行调查,调查面积1325.5亩(占总面积的6.6%)。调查采用主要方法是走访养殖区域,直接面对养殖户展开调查收集各项数据,调查内容涵盖凡纳滨对虾发病率、放苗量、水深等。调查内容见表1
调查表明:遂溪县2014年养殖凡纳滨对虾,从2月上旬开始陆续投苗养殖,到6月下旬为止已收获一造虾。
表1凡纳滨对虾养殖调查情况
从第一造虾收获的情况分析,遂溪县4个沿海镇中,养殖成功率最高的是草潭镇。当年该镇养殖188亩凡纳滨对虾,90%养殖户取得成功。有的养殖户亩产达到3000kg,亩产值10多万元。全县单产普遍较高的是江洪镇,养殖户亩产3000kg以上的有6户。其中个别养殖户亩产达5000kg。
从早期死亡综合症发病率来看,2月至4月,春夏相交,天气未稳,是早期死亡综合症流行的高峰。全县4个沿海镇养殖场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乐民镇发病率最高,高达60%,在海山村委区域的养殖场,几乎100%发生,出现死亡排塘的达60%以上。杨柑、江洪、草潭三镇,分别为40%、17%、10%。总的来说,2014年遂溪县早期死亡综合症的发生比2013年减少,养殖户养虾信心比2013年有所增强。
例1:草潭镇的徐安民,今年养殖凡纳滨对虾40亩,每亩投苗20万尾,养殖90天收虾,平均100尾/kg,总收虾7万kg,39元/kg,总产值273万元,总利润120万元。
例2:江洪镇的曾堪龙,今年养殖凡纳滨对虾池塘2口共10亩,3月下旬投苗,每亩投苗50万尾,养殖80天收虾,收获规格为80尾/kg的对虾3万kg,42元/kg,产值126万元,除了成本45万元外,利润81万元。
例3:乐民镇的陈勒,今年养殖凡纳滨对虾8亩,共投苗100万尾,养殖70天,共收虾1.25万kg,52元/kg,产值65万元,总利润40万元。
例4:还有部分土质底的普通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也取得较好的效益,如杨柑镇的戚保,养殖对虾池塘3口面积共30亩,养殖90天收虾,收虾规格48 尾/kg,平均亩产800kg,总收虾2.4万kg,总利润30万元。
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发病原因,从以上分析来看,与环境负荷、种苗质量、养殖管理有关,具体表现为:
1.环境负荷重
现有对虾池塘多为20世纪80至90年代建造,建造标准低,配套设施不规范,在养殖初期,全县各地每亩凡纳滨虾苗3~5万尾,长势良好。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池塘,许多养殖区逐年增加放养密度,最高每亩投放凡纳滨虾苗60万尾,结果欲速不达,高密度养殖不但生长缓慢、虾体细小,投入物相应增多加速了水体败坏。池塘排水均直接进入大海,未经任何处理。加上生活和工农业污水的排入,导致虾病暴发更加严重。
2.种苗的品质差是关键
好的种苗200元/万尾,普通的20~50元/万尾。育苗场太多太滥,苗种生产管理不到位,部分育苗场侧重于眼前的经济利益,采用高温育苗(32~35℃),苗种质量越来越差,特别是国外引进的凡纳滨亲虾质量一年不如一年,导致某些苗种生产企业滥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疾病预防,使苗种产生一定的抗药性,降低了凡纳滨虾苗的免疫力。养殖户为了节省成本,购买未经检疫的虾苗,携带病毒的虾苗长到2-3cm时开始发病偷死。
3.防病意识缺位
目前凡纳滨对虾养殖的模式仍以家庭式分散养殖为主,分布于沿海和乡村,分散且规模小,大部分对虾养殖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部分养殖户凭经验养殖,未有充分了解凡纳滨对虾的生活习性和掌握养殖技术,遇到效益较好的年份,还会盲目扩大养殖面积,放养密度过高,但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没有跟上,在清塘、消毒、投饵、水质管理和病防方面不规范,某些养殖户至今在使用药物预防病害时,不重视对病原体的诊断,没有对症下药,不仅造成了药品的浪费,且药品可能大量残留在水中,使养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使有害菌产生抗药性,最终造成疾病的大面积暴发。
4.养殖模式不合理
传统虾塘养虾为高密度水泥池精养为主,养殖模式单一,效益差,先进的生态养殖技术利用少,池塘底质状况较差,虾类发病率高。池塘经过数年养殖,加上养殖后期虾塘中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投饲量的增加,使塘底残料和对虾排泄物不断增多,底部积累过多有机物,蓝藻暴发,导致这些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经发酵分解产生大量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使池塘水质、底质发生变化,pH值下降,水体中有益菌自净能力减弱,破坏水体微生物的平衡,影响凡纳滨对虾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增加饵料系数和生长成本。同时,各类细菌病毒大量繁殖,诱发早期死亡综合症危害凡纳滨对虾。
病害是限制遂溪县凡纳滨对虾养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病害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积极方法,是健康养殖的关键环节。
1.改善养殖条件
在养虾密集区里,虾病害暴发的往往是因水质富氮,容易产生有害物质,加上凡纳滨对虾在我县已养殖18年以上,都在同一区域养殖,致病源逐年累积,在天气恶劣情况下部分破旧的虾塘首先发病,再通过水体流动交叉传染暴发大面积疫病,因此保持养殖水质清新、稳定是最重要的条件。密集养殖区要分别设有进、排水渠,而且进水口在排水口的上游,避免池塘重复纳入病虾池塘排出的脏水。养殖生产之前改善池塘的基础条件,修整、加固塘基防止渗水。在养殖池塘边设一个小池,池内装石灰或白云石粉,在雨季被雨水带入池塘起到中和酸性雨水的作用,稳定总碱度。因为总碱度高,池塘水质因雨水导致的变动幅度减小。
2.种苗健康优质
加快育种工作,尽快选育出适合我国养殖环境的虾苗。优质虾苗是养殖成功的重要条件。选购虾苗一定去苗种生产规模大、信誉好的虾苗场选购。优质的虾苗具有个大质优,规格整齐,虾苗体长达到0.8~1.2cm,体色正常,肢足完整,体节细长,胃肠食物充塞饱满,体表洁净,无附着物等特点。1g苗体重不超过30万的弧菌。用拧干的湿毛巾包裹少量虾苗15分钟,再把毛巾里的虾苗放入盆中,成活率在95%以上说明虾苗的活力强。同时,选购的虾苗须经检疫。
3.清除塘底淤泥、杂质
经过一茬(造)或一年养虾之后,底部有大量的淤泥,淤泥由残料、微生物尸骸以及底泥积攒而成,成为病原的培养基,繁殖大量病原体。在放养前或冬季收虾后,要将淤泥清除,重点是池塘死角。淤泥清理后,不能堆放在池边,防止雨水将病原带入池内,可以加深池塘,提高水位,增加水体的容量,稳定水质,更有利对虾养殖稳产高产。
4.对池塘消毒
消毒池塘是预防病原体繁殖的的重要措施,注意包括池塘基面、基边等的消毒。不同的池塘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土池清淤后,全池泼洒生石灰,并暴晒池底30天至45天,期间反复翻耕,杀灭病原,中和底泥的酸性,加速有机物分解。高位池在傍晚时分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每立方米水体加入含有效氯25% ~32%的漂白粉60~100g,用水溶解后泼洒全池,时间约为4~5天,以杀灭池塘中敌害生物。
5.投放有益菌种调理水质
加强水质管理,是养好凡纳滨对虾的关键。亚硝酸盐含量高,会引起对虾生长缓慢,甚至诱发疾病,出现虾苗大量死亡。应随时测试亚硝酸盐的含量,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替施用有益微生物(芽孢杆菌、硝化细菌)调节水质,分解有机物,降低亚硝酸盐及氨氮的含量。同时调节水体pH值,吸收和转化养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氨态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消除对凡纳滨对虾的危害,改善水质,减少发病诱因,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因人为使用过多药物带来的养殖风险,大大地减少和避免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的发生,将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在0.15mg/L以下。
养殖的中后期,蓝藻暴发导致养殖水体的理化因子发生变化,pH在8.6以上,经常超过9.0,败坏水质。应停止施肥和减少投饵量,尽量降低水体中的营养盐;其次加大换水量,使用光合细菌每亩5kg,4-7天1次,在降解有机废物的同时,优化养殖水体中微生物的种群结构,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6.学习病防知识
建立起虾情、虾病记录、分析、报告等虾病防治档案,及时预报测报虾情、虾病,便于防治。在疾病流行季节,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或中草药,如维生素C、免疫多糖、护肝、大蒜素、板蓝根粉、三黄粉等药物预防病害。已出现病虾或死虾的池塘,应及时将死虾捞走,运至养殖区2km外,用生石灰作无害化处理,以免死虾被健康的虾摄食传播虾病。根据盐度的不同,搭配草鱼、革胡子鲶、美国红鱼、多鳞鱚或军曹鱼进行混养,摄食病、死虾和残料,减小疾病传播渠道。
7.管理规范
坚持早晚巡塘,注意观察凡纳滨对虾活动及摄食情况,应选用高蛋白的优质饲料。在阴雨天要适当减少投饵量,台风、暴雨时要停止投料。当养殖水面有大量虾壳漂浮,及时补充钙磷物质促进对虾摄食。每7~10天监测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水色、透明度、水深、换水量等各项指标。
(通联:524300,广东省遂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遂城镇湛川路39号电话:0759- 7759592 18826698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