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侠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各阶段各科目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提高都是教师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学习兴趣作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靠强制是不可能形成的,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创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其掌握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创新
语文是一门具有个性、充满情感的教学科目,大多都是课文的形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死板的一字一句地分析,而忽略了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导致学生很难有兴趣学习。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特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地改变教学方式。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提高做出几点探讨,望大家指正。
一、提高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提高学习兴趣能够促进教育功能的实现
在我国的小学语文课堂上,由于应试教育的观念,教师一般都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乏味枯燥,而不注重学生对于教学的感受,导致学生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进而影响教学功能的实现。由此可见,教师应当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快乐教学的方式,相比枯燥的照本宣科来讲更加能吸引学生的参与,既不会强制使学生更加反感,还能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接受知识,并从中有所感悟。
2.提高学习兴趣能够调节课堂气氛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堂气氛的调节,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中,从而使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加接近,更加容易进行知识与情感的交流,也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提高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兴趣。教学分为教和学,二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教师通过对教学进程的把控,经过一定的组织,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兴趣,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由此进入良性循环。
3.提高学习兴趣能够加强知识的吸收
兴趣是进行学习与探索的原动力,是能够给予人们方向与指引的钥匙,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养成快乐的心态来对待学习,敞开心扉接纳更多的知识,感受语文与文字的魅力,深入掌握更多的语文内涵。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设备,将书中文字描绘成图画、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吸收将事半功倍。
4.提高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
如果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充满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潜在的求知欲望,并潜移默化地喜欢这一科目以及科目所对应的教师,语文便是如此。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尽量使用恰当的、有艺术性的语言和方式来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的心,并积极设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加深对语文的深深情感。由此可见,提高学习兴趣能够提升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学好语文。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1.课初导课是关键
列夫托尔斯泰有句名言,教学要想成功,不在于强制,而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要想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兴趣,课上最初几分钟的导课就显得十分关键,能否抓住学生的心,就要看教师能否巧妙地进行导课。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回答,提高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也可以运用音乐、图片等多元形式进行导课,还可以设置悬念,让学生在无限的好奇之中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这样一来,从课堂一开始,教师就抓住了学生的心,为整节课的进行建立了良好的开端。
2.图文对照,吸引眼球
小学生对于图画的想象要比文字大得多,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对照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课文当中有不少插图,教师也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能够反映课文的重要思想,化解文中的难点。如此一来,学生通过对图片的仔细观察及合理想象,能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同时也不失趣味性。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作者通过细致优美的描述向大家展现了桂林山水的醉人景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展出系列关于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让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在观察图片细节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对应的语句或段落,进而分析学习这些语句段落。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仿佛身临其境,思绪随着教师出示的图片一步步深入,不仅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也掌握了作者的描述手法和中心思想,在一片兴致盎然中结束了学习。
3.合理创设文中情境
当学生对语文充满了研究的兴趣时,就不会把学习语文看成一件辛苦难熬的事情,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尽力研究创新型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创设文中情境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视频、动画的形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向学生展现文中所描绘的情境。另外,由于语文课文中很大一部分都具有极强的故事性,对小学生而言更具有吸引力,因此教师在讲授这类课文时,可以提供学生表演课文的机会,以诱导学生提升兴趣。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分组自学,通过查找资料编排剧本,掌握晏子以及其他角色的人物性格,明确中心思想,充分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在课上进行表演。通过表演,提高了学生对于语文课文的兴趣,更愿意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4.听说读写互相结合
要想学好语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但很多语文教师只注重听,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乏味地不停讲授,让学生坐在下面听,而忽略学生的说、读、写能力,导致课堂索然无味,学生没有兴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说、自己读、自己写,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能力。例如,教师在写板书时,可以适当让学生主动写,学生就会主动分析课文的重点,如果同时让几位学生一起写,学生的兴趣会更加浓厚。读课文时,教师也可以采取分角色读、分组读等创新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说的方面,例如很简单的东西,学生能够表述清楚的,就尽量让学生来说,不要一味地承包课堂上的话语权,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交流互动,培养兴趣
新课程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交流合作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够通过交流取长补短,教师如果能够合理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动力与信心,使整个课堂的氛围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其中,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小组讨论之后,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在师生的交流之中,学生对教师的好感增加,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度得到提升,同时亦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6.合理评价,巩固兴趣
小学生具有强大的自尊心,但较为脆弱,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以巩固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教师也要明白这一点,在课上可以给予学生夸赞,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学生继续努力的动力。例如,学生在回答完问题或朗读完自己的作文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鼓励,让学生能够拥有一种自豪感,以及受老师重视的满足感,继而激发出更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如果充满了学习的自信,就会喜欢老师、喜欢课堂,对语文课堂充满兴趣与期待。尤其是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对这一节课学生的表现做出统一的鼓励,能够巩固一节课上学生积累的兴趣,使那份兴趣能够保存下来,这样每节课都不断激发与巩固,学生对于语文课堂将持续充满兴致,长此以往,每节语文课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抱怨语文课堂枯燥乏味,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说教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导致学生没有充分的学习兴趣,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兴趣作为获取知识的原动力,能够推动学生自主探索,产生求知欲望,提升综合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从课前、课上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评价,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提升课堂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尹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
[2]张显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24).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