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泽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00)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
□张中泽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00)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进入21世纪,注重海洋开发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适时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既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手段,又是建设海洋强国、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有力途径。此外,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土,海洋权益分布广泛,强化对其的维护构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海洋权益;海洋权益的维护
当今世界是海洋大发展的时代。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国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既助力中国依托海洋实现可持续发展,又促进自身海洋权益维护。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加之粗放型增长模式引发环境污染、产能落后等问题,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故只有实施更加主动的对外开放,才能顺利完成经济转型升级。此外,中国拥有近18000公里的海岸线、管辖海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由于长期缺乏重视,中国海洋权益现状堪忧:1、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划界因各方分歧难以协调而长期搁置。2、周边邻国非法侵占或控制主权属于中国的岛屿。3、我海上管辖权不时遭到周边国家和域外大国侵犯。4、中国周边海洋资源因缺乏必要保护而被沿线国家非法开发。5、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挤压中国海上战略空间。所以,中国需要依托海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维护自身海洋权益,但复杂的周边海洋环境严重阻碍中国走向大洋深处的步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
2013年10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发表演讲《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首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距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式提出541天后,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至此,“一路”战略顺利完成顶层规划,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提倡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海洋战略互信、沿线地区治理、周边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合作来维护中国海洋权益;同时,加强沿线岛礁、港口建设和维护海上交通要道畅通构成“一路”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助于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
2.1.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助于增强中国与周边国家战略互信。中国的日渐强大引起部分周边国家对华“不适”,其开始抱团同中国进行博弈或借域外大国之手制衡中国。南海问题便是典型,作为“一路”战略的必经之地,南海的和平稳定至关重要。但部分南海国家对华战略疑虑将严重阻碍“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
回顾历史,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凭借包容互信、重义轻利、和平共处的精神延续千年。立足当下,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一路”战略秉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iv的基本原则,以沿线各国的利益为主要关切,通过各领域平等互惠的合作,带动整个地区实现共同发展。这既是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又有利于沿线国家正确认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增进彼此间战略互信,从而确保“一路”战略顺利实施,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提供战略保障。
2.1.2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利于中国参与周边地区治理。对“一路”沿线海洋资源的开发,需要中国加强同周边各国在基础设施、贸易、金融、司法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取得沿线海域治理主动权,构建互利共赢的周边海洋秩序。“一路”战略从以下两方面为中国深入参与沿线周边地区治理提供强大保障。前者反映在:加强各国政府间合作,为重点项目的落地提供政策支持;加快推进沿线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后者体现为:“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合作蓬勃发展”,充分发挥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机制和博鳌亚洲论坛等国际论坛的作用。以上内容为中国参与沿线地区治理指明方向,提供制度保障,促进沿线“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既确保“一路”战略顺利推进,又夯实维护自身海洋权益的制度基础。2.1.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有利于构建沿线海洋命运共同体。“一路”战略秉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平友好、互利合作的价值理念,顺应沿线各国渴望发展的需求,通过打造沿线海洋命运共同体实现途径区域的整体繁荣。2014年6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希海洋合作论坛发表演讲时强调:“中方愿与各方共建合作之海,积极构建海洋合作伙伴关系……让海洋永远成为不同文明间开放兼容、交流互鉴的桥梁和纽带”。讲话生动诠释了中国以共建“21世纪海洋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海洋观,既有利于沿线国家接纳“一路”战略,保障其成功实施,又为中国海洋权益的维护奠定舆论基础。
2.2 强化海洋维权能有效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涉海域广袤,航线漫长,且途经马六甲海峡、亚丁湾等多条海上交通要道和岛礁星罗棋布、水况复杂的东南亚、南亚地区,故加强港口、岛礁建设,保障海上交通要道畅通,对“一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2.2.1 加强沿线港口和岛礁建设是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前提。在海洋中航行,沿线港口和岛礁既能够为船只提供后勤服务,又可在必要时用作临时海军基地,承担保护海上交通线的重要使命。“一路”途径海域海洋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必须加强沿线岛礁及基于岛礁的港口建设。
截至目前,中国已在海外参与建设多个港口: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孟加拉国吉大港以及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等,这些港口多数扼守“一路”沿线海上交通要冲,投入使用后将大幅提高中国海外贸易效率与安全。此外,从三部委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来看,“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已成为“一路”战略的重点内容,随着“一路”战略的推进,与沿线国家间港口合作将成为中国保障海上交通要道安全,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常态化举措。
岛礁开发与建设在“一路”战略中同样意义重大。因为,矗立在海洋中的岛礁是远洋建港的基础,一些条件成熟的岛屿还可改造为军事基地,这将增强中国对近海的实际控制。黄岩岛事件后,中国加强南海岛礁建设。从2014年起,重点对赤瓜岛、永暑岛、渚碧礁等多个岛礁进行扩充,既强化了南海岛礁主权归属,又增强了中国对南海的有效控制。所以,岛礁开发和海外港口建设共同构成“一路”战略的支柱,能够有效维护中国海洋权益。
2.2.2 保障途经海域交通要道畅通是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基础。当前,海上交通要道畅通需引起中国高度重视。原因为:受中东乱局、中亚地区“三股势力”的影响,中国西部多条陆上交通要道安全令人担忧,而海洋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以及安全性高等优势,且中国经济对黄海、东海和南海航线的依存度为分别为62.3%、70.5%、85.7%,故海洋运输仍是未来中国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途经多条海上交通要道,有的分布于中国周边近海,有的则坐落于远洋。由于中国周边部分海域(如:南海)已形成多方势力参与的争端局面,故通过互信互助的对话协商和建设立足地区威胁的海军,近海重要航道畅通将得到有效保障。对于远海交通要道来说,维护其畅通势必牵涉沿线相关国家利益。因此,加强同沿线国家沟通,增信释疑;坚持互利共赢原则,邀请有关国家共同维护远海交通要道的安全,并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方为明智之举,如:中国海军承担亚丁湾国际护航任务。
3.1 筑牢海上战略互信
海上战略互信是“一路”战略顺利实施和海洋维权的基石。然而,前者推出以来,部分西方媒体将其曲解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虽然中国政府和中国学者多番澄清,不少国家仍心存疑虑。这凸显彼此间海上战略互信度不足。因此,要主动向有关国家说明“一路”战略的总体布局、合作原则等,让它们认识到其中包含的巨大机会和收益;在实施具体项目的过程中,近睦远交,重义轻利,始终把握“不可图小利而失大局”的原则,夯实中国与沿线国家海上战略互信的基础。
3.2 有效应对“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投资风险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充满挑战,需要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首先,“一路”战略的重点是以港口合作、海上交通线开发为主的海上基础设施建设及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从经济角度看,海上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且回报期长,我们应仔细考虑投入与产出比,兼顾各方利益的同时确保自身合理利益。其次,沿线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复杂多变,语言文化、商业规则等与国内截然不同,盲目进入必将面临巨大风险。所以,中国既要准确了解投资目标国的具体情况,认真评估,科学规划;又要因地制宜,通过“一路”战略帮助有关国家和地区获得发展,减轻其顾虑。
3.3 积极推动沿线海洋新秩序的建构
当前,中国周边海域仍处于美国领导下的海洋旧秩序,名义上有周边各国共同参加,但其中多数维美国“马首是瞻”。海洋旧秩序的存在令沿线海域局势复杂多变,为“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中国海洋权益维护蒙上阴影。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一路”沿线海域新秩序的建构,有了新的秩序,才能树立新的思维;有了新的思维,才能产生新的合作;有了新的合作,才能最终实现和谐共处。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是新形势下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战略,又是维护海洋权益,实现海洋强国梦的根本保证。二者相互融合,彼此促进。我们要辩证而全面地认识两者间关系,在实践中注重协调,通过“一路”战略的成功实施有效维护中国海洋权益。
[1]全永波,周鹏,王心.海洋权益管理与中国之实践[N].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
[2]李杰,张玉坤,等.戍海固防:海上安全环境与海洋权益维护[M].海潮出版社,2013.
[3]鞠海龙.中国海权战略参照体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徐祥民.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M].海洋出版社. 2008.
[5]孙悦民,张明.海洋强国崛起的经验总结及中国的现实选择[J].国际展望.2015(01).
1004-7026(2016)09-0106-02
P74;F125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9.069
张中泽,山西省太原人,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联合国与国际组织、海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