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近期经常出现上腹部不适、打嗝、食欲减退、食后饱胀,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便秘等。前几天去医院检查,经过胃肠钡餐透视检查后,医生诊断我患了胃下垂。我想了解,患了胃下垂,在饮食上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陕西咸阳 刘 晔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位置下降。本症多见于瘦长无力体形者、久病体弱者、经产妇和长期卧床少动者。一般情况下,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出现上腹部不适、打嗝等。这些表现可在餐后或长久站立时加重,而在平卧时则明显减轻。胃肠钡餐透视为诊断胃下垂的最重要依据。
胃下垂的药物治疗是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胃复安、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配合治疗方法还有针灸、艾灸和运动锻炼等。另外,饮食调理非常关键,调理好可明显减轻症状,否则会加重症状,并容易引起胃下垂加重。所以,胃下垂患者应特别注意饮食的各个环节。
饮食调理的基本原则是食物细软,营养均衡,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和减少刺激等。其中,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是最需要关注的饮食行为。这是因为胃下垂时,胃壁张力显著下降,胃蠕动变得十分缓慢,使得其对食物的消化与排空能力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做到少食多餐和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磨碎,才能有利于胃的排空及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减轻症状。否则,吃得过急、进食过快,都会因食物难以消化吸收,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而出现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
胃下垂患者,务必要做到进餐量小,每日4~6餐次。进餐时要充分咀嚼,尽量把食物磨碎,以利于消化吸收,缓解餐后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