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竹西小学 冯国湘
作文教学,向着学生乐于动笔出发
江苏省扬州竹西小学 冯国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把题目出在学生心坎上,才能使他们产生倾吐的愿望。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亲近自然,丰富生活,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体验,才能有话可写,写出真情实感。作文评价方法多样化,多找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并且创造平台让学生展现自我,享受成功的喜悦,他们才能乐于动笔,写好作文。
作文题目 贴近生活 评价多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就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年龄和生活实际,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只有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把题目出在学生心坎上,才能激发写作兴趣、开拓思路,让他们产生倾吐的愿望。
年级递升,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逐步加深,命题要因班因人而异。比如学生观看驯兽表演,三年级可写其中的一个场面,如《老虎钻火圈》;四年级可写《记一次驯兽表演》;六年级可写《一次有趣的驯兽表演》。即使同一班级的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命题也要有针对性。就以三年级一次秋游活动为例,一般水平的学生可写《一次愉快的秋游》,善于联想,爱发议论的学生可写《秋游有意思》《秋游趣事》等。
结合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进行命题,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如结合学校的母亲节活动,回家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写出过程和感受,以活动带写作,练文育人。
作文教学命题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多元化,力求生动活泼,充分发挥内在情感的作用,他们就一定会乐于动笔。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一)享受校园生活,以玩促写,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而孩子之间进行的游戏活动可赢得最佳的写作情绪。游戏中学生不仅注意自身的动作、表情、心态,还要注意自已与集体、同伴的协调配合,更要注意对方的计谋、行动,预见可能出现的变化,及时作出机敏果断的决策。游戏活动能把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在愉悦中和谐统一起来。所以作文教学可以努力引导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挖掘素材:运动会上精彩镜头频频出现,活动结束后学生写出来滔滔不绝;举行拔河比赛后学生写起来激情四射;一场辩论赛后学生写得生动诙谐……我指导学生写的游戏作文《比比谁的忍劲大》就妙趣横生,摘录蒋志浩写的其中一片段:
现在该丁炳钦和史年绮上场了,我们屏住了呼吸,瞪大了眼睛,只见丁炳钦把两腮收起,鼻尖朝外,身子不停地哆嗦着,“尾巴”也在不停地摇晃着,活像一只快死的狐狸。但史年绮如姜太公稳坐钓鱼台似的一动不动。接着丁炳钦又表演起新疆的小姑娘,跳起了舞蹈。原本是有阳刚之气的男孩,转眼间就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小女孩,他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脸庞,眨了眨眼睛,一副妩媚的样子,他扭动着腰肢,手不停地翻动,浑身还一抖一抖的。我们生怕史年绮会笑出声,但他还是不动声色。最后丁炳钦使出了绝招,他又扮成了仙女,一会儿做出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姿态,一会儿做出怀抱琵琶,轻拨银弦的姿态。他那“婀娜多姿”的仙女的模样真是滑稽,我们都笑得前俯后仰,史年绮也“扑哧”一声笑了。
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最迅速的金色年华,就像喷薄而出的太阳。学生们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激活思维,这时写出的文章也一定最有真情实感,最富有感染力。
(二)感受家庭生活,记录精彩片段,让作文离自己更近
家是幸福的港湾,小学生在家庭获得的情感体验也是最为丰富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作文作为日常生活的“剪影”,如写写家庭住宅的外观、小房间的摆设、家中的一样小饰品,可以完成一篇状物类作文;写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外貌、个性、兴趣等,可以完成一篇写人类习作;写写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琐事或者趣事,如:家人之间的互相关心体贴,外婆学跳广场舞,自己帮着干家务等,可以完成一篇叙事体验类习作……因为这些事情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字里行间也能表达自然真实的情感体验。
(三)体验社会生活,扩大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陶行知先生说:“整个社会的活动都是我们的教育范畴。”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落实课程标准对作文的要求,仅限于课内训练是不够的,闭门造车效果当然不好,可以将作文训练的内容向广阔的社会天地延伸。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情况,掌握数据,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处理信息后,学写调查报告。这样的实用性习作训练,不仅让学生了解社会,而且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也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舞台和空间。扬州是“全国卫生城”,然而环境美化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我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活动,让他们写出自已的所见所闻所感。有的写成了《我爱美丽的家乡——扬州》《家乡的变化》等文章,有的学生在日记中抒发了要保护水资源的想法,有的学生写了采访录,有的学生编写了许多发人深省的童话故事……学生们走向社会,用心去体验生活,写出来的文字中展现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迸发出生命的灵动和活力。这不正是作文内容向社会生活延伸的教学效果吗?
对于学生习作采取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激发其写作兴趣。作文评讲要及时,可行间巡回,随机点评,也可先批改再集体评讲。批改、评讲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对于后进生的点滴成功之处要加以放大,并给予肯定和表扬。作文评价方法也要多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评讲时也要多谈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表扬写得好的地方,在表扬中适时巧妙地指出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乐于接受,印象深刻,而且还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作文水平提高较快。
总之,作文教学应努力打破时空限制,给学生营造适于表达的习作氛围,激发学生倾吐表达的欲望,让更多的学生爱上作文,乐于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