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汶河小学 夏松琴
通过练习将“预设”“生成”——《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后记
江苏省扬州市汶河小学 夏松琴
“预设性学习”和“生成性学习”,也就是通过提纲预设、问题预设、练习预设等,在主体参与、交流探讨的基础上,教师针对性地予以点拨和训练巩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成”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有时候,我们会更多地关注文本本身的内容,或者是与考试有关系的内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和理解上。忽略了隐含在文本深处的内容,忽略了更有价值的因素。
我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想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可以通过课前预设的练习,达到让学生生成对文本更深的理解和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能力。
如:
师:那,小骆驼该不该感到自豪,又是什么值得他自豪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的三、四小节,划出相关的句子。
生按要求自读,思考。
师: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句子了吗?
该不该自豪?为什么?
(相机教学脚掌、睫毛和驼峰的作用。)
……
指导朗读,反复扣住题目“自豪”。
师:现在,你能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完成这条填空吗?
出示“虽然 ,但是 ,所以 ”。
生:虽然我的脚掌又大又厚,但是在沙漠中行走可以不陷进沙子里,所以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这则故事很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因为绝大部分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过委屈、自卑,怎样去克服,怎样对待别人的嘲笑,这篇童话起到一个很好的启发作用。所以,我抓主文中感情线,激起学生要为小骆驼“打抱不平”的想法。通过这样的设计,以语言文字为根,让学生在积极自主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答案:骆驼的脚掌、睫毛和驼峰各有各的用处,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了小骆驼感到自豪才对的原因,既发展了学生对文本中信息的搜集能力,又通过对句子进行转换,整合了这些信息,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力,让学生在预设的练习中逐步生成理解运用的能力。
尽管如此,广州教育也面临着时代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双重挑战,面临着中国教育普遍问题和广州教育特殊问题的双重压力,面临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人才成长多样化的双重需求。为有效应对挑战、充分满足需求、稳健发展教育,2011年以来,广州以“好教育”作为教育的发展目标与前进方向,不断挖掘其内涵,不断扩大其外延,不断寻找好教育的突破口与创生点,不断将对好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推向纵深,广州教育由此迈上新的台阶,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交上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学完故事后,我结合课后练习,启发学生想象:
出示:
从沙漠回来,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又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瞧,你长得多难看,还照什么镜子呀!快去美容院美美容吧!”这回,你们想象一下,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讨论后,上台表演。
生甲:你知道吗,我的这些难看的地方在沙漠中能派上大用场,不信咱们到沙漠里走一趟?
生乙:走就走,谁怕谁?
生乙:你慢些走,我的脚拔不出来!你怎么能走那么快呢?
生甲:那是因为我的脚掌虽然又大又厚,但是可以不陷进沙子里,怎么样,很厉害吧!
……
此时,学生已完全融入到故事中,早已化身为“小骆驼”,感情澎湃,不吐不快。在这个时候,我设计了该环节,通过这样一个续编故事的练习,让学生畅所欲言,不但能进一步理解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又进一步品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判断事物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辨证对待的道理。
歌德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诚然,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文本中阐述的道理,将语文课上成品德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练习的预设,在“教”与“学”碰撞中,以感情为基调,以训练为手段,达到巩固和生成新能力、新感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