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作文教学中散落的“童心”——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2016-04-13 21:23:47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小学周季琴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1期
关键词:童真童趣童心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小学 周季琴

重拾作文教学中散落的“童心”——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小学 周季琴

所谓“童心”就是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作文教学本应以此为本,紧紧抓牢“童心”这根弦,然而在今天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孩子们作文时往往不再纯真,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话、实话,没有天真烂漫、妙趣横生的奇思妙想,没有能感染人、打动人的可贵的童真,童心失却。现在的作文教学中如何真正让学生喜爱作文,乐于表达,善于写作?我认为那就要求作文教学要回归童真,重拾散落已久的“童心”。

一、叩响学生心灵,让童心袒露

著名作家王旭峰说:“儿童写东西,可以说是天使在说话。”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天使”袒露他的童心,袒露出真情实感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给予“天使们”的不再是固定的框子,而是给他们假设一道桥梁,让他们心灵得以通达,随心所欲。刘晓东在《儿童天书与儿童崇拜》一文中这样写道:“为什么儿童好奇和喜欢探究?因为他们是向真的。他们渴望走出混沌、困惑。为什么儿童喜欢听《卖火柴的小女孩》并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他们是向善的。他们希望世界和平、人人幸福、快乐。为什么儿童喜欢斑斓的色彩和随心所欲的涂鸦?因为他们是向美的。”

童心包含着纯朴、自然、率真,孩子们会因看到花间飞舞的蝴蝶而欣喜若狂,会为看到小鸟的折翅痛哭流涕,在他们眼中,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满思想,他们会欢笑会哭泣,在他们心中,一切都有着梦幻般的色彩和童话般的声音,正因如此,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和好奇。丰子恺先生认为“天地的灵气独钟于孩子”。这样,我们就不会把学生看成是等待装物的容器,而是把等待点燃的火把,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叩响学生的心灵,才会不舍对童心放任与捆绑,才可能让童心真正袒露。

二、融入学生生活,让童趣释放

叶圣陶曾经说过:“作文这种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写作文就是写生活。可见,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以生活为基础。在我们的生活中,“色彩”无时无刻和我们相伴,成为我们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砝码,我们很难想象没有色彩的生活该是怎样的单调。然而,“色彩”又是那么容易被忽略,导致我们常常会视而不见。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学生一起融入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去发现——原来,生活中还真有那么多色彩;让他们去思考——我们的生活因色彩而如此多姿多彩;让他们去对话——我喜欢色彩,我也热爱我的生活。聚焦了“色彩”,其实也就聚焦了生活,那么也就能顺利释放他们的童趣。

三、激活学生想象,让童真扩散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写想象中的事物”“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想象是扩散童真的翅膀,想象也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总是少有顾忌,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们的作文往往更多的是无忌童言的自然流淌,里面没有成人文章的老辣、世故、圆滑、功利,也不讲究章法技巧,更谈不上有什么高深的思想、深远的意境,甚至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的语言稚嫩。我们在做相应引导的过程中不是把成人的思想认识强加给孩子,而应让孩子纵情交流自己的心中所想,自由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激活想象的元素,写出“原汁原味”的率真有个性的作文来。

四、挖掘学生语言,让童心回归

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儿童的话语系统,因为这套话语系统独特而富有情趣,词汇虽然不丰富但很生动,不够规范但有创新,表达不精确但足以描述他们真实的生活。这些话语有时并不优美,比喻也不怎么恰当,更不要说“立意”了,但这就是学生的真话,洋溢着儿童特有的纯真、可爱和质朴。如果我们让儿童说自己也不懂的话,可能作文看起来是“优秀”了,但缺少了真情,违背了儿童的本性,是作文教学的失败。

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在教学《记一件 的事》一课中,老师让学生先写了一个自然段后,请学生进行交流。

一生:啊!这个橘子真可爱。

师:你读出了感受,我听后,也觉得这个橘子很可爱。

生:它黄中透绿,扁扁的像个小南瓜。

师:写得形象。这么一联想,文章就生动了。

生:又像节日里挂着的灯笼。你看!你看!

师:好!这儿为什么要两次用“你看”呢?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惊喜的感觉。

生:放在手上掂一掂,沉甸甸的。放在鼻子前闻一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师:“闻”“有”可以去掉。另外,“放在鼻子前一闻”和“一股淡淡的清香”中间缺了一个字。你再读,读好了,语气出来了,这个字也就出来了。

生:(一连读了好几遍,直到读进去仿佛被清香所陶醉时,“啊”字脱口而出。)放在鼻子前一闻,啊!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剥开橘皮,我一数,一共有12片橘瓣,它们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悄悄话。

师:加上“着”和“呢”,再读一下。

生:它们多像12个胖娃娃围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呢。我摘下一片,放在嘴里。

师:“放”是把东西放在桌子上、阳台上等,应该说“放进”。

生:我摘下一瓣,放进嘴里,咬了一口,甜滋滋的,还有点酸溜溜的感觉。

师:是感觉?

生:还带有酸溜溜的味道。真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呢。

师:这位同学写“吃”用了12个字,三个动作:“摘下一瓣,放进嘴里,咬了一口。”写得细腻,语句通顺,好!

一个片段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让学生在彻底表达的基础上,教师辅以一定的语言规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教师的语言和自己的语言融为一体,使得文章既充满童趣又不失规范。

学生的世界是多彩的。如果我们的作文指导能更加贴近儿童心理,引导儿童用“童言”写童真、表童情,让他们敞开心灵,自由呼吸,随意吐纳,让“童心”在学生的习作中自然流淌,那么,他们的作文世界也会是一个多彩的世界。

猜你喜欢
童真童趣童心
爱上游戏,回归童真
幼儿画刊(2022年11期)2022-11-16 07:22:46
九月·童趣
艺术启蒙(2022年9期)2022-10-08 01:30:52
冬眠的树(四)
童心向党
都市人(2021年8期)2021-10-08 05:12:08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趣
科教新报(2021年18期)2021-06-11 13:25:24
“想东想西”展童真
学生天地(2020年13期)2020-08-25 09:19:46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快乐作文,童真表达
童心绘天下
孩子(2019年6期)2019-06-12 0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