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聋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4-13 22:53王姗姗韩同振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0384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王姗姗 韩 梅 韩同振(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 300384)



以就业为导向的聋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王姗姗韩梅韩同振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300384)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在逐步实现大众化教育过程中,聋人大学生就业也受到了严峻挑战,出现了就业难的局面,该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聋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文章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目标上要树立创新型、技术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内容上切实加强聋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策略上根据就业市场需求,拓宽专业口径;打造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实践教学,重视聋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就业;聋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激增,与此同时,企业裁员、政府精简机构更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聋人大学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更是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聋人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2000年起,我国聋人大学生的招生层次从专科层次提升到本科层次,各地特殊教育学院的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聋人大学生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在数量和规模增长的背后,聋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凸显。聋人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听力语言障碍,较健听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偏低,而目前健听大学生本身已陷入就业困境,聋人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实问题更加引起了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者的关注。

(一)整体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层次低、就业稳定性差、工资收入不高等成为聋人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特点。[1]经过高等教育的培养,聋人大学生虽具备了一定的就业能力,但由于自身的听力语言障碍,严重制约了聋人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基本上是低层次、基础性的,加之企业、社会的接纳程度低,就业的稳定性差,因此工资水平也处于很低的层次。而部分聋人大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也影响了就业质量的提高。

(二)就业期望高。随着近几年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有学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在校聋人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就业充满希望,并希望毕业后能在中等以上的城市工作。[2](P231)聋人大学生是聋人群体中的佼佼者,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拥有了一定的认知、理解和就业能力,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聋人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增加专业设置,给他们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进而能够突破自己,在最大程度上挑战自我,发掘自身潜能,找寻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

(三)就业政策实效性低。我国残疾人群体的就业形式主要包括三类:福利企业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及自主创业。从目前聋人大学生就业的情况看,主要集中于后两种就业形式。按比例就业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由于聋生自身能力欠缺和用人单位存在对聋生的歧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落实,一些部门和单位宁可交残疾人保障金,也不愿安排一定比例的残疾人就业。目前聋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是私营企业,但由于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执行力度欠缺,加之私营企业对国家实行的残疾人政策并不甚了解,因此给聋生安排的就业岗位晋升空间小、能力提升慢。国家鼓励聋人大学生自主创业,也给予聋人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但由于聋人大学生自身能力限制及缺乏创业经验,聋生创业成功的概率不高。

聋人大学生是聋人群体中的优秀人才,如果多数聋人大学生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仅会降低社会和家庭的就业期望值,还会挫伤聋生的就业积极性,影响我国聋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必须改革聋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内容,进而促进我国聋人高等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理念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对人才培养模式最形象的概括,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反映了高校的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校培养的学生的优劣。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人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和理念对于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明确自身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经济新常态下人才需求标准。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在2014年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含义: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理解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放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经济形式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具体可以包括三层涵义:(1)培养目标;(2)培养内容;(3)培养方法或策略。对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从用人单位角度出发,探索人才需求标准。总的来说,高素质的人才应具备以下标准:(1)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结构。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所要求的人才必须要具备广泛的知识,能够适应来自不同层面的挑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胜任工作。(2)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一个人的职业操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道德水准,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是评价一个人工作能力的前提,只有思想道德水平高,职业操守优秀的人才能在工作岗位上越走越远。(3)严谨的作风、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综合素质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是决定工作态度的重要因素。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我们要以发展、改革、创新的视角看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纵观校情,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多样,不论我们采取哪种形式,都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探索出真正符合学生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以就业形势为导向的聋人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具体手段,是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3]聋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专业教育,这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聋生的发展,且为聋生开设的专业又少,聋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因此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聋人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聋人大学生就业成功率。

(一)聋生人才培养目标改革。

1.培养创新型聋生。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一直以来追求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我们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聋生由于自身身体条件限制,对所接触到的知识和事物的理解程度较健听人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聋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聋生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应是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创新型聋生应涵盖以下几点:培养创新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向导,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才能在创新意识的推动下,产生创新举动。聋生虽有听觉语言障碍,但是在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上具有自身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聋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善于发掘聋生的优势,实行优势培养,这既坚持了以聋生需求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又是培养聋生创新思维的体现。注重聋生个体差异性。创新型聋生的培养要求要从聋生个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尊重差异性的其前提下,实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聋生个体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2.培养技术型聋生。聋生的就业目的相对简单,目前我国聋人大学生以维持生计为主要就业目的,养活自己成为首要目标。[2](P230)因此,聋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提高聋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技术型聋生的培养是提高聋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体现,我国聋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以计算机和艺术两大类为主,在这两类专业教育上要实行高质量教学,真正使聋人大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不仅促进聋人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而且增强聋人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信心。

(二)聋生人才培养内容改革。

1.加强通识教育。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可以从性质、目的、内容三个方面来分析。性质: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教育;目的: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内容: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4]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蔡元培等认为,通识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知识化的时代,通识教育可以理解为培养精通一种专业,兼通多种学科的专业人才。[5](P130)我国聋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欠缺。通识教育的缺乏影响了聋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表现为:与健听人相比,聋生的认知容易走向极端;在专业学习上,是对所学知识的生搬硬套,不能融会贯通,达到活学活用。因此,在聋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上要加强对聋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融合起来,在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专业教育的热爱,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渗透通识教育的理念,使聋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认知得到均衡发展。

2.培养健全的人格。拥有健全完善的人格既是学会做人的基本要求,又是能成功就业的保障。[5](P129)聋人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和聋人群体中的佼佼者,健全人格的培养尤为重要。聋人大学生虽在视觉观察方面敏锐于健听大学生,但由于言语和听力障碍,只能通过有限的渠道来接收社会信息,在学业、就业遇到挫折困难时很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及抑郁等症状。此外,由于聋人大学生不能通过有声语言接受外界信息,容易曲解视觉信息,导致认知偏差,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敌对和偏执心理。因此在聋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应加强健全人格的培养,通过德育课程的教学培养聋生正确的世界观,正确认识事物的态度,培养聋生责任意识和责任精神。一个拥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责任精神的聋生不仅是用人单位所青睐的,也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三)聋生人才培养策略改革。

1.根据就业市场需求,拓宽专业口径。由于外界对聋生能力认知的偏差,认为他们耳朵虽听不见,但视觉能力强,因此对聋生的专业培养以艺术和计算机两大类为主,这种认知偏差既限制了聋生专业的发展,也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使聋生能学有所用,应从就业视角出发,通过调查就业市场,分析就业市场需求,根据就业市场的需要为聋生设置相关专业,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这样既增加了聋生专业选择的范围,也提高了聋生就业能力。随着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越发重视,聋人大学生走进学校担任教师是必然趋势,相关高校应有意识地为聋人开设师范专业。把握好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的结合,有效地促进聋人大学生就业。[6]

2.打造专业型聋人高等教育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结构的完善,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形成和择业的选择。由于聋生特殊的认知特点,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打造创新型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对聋人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规划,既能从就业能力的提升上给予帮助,又能从就业心理和择业上给予指导。但这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从学生感兴趣和与学生切身利益有关的知识角度出发,合理安排自己所讲授的课程。比如为聋人大学毕业生开设相关课程介绍个人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同时教师要为聋生创建实践机会、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与残联合作开设残疾人大学生专题招聘会。通过专业型聋人高等教育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帮助聋人大学生更加有效地找到就业岗位。

3.重视实践教学,提高聋生实践能力。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自身不能驾驭本职工作,因此要加强对聋人大学毕业生的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聋生动手实践能力。具体来讲: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为聋生提供实习岗位,方便聋生参与实践,提高聋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开展创业教育,鼓励聋生自主创业。学校要定期为聋生举办创业讲座,邀请聋人群体中创业成功人士为聋生提供创业指导和对聋生进行创业交流探讨,促进聋生自主创业和就业。

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其中最根本的环节是聋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聋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赋予了发展我国聋人高等教育新视角,又提高了聋生就业能力,实现聋生更好地择业和就业。

参考文献:

[1]贾林.我国聋人大学生就业保障问题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

[2]孟繁玲.河南省聋人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29-231.

[3]马贤永.试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就业[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66-167.

[4]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101.

[5]谭菊华.大学生就业视野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27-132.

[6]庆祖杰,周春梅.聋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6(7):18-21.

[责任编辑刘金荣]

TheDeaf PersonnelTrainingM odeResearch ofHigher Education Guided by em p loyment

Wang Shan shan Han Mei Han Tong zhe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4)

Abstract:During the processof realization of popular education in China’shigher education,deaf college students’employment has also suffered from severe challenges,which arises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of employment.To a certain extent,the situation reflects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mode of the deaf doesn't fit the social demands.Aiming at this problem,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oughtof personal trainingmode reform oriented by employment.For the target innovative,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goalmustbe setup;as to content,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generaleducation of deaf college students,and cultivate a sound personality;for strategy,we need to add new professionalaccording themarketand to build professional career guidance team,and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teaching,and to pay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deaf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Key words:employment;highereducation of the deaf;talent trainingmode

基金项目:2014年天津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融合教育模式下聋人特殊高等教育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2014-8); 2013年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基金项目“随班就读听障大学生教学体系设计”(YB13-04)成果。

作者简介:王姗姗(1990-),女,河南安阳人,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

收稿日期:2015-11-19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6)01-0054-04

猜你喜欢
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