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核安全观*

2016-04-13 23:57刘镇江蒋福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价值

刘镇江,王 烨,蒋福明

(南华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儒家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核安全观*

刘镇江,王烨,蒋福明

(南华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习近平主席在海牙峰会上提出了“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元素,还为世界核安全提供了普遍的价值遵循,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中国核安全观包含“四个并重”丰富内涵,始终秉持安全第一的价值理念,体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核安全问题。在任何时候,核实践活动都不能以牺牲生命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要维护好自然生态平衡。

[关键词]中国核安全观;儒家文化;价值;习近平;核安全峰会

2014年3月24日,“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这次峰会的主题是“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习近平主席应邀率先发言,代表中国政府在世界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国核安全观的崭新理念即“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1],并全面系统深刻阐述了中国核安全观的丰富内涵。中国核安全观的提出,立足于中国发展核事业几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吸纳中国儒家文化深刻智慧,洞悉世界核事业发展大势,对推进中国乃至全球核事业持续健康安全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十分希望通过核安全峰会,进一步达成共识,推动核安全的国际合作,推动核能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国际社会和平与安全。

一、 中国核安全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基本内容

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核能的开发利用是20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核能作为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是解决当今世界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的重要选择和手段之一。所以,在海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将核能比喻成“普罗米修斯带到人间的火种”[1],给人类带来希望,带来新的能源。当前,一些国家看好核能,把核电作为解决能源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全球已有430多座核反应堆在运行,还有65座正在建设。据国际原子能机构披露,到2030年全球至少还要增加90座核电站。问题在于,核技术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利用得好,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类;利用得不好或被滥用误用或因管理不当而发生安全事故,则会带来深重灾难。诸葛亮在《便宜十六策·思虑》中讲道:“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自从有核实践活动以来,核安全阴影一直笼罩在国际社会和人们的头上。一是核武器的巨大杀伤力带给人们的恐惧;二是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特别是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的核安全事故,严重打击了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对核安全的信心,加剧了社会公众的“核恐惧感”;三是核恐怖主义带给世界的严重威胁。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全球官方报告的核材料的丢失和盗窃等事件超过2407起,假如这些核材料不幸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制造出核武器,那后果将难以想象。

基于上述因素,核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科学理性看待核能,如何重建人们对核能的信心,如何推进核能事业安全可靠持续发展,这是摆在世人面前迫切需要解答的重大问题。中国核安全观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中国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发展核能事业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核安全问题。无论是核能的军用还是民用,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安全大于天的基本理念,因而保持了60余年核安全运行的良好记录。但是,核安全问题既是国家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加强合作,才能得到最终解决。鉴于此,中国政府十分希望通过核安全峰会这一高端交流沟通平台,向全世界表达中国对核安全问题的态度和立场,并分享中国的成功经验,以推进核安全国际合作,提高国际核安全水平,实现普遍持久的世界核安全目标。在2010年第一届核安全峰会和2012年第二届核安全峰会上,中国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以《携手应对核安全挑战 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深化合作 提高核安全水平》为题,在大会上做了重要发言,阐述了中国政府对核安全的基本看法和主张,勾勒出中国核安全观的初步轮廓。以胡锦涛讲话精神为基础,结合核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中国核安全观的科学理念并全面阐述了中国核安全观的基本内容,即“四个并重”:“第一,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第二,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第三,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第四,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1]

二、中国核安全观的儒家文化底蕴

安全问题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是人类在满足生存需求后的第一需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安全观”的概念,开展系统的安全理论研究,但是对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并且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主要代表,两千多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了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思想元素,如包含着丰富的外交思想和政治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安全思想。直到今天,中国的政治、外交理念和安全方略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强调:“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2]儒家文化一直致力于追求和睦平等,渴望和平安全,追寻公平正义,彰显出深厚的人本主义精神。这些内容已构成中国当今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进世界普遍安全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中国核安全观虽然是一种新安全观,但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儒家文化的优秀因素,很好地将中国传统美德融入现代安全观中,引领世界潮流,为世界核安全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遵循。

(一)发展与安全并重,尊重生命,爱护自然

“天地之性,人为贵。”孔子认为人是天地万物间最为珍贵的存在,人的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因为只有人才具有情感、思想、信念,还有建立和维系关系的能力。人的生命是实现其他一切价值的物质基础,只有坚守尊重生命的原则,才能切实保障好一切事物的顺利发展。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所谓“爱人”首先就是要求珍惜人的生命、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生命。孔子不仅主张要爱惜人的生命,而且强调要善待自然万物,把对人的仁爱之心扩展到自然万物,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珍惜自然界一切生命形式,不可任意妄为地破坏自然,尤其是伤害自然生命。所谓“启蛰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孔子家语·弟子行》),“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中惜生重生的思想。

中国核安全观秉持儒家文化“仁民爱物”、惜生重生价值理念,在处理核能发展与核安全关系问题上明确提出,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如果不能有效保护核能安全,就会给核能事业发展蒙上阴影,甚至带来灾难。要使核能事业持续发展,必须牢牢坚持安全第一原则。中国核安全观反对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发展核能,这是因为一旦发生核安全事故,其结果必然是对生命的伤害和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这种后果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持久的和广泛的,核能发展史上的三次严重安全事故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核能虽然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也是将来能源发展的一种趋势,但我们不能就此忽略核安全、忽略核废料对大自然的影响。从客观上来说,地球也面临核污染的考验,核废料存在高辐射、毒性大、难处理等特点,就目前技术而言,还没有找到十全十美的方法。因此,我们必须秉承中国核安全观发展与安全并重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把核安全工作放在核能事业的首要位置,切实做到为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

(二)权利与义务并重,义字当先,义利兼顾

自古以来,儒家都以仁义来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义利问题向来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儒家一直都主张道义优先,反对唯利是图。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孟强调,人在选择道义与物质利益的时候应该要做到见利思义,而不能见利忘义。所谓“义”是指社会道义、社会正义,即公正的道德、正义的行为。所谓“利”是指满足人个体需求的基本要求,主要是指物质利益和经济利益。儒家文化其实并不是完全不重视利益,而是把利益点体现在另外一个层次上。它在乎的利益是百姓的根本利益,是公共利益,而不是一己私利。唯有如此讲义利,国家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就是儒家的“义利观”。

在处理各国发展核能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核安全观运用儒家“义利观”,主张权利与义务并重,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强调以义为本、道义优先、以义为利。一方面,要坚持公平原则,尊重各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根据本国国情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核安全举措的权利以及保护核安全敏感信息的权利。特别是核大国要尊重弱小国家、落后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合理诉求和正当权益,甚至为后者提供支持和帮助,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另一方面,各国在追求本国和平利用核能正当利益的同时,必须承担应该承担的义务。不能只享受权利而逃避义务,不能只关心本国利益这个“小利”,而忘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世界大局和实现普遍核安全的“大利”“大义”。因此,各国要切实履行核安全国际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全面执行联合国有关核安全决议,认真遵守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制止核恐怖主义行为国际公约等涉及世界核安全的法律制度。只有各国不断增强在核安全问题上的义务意识、规矩意识、法制意识,才能维护和实现本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正当权益,才能扎实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

(三)自主和协作并重,勇于担当,合作共赢

担当意味着责任,担当一直以来都是儒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髓。春秋时期子产曾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在《论语》中也有关于担当的思想,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中则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要求。

中国核安全观将儒家文化关于担当的思想运用于各国发展核能的要求之中。发展核能首先是各国自身的诉求,是各国政府自主做出的决策,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的。因此,各国政府必须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责,对本国核实践活动的安全负责。因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核安全能否得到保证首先取决于各国政府是否高度重视核安全问题,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核安全。所以,习近平主席说:“核安全首先是国家课题,首要责任应该由各国政府承担。各国政府要知责任、负责任,强化核安全意识,培育核安全文化,加强机制建设,提升技术水平。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1]

核安全又是全球性课题。世界已是一个地球村,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命运共同体的特征日益凸显。一国发展,离不开别国的支持和帮助。一国发生灾难,往往殃及他国。核安全事故灾难更是如此。在当前世界格局下,要解决核安全这个棘手难题,仅靠一两个国家单打独斗哪怕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难以做到。实现世界普遍核安全需要各国加强交流,加强合作,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席形象而深刻地指出:“核安全也是全球性课题。一个木桶的盛水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一国核材料丢失,全世界都将面临威胁。实现普遍核安全,需要各国携手努力。”[1]

(四)治标和治本并重,预防为主,和为贵

儒家文化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历来强调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对事物的发展要有超前的预测、洞悉和把握,主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强调治标和治本兼顾,以治本为主。如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说:“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强调“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主张以邻为友、以邻为善,反对以邻为壑;强调“合则强,孤则弱”、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合作共赢,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中国核安全观充分借鉴和运用儒家文化重预防、重和谐、重标本兼治的哲学智慧,从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的高度认识和处理世界核安全问题。首先,主张预防为主,防范胜于救灾。习近平主席在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荷兰哲人伊拉斯谟说过,预防胜于治疗。近几年,国际上发生的重大核事故为各国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防止历史悲剧重演。”[1]其次,主张治标和治本并重。一方面,要重眼前、重当下,要采取积极措施消除影响核安全的直接的显现的危险因素,如加强科学管理、发展先进安全核能技术、加强防核扩散出口控制管理等。另一方面,仅有治标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核安全问题、实现世界普遍持久的核安全目标,就要在治本上下功夫,彻底消除影响核安全的根源性因素。而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就“核”论“核”,必须超越“核”的视野,站在国际环境、国家关系、文明多样性的高度来审视解决全球核安全问题。当今世界,恐怖主义包括核恐怖主义形势严峻。产生恐怖主义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国际关系中不公正不平等现象如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以及不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等依然存在。这些因素是产生恐怖主义包括核恐怖主义的深层次因素、深层次根源。只有消除产生恐怖主义包括核恐怖主义的根源性因素,推动建立公正平等的国际关系,坚持共同安全观,坚持包容互鉴,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国家之间和平共处,和谐共生,才能从根本上推进和保障普遍核安全的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治标还要治本。只有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发展和谐友善的国家关系,开展和睦开放的文明交流,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核恐怖主义和核扩散问题,实现核能的持久安全和发展。”[1]

三、中国核安全观的时代价值

中国核安全观以儒家文化为深厚底蕴,以科学理性为基本态度,以辩证思维为方法论基础,坚持问题导向,对世界核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思考,提出了推进世界核能安全发展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闪烁着兼容并蓄、聪明睿智的中华文明光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中国核安全观的理论价值。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包含着丰富的安全思想,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安全观”概念,更没有产生系统成熟的安全理论。西方国家对安全理论的系统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并且取得了不俗的理论成果。但西方社会倡导的安全观主要是传统的安全观,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为,传统安全观奉行单边主义,追求一国之安全,具有狭隘性和自私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安全”这个名词被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现代的安全观即新安全观,不仅追求国家自身安全,更是希望通过合作共赢,寻求世界普遍安全,其包涵的安全元素也涵盖了新的内容。中国核安全观就是顺应时代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安全观。中国核安全观是一种共同安全观,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强调“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绝对安全”[3]。中国核安全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彰显了对世界前途高度关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洋溢着浓郁的人文关怀精神,为世界核安全理论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增添了科学理性和伦理精神兼备并且富有东方智慧和色彩的宝贵内容。中国核安全观是国家总体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安全观的重要发展成果。

2.中国核安全观的实践价值。中国核安全观的提出正值日本福岛核安全事故发生不久,正值人们对发展核能充满争议甚至恐“核”弃“核”社会心理不断加剧之时。核能发展面临着何去何从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得到科学理性精神的引领。“西方是否有足够的道义和智慧,单边主导全球核安全治理,已经越来越让人不放心。世界需要一个公正、公平、合理、可行的治理良方。”[4]43“世界需要对核安全理念有一个更加完整、科学的阐明,以便取得共识,让民众放心、理解。”[4]43中国核安全观深刻阐述了发展核能的重要意义,同时明确指出了核能发展伴生着核安全风险和挑战,引导人们要用科学理性的态度认识核能,既不能因为历史上发生的核安全事故就动摇对核能的信心而因噎废食,也不能因为核能的巨大价值而放松核安全工作从而酿成灾难性后果。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健地发展核能,使核能事业发展的希望之火永不熄灭,让核能事业持久地造福人类。中国核安全观从辩证思维的高度,提出了处理和解决核能发展的四对基本矛盾和基本关系的科学方法,主张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这就从根本上揭示和把握了核能安全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从多维度、多层面深刻指明了全球核安全治理的方法、途径、原则及立足点,为完善全球核能安全发展指明了路径及方向”[4]42。因此,中国核安全观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性,而且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重要的现实价值。中国核安全观的实践性和价值还充分表现在习近平主席公开宣布的四个“坚定不移”上,即中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坚定不移参与构建国际核安全体系、坚定不移支持核安全国际合作、坚定不移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EB/OL].(2014-03-26)[2015-10-09].http://edu.youth.cn/2014/0326/152519.shtml.

[2] 胡锦涛.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EB/OL].(2006-04-22)[2015-10-09].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4/22/content_4460879.htm.

[3]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

[4] 温鸿钧.解读中国核安全观[J].中国核工业,2014(4):42-43.

China′s View on Nuclear Securit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nfucius Culture

LIU Zhenjiang,WANG Ye,JIANG Fuming

(SchoolofPoliticsandPublicAdministration,UniversityofSouthChina,Hengyang421001,China)

[Abstract]China′s view on nuclear security, put forward by President XI Jinping at the Nuclear Security Summit (Hague), demonstrates more than our manners as a great nation; it also initiates the universal values that the world is to observe in terms of nuclear security. In no time will the nuclear-related practices and activities be carried out at the expense of people′s life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cological balance must be well preserved. China′s view on nuclear security entails "four equal emphases" with rich connotation, and we would adhere to the value of giving priority to security, which shows that Chinese governmen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nuclear security. In the meantime, China′s view implies profound Confucius culture, which adds up to its modern values.

[Key words]China′s view on nuclear security; Confucius culture; value;XI Jinping;Nuclear Security Summit

[收稿日期]2015-09-09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6)01-0014-04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1.003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价值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一)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