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韩思琪
电视剧《琅琊榜》在开播之初,其卖点还是“朝堂权谋、巅峰之作”,借着“男版《甄嬛传》”的标签宣传造势;然而收官之际,宣传已经变成“赤子之心、情义千秋”,俨然要与《甄嬛传》划清界限。同样是现象级作品,当《甄嬛传》在《人民日报》“比坏斗狠”的批评下无力招架,只能辩称自己的主题是反封建时,《琅琊榜》却获得了官方媒体的肯定:中央台访问主创并表扬国剧扬名海外①、新华网发表评论探讨“麒麟才子”选贤任能。《琅琊榜》为何能够如同主人公梅长苏一般,从江湖走上庙堂,获得民间与官方的双重赞誉呢?
一、《甄嬛传》的“腹黑”
与《琅琊榜》的“白莲”
《甄嬛传》与《琅琊榜》同于2006年末在网络连载,都呈现了既定的规则与威权下,个体的生存与挣扎。主人公在板结社会中四处碰壁、陷入绝境,最终狠心一搏,用对手的方式战胜对手,获得胜利。《琅琊榜》里,林殊出身显赫,少年得志,却被陷害濒临绝境、死里逃生。化身梅长苏的他变为一介布衣,凭借惊人智计搅动朝野,令天下变色。前半生的林殊,是英姿勃发、驰骋沙场的少帅,后半生的梅长苏,是谋略超群、无所不知的谋士。客观来讲,《琅琊榜》的权谋并没有多么惊心动魄,梅长苏的所有苦难都被推到了对赤焰之案的回忆之中,而入朝搅局的过程中,并没有碰到一个真正的敌人。梅长苏携手靖王,一路扳权贵、斗奸臣,如游戏中的升级打怪,虽然历尽生死劫,却全是有惊无险,一路大开“金手指”(相当于外挂,游戏中的作弊行为,在这里主要是“主角光环”)。
相比起来,《甄嬛传》中的甄嬛,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从深山寺庙重回后宫的甄嬛,认识到“狠心亦是有心”,若要求生求胜,就得无心、无情、只剩狠。甄嬛从无“金手指”,只靠自己拼。从天真烂漫、渴望爱情的单纯少女,逐步成为深谋远虑、割尽情感的深宫妇人,逼迫甄嬛改变的,是始终悬在头顶的生存焦虑。她对敌人狠,然而对自己更狠:前者只是伤及利益,后者则是自我阉割,压抑所有更高的欲望,只为拼尽全力去生存。这种光鲜亮丽的狼狈、咬牙切齿的撒娇、物质餍足的空虚,正是不少当代人,特别是女性,深层心理焦虑的写照。
早在2004年前后,网络文学穿越作品盛行之际,人们就已经借着五花八门“清穿文”中“选四爷还是选八爷”的讨论,思考这样一个命题:生存与爱情,哪个更重要?《步步惊心》中起初爱着八爷的若曦,逐渐在历史进程中引导读者认同四爷、转投四爷,从而完成了自己的判断:生存更加重要,更何况,四爷多少也爱着若曦。然而到了《甄嬛传》,这个聊供慰藉的表象也被撕碎:皇帝对甄嬛,只有宠,没有爱。那些生活的小恩小惠,已不足以支撑起宏大意义,“生存与爱情”的选择题,其实只是个伪命题,“如何生存”的问答题,才是人们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这个真实而残酷的设定中,人们已经不相信有什么超越性的力量能够拯救甄嬛,或者说,拯救自己。因此,人们也不会允许甄嬛拥有任何特殊的技能,甚至是爱。如果甄嬛始终爱着皇帝,为了除去各路妃嫔而有所算计,那么有点“主角光环”也能获得宽容。但是《甄嬛传》这部网络空间自由生长出的作品,却颇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以贴地前行的匍匐姿态,还原出了当代人在“后启蒙时代”信仰缺失、在激烈竞争中唯愿求生的困境。
甄嬛必须“腹黑”,而梅长苏却可以“白莲”。相比起《甄嬛传》现实主义的“真”,《琅琊榜》则是以浪漫主义描绘了理想中的“善”与“美”。梅长苏与靖王以“夺嫡”之名结成同盟,以取得皇权这一世俗成功为目标,然而面对赤焰旧案时,两人却发现了比生存、利益、皇权更重要的东西:
梅长苏抬起头来,看着他的眼睛,轻声道:“殿下可知,如果皇上发现殿下在查祁王旧案,定会惹来无穷祸事?”
“我知道。”
“殿下可知,就算查清了来龙去脉,对殿下目前所谋之事也并无丝毫助益?”
“我知道。”
“殿下可知,只要陛下在位一日,便不会自承错失,为祁王和林家平反?”
“我知道。”
“既然殿下都知道,还一定要查?”
“要查。”(《琅琊榜》第五卷 恩怨情仇 第99章 惊心)
这是苏靖二人卸下伪装、交底交心的对话,三个“我知道”和一个坚定的“要查”,让他们互通心意、合二为一。他们共同在“情”的驱使下,突破了自身安危(“惹来无穷祸事”)、搁置了夺嫡大业(“并无丝毫助益”)、甚至知道可能无功而返(“不会自承错失”),仍旧选择“要查”。这份胜利之前的铤而走险,在生存之上建立了“正义”这个宏大话语,将苏靖二人从生存的地平线上升华到理想的高空。两人舍生取义的赤子之心,令观者不再去故事中寻找现实的共鸣,而是安享想象的抚慰,人们放任这两个理想人物大开“金手指”,让他们所向披靡、终获成功。我们自己可以是“腹黑”的甄嬛,但希望梅长苏与靖王这两个理想偶像,能成为毫无道德污点的“白莲花”。
二、“家国”已空,“情义”来填
《琅琊榜》中,不乏朝堂权谋、铁血手腕,然而在“以自己不认同的方式取得成功”的沧桑感、悲壮感之后,苏靖为平反旧案而竖起的“正义”大旗,让他们获得了拯救与升华,也让作品获得了官方的支持和肯定。然而在这个“正义”的旗号中,所谓“家国天下,情义千秋”,表面的平滑叙述下,内里已经暗含裂隙。
梅长苏初入京城,看到的是朝堂之上,梁帝精心谋划的制衡局面:太子自诩正统,誉王自称贤德,朝局中的每个人,都标榜守卫正统、匡扶大义,但他们号称的“正统大义”,早已在各方算计之中被完全架空。作为封建王朝统治者的梁帝,自身就是通过叛乱谋反,逼宫上位。他先背叛了伦理纲常,也就不相信这份伦理纲常能继续庇佑他。纯直如靖王,曾经相信祁王谋反只是受到陷害、父皇杀子只是受到蒙蔽,但在梅长苏的条分缕析中,他才深刻地认识到,祁王与林帅的惨死,实则是个必然会发生的结局。赤焰得以平反,靖王登基理政,但是清明并未终止权谋。《琅琊榜》的结尾,祁王的遗腹子庭生已经长大,面对靖王的幼子,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不是起风了,而是在这宫墙之内……风从来就没停过”(《琅琊榜》尾声)。在这个充满权谋斗争的故事中,“光明”不过是暂时休战,在轮回般的命运中,“家国”也早已变成空洞的能指,能够获得主流认同的“正义”,追根究底,在《琅琊榜》中,是被小心而隐秘地悬置起来的。endprint
《琅琊榜》的巧妙之处在于,当它树起“家国天下”的旗帜,用宏大话语争取主流认可的同时,悄然间以“情义千秋”为里,对胜利形象与英雄品质进行重新讲述,获得民间的理解与共鸣。特别是剧版《琅琊榜》中,靖王回忆中,与小殊勾肩并行、谈笑风生的最后一面不断闪回,“平反冤案”的心理动机从匡扶正义悄然滑动到为友报仇。苏靖二人的胜利被处理为“情义”的胜利,夏江、谢玉的失败则成为“蔑视情义”的失败。《琅琊榜》借用“正义”的名分,行的是“亲我主义”的情感法则,为现实空间的真实逻辑,寻找到了合乎主流价值的表达方式。在主流意识形态对理想信仰的讲述逐渐支离破碎的时代,用“情义”填补了宏大话语的空洞,缝合了民间朴素情感与官方主流价值,激发了不同群体的情怀与感动,也成为主旋律“人性化”的完美诠释。
三、“基情”重唤激情,“颜值”即是正义
以权力斗争与私人恩怨等去历史化的方式想象历史,建构在对20世纪中国现当代历史的“真空”之上,“70年代以来,对“文革”的去政治化处理,将其理解为高层之间的权力斗争,个人浮现、阶级隐退,百年激荡的中国历史仿佛终结于80年代”②,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大众文化中历史的想象,首先是个人权利(权力),而组织、集体的方式则失去了合法性,一切宏大叙事逐渐化为海市蜃楼。传统价值体系于现代人而言,即失去了约束的效用,成为一缕时而浮现的魅影,宏大意义的断裂呼唤另一种可以信服之物来填补,在《琅琊榜》中,则是“情义”,对于核心受众“腐女”而言,更准确地说,是“基情”。
“基情”是一种暧昧的存在,它建立在梅长苏与靖王的兄弟情义之上,又不会被直接判定为彼此相爱,女性观众笼统地将其称为“有基情”,然后乐此不疲地挖掘两人暗含甜蜜的小细节。相较于已被宣告失效的爱情,基情没有那么多的情色,不掺杂那么多的欲望,也不暗示怎样的权力关系,反而询唤着两个男性之间饱含热血的青春、梦想与激情。一方面,它是“亲我主义”价值体系下对兄弟情义的升级表达,另一方面,它也是当代社会回避价值判断的某种折射。
回避价值判断的大趋势下,“颜值即正义”作为无逻辑的逻辑,成为通行于世的新法则。流行文化中大量的“看脸”“漂亮就行”“颜性恋”,用一种极其无厘头的方式,回应着时下的许多严肃问题。当代大众文化受众,正是成长于中国社会剧烈转型期的一代,他们自幼接受启蒙主义的熏陶,怀有改造社会、迈向现代的理想,然而成年后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后启蒙时代”。整个社会由激烈变革转向顺者得益,价值评判体系演绎着表面民主有理之下,内在的固化无理,那么轮到自己作判断时,索性里里外外彻底不讲理。历史裂痕中成长起来的这代人,无法想象宏大历史,也无法做出新的价值判断,于是从心所欲,颜值王道,用这种随意,完成对既有严肃秩序的解构。
《甄嬛传》文本内的甄嬛放低身段、温柔作态以求生存,而文本外作品与现实主流的关系,却是相当尖锐直接,《甄嬛传》在现实主义风格中努力求真,描摹着当代人最深刻的内心焦虑,讲述宏大意义裂解后的生存困境。《琅琊榜》中,靖王耿直、纯臣刚正,而身处现实语境的作品则分外温柔,化身浪漫传奇,将主流话语需要的“家国天下”与民众心中的“情义千秋”相互缝合,让已被悬置的可疑的“正义”暂时被“基情”与“颜值”填满。于是,皆大欢喜。
【注释】
①《精品化制作 让国产电视剧“走出去”》,CCTV-1《晚间新闻》2015年11月14日。
②张慧瑜:《“宫斗”热与个体化时代的生存竞争》,载《文化纵横》2012年第4期。
(薛静、韩思琪,北京大学中文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