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自洪严钰童
(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24;2.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
哀牢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林业发展的研究
□崔自洪1严钰童2
(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650224;2.长江大学湖北荆州434023)
本文解析了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因素,进而提出适合本地区的保护措施和社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林业;发展
哀牢山纵贯云南中部,为云岭向南的延伸,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为阿墨江和元江的分水岭。哀牢山走向为西北——东南,北起楚雄市,南抵绿春县,全长约500km,主峰称哀牢山,海拔3 166m。
据《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集》记载,区内有高等植物1 486种,(不包括太藓、地衣等),隶属207科,20属。其中蕨类植物有35科,61属,123种。裸子植物有7科,12属,15种,被子植物有165科,647属,1 344种。保护区有国家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有:水青树、银杏、红椿、蓖齿苏铁、任木等。动物其中包括哺乳动物86种,隶属27科、63属。国家保护动物名录中的野生动物有黑长臂猿、短尾猴、云豹斑羚等。鸟类323种,其中繁殖鸟和留鸟260种,旅鸟和冬候鸟63种。爬行动物39种,隶属9科、27属。两栖动物26种,隶属2目、8科、16属。
3.1 缺乏有效的监管
一些山林被采石场违规乱挖、乱采,树木被砍伐,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频发。毁林开荒,森林火灾,盗伐,偷伐,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现象不断出现。不仅破坏了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威胁着生物多样性,也造成了生态灾难。加之,人口快速增长,对土地资源施加更大的压力,可能导致土地退化、森林减少、水资源短缺,物种灭绝[2]。
3.2 农民增收难
农民收入过低,因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种植粮食作物。由于仍然沿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但是农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和粮食产量,采取扩大种植面积。由于本地区山多耕地少,耕地资源非常有限。只能对山林进行毁林开荒,造成森林退化,水土流失,生态环境也变得恶化。不仅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制约了本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3.3 能源需求问题
随着人口快速增长,日常生活中农户对薪柴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由于森林消费需求量远远高于森林净增长量,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4.1 依法严格管理
进一步健全法制、依法规范行政行为、强化基础建设、构建全社会的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系。提高监管部门的办公经费,配备必需的办公配置,改善办公条件。日常巡护中必须准确、真实填写巡护登记表,收集有关的各种基础数据,及时报告。
4.2 解决能源需求
积极推广社区居民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推广气化炉替代目前柴薪直燃的农村耗能,至少可解决农村能源总需求的10%。应该根据气候特点营造速生丰产林,营造薪炭林。对于使用沼气、清洁能源的社区居民给予补贴和奖励。
4.3 加快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依托农村森林景观、村落寨民俗、自然资源、民族特色传统和乡村文化。加快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以休闲旅游、观光旅游为主的布局。积极引导家庭农家乐模式向休闲、养生、度假模式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4.4 增加收入与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在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通过发展规模化林下经济,种植森林蔬菜、中药材、花卉等与林下畜禽养殖来增加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在周边社区实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以及无公害处理。大力宣传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保护森林资源活动,不定期在保护区周边社区召开护林、保护野生动、植物、防火的村民宣传会议。给社区居民发放防火户主通知书、发放宣环保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明确各户行动职责,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
[1]徐永椿,姜汉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集[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2]苏家有.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J].绿色科技,2012(5):190-191.
1004-7026(2016)12-0042-01
S759.9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2.032
崔自洪(1983—),湖北荆州人,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严钰童(1987—),湖北潜江人,长江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