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与学生主体身份建构
----以“社会文化史”课堂教学为例

2016-04-13 20:26
关键词:文化史妇女历史

畅 引 婷

(山西师范大学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身份”无处不在,它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体现着各种权力等级关系。《现代汉语词典》对此解释道:一是指自身所处的地位;二是指受人尊重的地位。[1]但不论哪个解释项,都与“地位”有关。因此,一个人对自我和群体身份的认同与不认同,抑或在认同与不认同之间的相互转换,不仅影响着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自我定位和角色扮演,以及责任履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因为身份而确立的“地位”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乃至一生的生命历程。

身份,不论是认同还是不认同,说到底,就是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身份困境的产生,就是不知道“我是谁”,最最主要的就是在“我认为我是谁”和“他/她认为我是谁”之间摇摆不定,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因而在各种纠结中无所适从。尤其是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来说,身份的困扰不仅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有着一定的持续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教学内容的传授,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主体身份,就不仅仅是一个教与学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现实问题。

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或行动倡导的口号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但如何将其贯穿在以不同教学内容为依托的课堂教学中,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老师都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下面以历史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社会文化史”课堂教学和作业完成、教学反馈为例,来谈谈教师在学生主体身份建构中的作用问题。①这是历史文化学院近现代史专业的一门研究生课程,它与本科生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人数少,学生已经有了大学四年的知识积累,有的还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便于课堂讨论的广泛开展;另外,一些学生是跨专业考过来的,学科范式对问题思考路向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激发同学们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

一、引导

“引导”即带领、指引的意思,它不同于诱导和强制,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老师引导学生朝着既定的教学目标迈进,而不是强制学生完全认同老师的观点。尤其是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与教学领域,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和思想认识程度,将学生的认识或见识作为重要的参照,与学生在心灵深处进行对话,是教学成败非常关键的一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每年开学的第一次课上,我一般不讲具体内容,核心主要有两点:一是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职业(以编辑为主而不是以教学为主)和专业(近现代妇女运动史和女性主义理论),以及这样的职业和专业背景对即将开设的“社会文化史”课程可能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二是要学生即兴谈谈自己在大学四年的本科学习中感受最深的一两件事和在社会文化史课程讲授中对老师的希望,即希望了解和学习怎样的知识。总之一个目的,就是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如一位学生在作业里反馈道:“开学的第一次课是近代社会文化史课,老师并没有一开始就给我们讲述专业课知识,相反给我们讲述了她的人生阅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虽然好像跟讲课内容有点偏题,但是仔细体会就会发现,其实老师是很巧妙地把单调的的理论知识通过她的经历给我活灵活现的呈现了出来,很生动,也很受益。”

在接下来的课时里,主要依据以下逻辑理路来展开:

首先,围绕所讲授内容的“关键词”对课程进行设计,前一次课布置下一次课所要思考的问题。如在学生和老师有了基本了解之后,第二次课主要针对“课程名称”大做文章,要求学生对“社会文化史”进行解析与阐释,谈它的具体含义和意义,谈它与历史专业的其他课程有何不同。老师不给具体答案,也不做任何提示,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兴趣爱好通过资料查找和独立思考写出书面的讨论提纲或要点,同时要求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尽量转换成自己所能理解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简单地复述他人的观点,后发言的同学,只能补充不能重复,鼓励同学间展开争鸣。为了使每一个同学在课堂上都能得到锻炼,严格要求每一个同学在课上都必须发言,不论长短。*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我非常深刻地认识到,必须让那些不爱说话或胆怯的同学发言,给他们或她们提供锻炼或演练的机会,我常说的是,老师对学生的训练是全方位的,让学生把课堂的“发言”当作寻找工作的面试。尤其是到了教学后半期,我会“逼着”那些不爱说话的同学发言,并及时给予鼓励。如一位同学说道:“我是一个不爱发言、从来上课不说话的人。在这一学期这个课堂上,我也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了和同学们进行交流,这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成长。老师的鼓励和循循善诱,让我越来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会不那么创新,不那么合理,但是‘敢说’已经迈开了第一步。”还有同学说,“刚开始大家都不怎么发言,后来慢慢地由以前的不怎么发言,开始变为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我来说,我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一种成长,一种进步。”出乎预料的是,学生的讨论和回答有时候会让老师振奋。如对“社会文化史”的理解,就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包括“社会史”和“文化史”两个方面,有的认为是“社会的文化史,而不是政治的、军事的或其他的文化史”,有的梳理了国内包括港澳台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贡献和局限,有的列举了代表性人物的代表性观点,有的甚至将“社”“会”和“文”“化”分解开来从“历史”的角度进行阐释,还有的将社会文化史与观念史以及社会历史的变迁结合起来进行说明,有的还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课堂上各种观点的呈现,既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一种交流和碰撞,同时通过对问题表达中学生和老师的反馈,促使学生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寻找差距,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老师在学生尽情表达自己思想或观点的过程中,随手记下学生所思考的各种问题,找出“关键词”并归纳分类,看哪些问题是共性的?哪些是个性的?学生间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分歧点在哪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分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本科专业、性别、家庭出身等)对分歧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影响?这种分歧对学生理解课程的意义又会产生怎样的作用?同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寻找老师和学生对话的“切入点”,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将学术语言转换成学生能听懂的语言在深入浅出中传递知识和思想。

再次,课间休息后,老师先根据自己的课堂笔记在分析归纳中进一步将问题细化,同时把不同届别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对比,把以往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新的课堂上作为“历史资料”再次呈现,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讲授中,要求学生随时可以将老师的说话打断,提出疑问或不同见解,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开展讨论乃至争鸣。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一位同学说道:“整个学期社会文化史这门课基本上都在一种轻松愉快而又融洽的气氛中度过的。这首先归功于老师为我们创造的可以畅所欲言的交流环境,引导着我们去进行思维的摩擦与碰撞。正是老师将课堂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相连,才使我们每位同学都有话可说。同样,宽松的气氛使我即便有些离经叛道的话也可以在课堂上与大家沟通。感谢同学们能够头脑风暴式的进行讨论,让思考不再成为一件孤独的事情,当无数个思想的火花能够碰撞在一起的时候,整个过程非常享受。”还有同学说道:“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在此次课堂中,每个同学都能积极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无论对错,都是自我的一种表达。以前总是怕老师提问,觉得同学们彼此间的讨论毫无意义,但在我们的课堂上,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会引起相应的思考。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感觉主题就会更加明朗化,更容易去理解。”上课结束时,通过提示,引出下一次课所要讲授的内容,以及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二、指导

“指导”对教学工作来讲,更多时候就是老师通过知识传授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的诸多问题,如怎样学习知识?怎样研究学问?怎样做人做事?怎样使自己和他人过得更加美好?怎样使社会更加和谐有序?等等。而社会文化史恰恰就是关注这些问题的一门学问。作为“历史”课程,它与“社会学”的不同点在于:社会学更多关注“当下”,历史学更多关注“过往”。也就是说,通过对过往“人”(劳动大众)与“社会”互动结果的讨论,从历史的行进中寻找经验和教训。

社会文化史是一个非常宽泛乃至特别抽象的概念,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对“社会文化史究竟是什么”的深入讨论和铺垫,最后把“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关注普通劳动大众及其日常生活”具象化到了“妇女”及其“历史”方面。这样,就将所教课程与教师的专业特长有机结合起来了,讲起来可能会更加得心应手。在课堂上我反复不断地强调道,任何与历史有关的课程,不论老师有多大的能耐,都不可能将所有的历史事实一览无余或包揽殆尽,“妇女”在这里仅仅是一个“例子”或“模子”,然后由妇女引申扩展开来,触类旁通地去了解与妇女有着相同命运的其他社会群体,尤其是底层的社会民众。接着进一步启发同学们思考:妇女史与社会文化史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妇女史与社会性别史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研究妇女史、社会性别史以及女性主义史学对社会变革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同学们通过反复讨论对一些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之后,将“妇女”“性别”“女性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视角或分析框架,把近现代历史上(与妇女相关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禁缠足”和“兴女学”、不同历史时段出现的“妇女回家论”、建国初期《婚姻法》的颁布和扫盲运动的开展、文化大革命时期“铁姑娘”的出现等作为专题,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人的“社会性别”是怎样被建构起来的,探讨社会性别秩序批判与重建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和艰巨性、复杂性。为了打破教师单一讲授的枯燥乏味,还间歇让同学们观看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组在上世纪末制作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同时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开展讨论。进而启发同学们深入思考:传统的性别秩序和性别伦理在历史长河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不同(性别)的个人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是怎样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其中体现了怎样的权力等级关系和利益瓜葛?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与人的解放有着怎样的逻辑关联?人(男人和女人)是怎样创造历史的?历史又是怎样重塑了男人和女人的?等等。

这样,在社会文化史课堂上,“人”(包括人的生存、人的成长、人的生活、人的解放、人的发展、人的生命历程,等等)是贯穿始终的一根主线,不管明示还是暗示,在材料的选取和组织,乃至语言表述中,都把妇女作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观照。一方面在性别间进行比较,即从各个不同的维度把历史上的女人和男人进行比照(如男比女强或女比男强。不只是在能力、体力方面,还包括社会环境方面);另一方面在性别内进行比较,即对不同地区(如城乡之间)、不同民族(如汉族和少数民族)、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妇女之间进行比较,从中窥探历史上不同阶层妇女的不同生活,以及她们在生命历程中的生活智慧。同时进一步思考: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哪些得到了改变?哪些依然在发酵?哪些改变需要阵痛式的革命?哪些需要渐进式的改良?进而引发同学们从更深的层次上思考人的观念和行为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从“妇女”出发思考问题,但不仅仅是为了妇女,因为,妇女解放是人的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妇女也是人类历史再造的主体。将妇女解放与人的解放紧密联系进行社会文化史的课堂教学,将女性主义的理论和理念隐含其中,可以避免学生对一些政治教化式教学的反感,同时把自己置身其中。如一位同学在对以妇女为主体的“社会文化史”课堂教学的效果这样评价道:“对于自身来说,以前虽然有性别意识,也存在女性应自强、不应依附于男人的想法,可是并没有清晰的性别方面的理论知识。回想起来,之前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想法甚至也在不自知或不自觉地复制着父权文化。通过这一学期的课程,对于性别方面的思考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对之后的学习人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本学期最重要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性别视角。”

“指导”对我来说,更多时候都是从概念入手进行课堂导入的,如“人”“社会”“文化”“历史”等关键词一直贯穿在课堂讲授的始终。人,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而每一个具体的人,都是由多种不同的身份构成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履行相应的职责。性别是人的重要身份之一,古今中外,不论学者还是普通百姓都总结概括出了一系列、一整套“做男人”和“做女人”的标准或戒律,人们(不同阶级、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就是在自觉不自觉的践行、乃至批判中通过改变或强化某种行为及其规范,来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对于“历史”一词的理解,我一直认为“刚刚过去的一瞬间也是历史”,只要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或发生过的事情,不论大小,不论是否被人(如学者、记者等)发现或记录,都是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国内外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平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更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主要对象,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普通人或平常人占绝大多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其中,因此,学习或建构社会文化历史,就是在建构我们自己的历史。带着对“历史”的这种理解,在课堂讲授的案例拈取中,我不仅从近现代的历史事实中去选择,而且把报刊杂志上某些以社会现实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拿在课堂上进行“文本解读”。如针对《妇女研究论丛》2016年第2期发表的《身份认同与校园节日:高校女生节的讨论》一文,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几次别开生面的讨论。因为这个议题和高校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所以讨论非常热烈。课前老师布置了以下问题供同学们思考并回答,并以“作业”的形式递交:1.你听过女生节吗?你过过女生节吗?2.自己过女生节或看到别人过女生节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3.女生节与性别平等或妇女解放有没有关系?4.你对妇女、女生、女人、女性等词语的意义是否认真思考过它们之间的“同”和“异”?5.人们如果称呼你“妇女”你是否介意?6.问问你们周围或宿舍的同学,她们对女生节有何看法?7.你们认为当前的男女平等现状怎样?8. 日常生活中你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认同自己的性别身份的?9.《论丛》上这篇文章阅读和讨论前后你的思想认识或性别认知有哪些变化?10.这样的课堂讨论对你今后的人生有无影响? 等等。在我看来,老师的指导作用就是启发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把自己认为的所谓的“正确答案”灌输给学生。随着课堂讨论的深入,超出老师所提问题的范围,学生自己还生发出来一些新的想法,比如,许多(女)同学在大学阶段或工作结婚之前,在关于别人对自己的性别称谓上,既不喜欢叫“妇女”,也不喜欢叫“女生”,更喜欢叫“姑娘”,觉得这样更亲切和自然。根据我们在课堂上的讨论,我们还在网上做了一个小型的调查,将“妇女”“女性”“女人”“女生”“姑娘”等一并作为选项,其结果和课堂讨论的结论相似,即更多的同学在婚前喜欢“姑娘”这一称谓。当然,还有许多同学谈到,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语境会选择不同的答案。这样就把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了,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我还注意到了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个体身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说,历史学作为一门与“人”有着密切关系的学问,学生除了以学习者的身份在课堂上倾听教师讲课之外,性别、家庭出身、人伦关系、以及年龄等因素在学生回答与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都会成为影响其做出结论或呈现观点的重要因素。因此,面对学生对同一问题五花八门的回答,乃至截然对立的争论,老师一般不做裁判,更不会用“对”与“错”来判断是非,而是强调环境、语境和情境、乃至心境对一个人行为观念所带来的不同影响,以及各种影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更多时候是借助学生的思考和回答,一方面寻找概念术语与学生个体身份之间的某种关联,另一方面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叙述(讲历史故事)的方式呈现不同观点在指导现实过程中的利弊得失,激发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思考或认识问题,提高他们认识和解决问题(包括自己所面临的性别困境)的能力。总之,尽可能地将判断或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即怎样思考问题,怎样确定自己在不同场域中的身份和地位,怎样根据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确立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身份。如一位同学谈道:“谈起家庭出身,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女孩。……我觉得自信并不是一个人所固有的,它是靠你一点一点的努力建立起来的,你越优秀自然越自信,越自信自然更优秀。” 还说,“与其把这门课说成一门专业课,我更愿意称它为‘实践’课。”

历史教学不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发现历史的同时怎样认识或解释历史事实。历史一旦发生,就是既定的了,谁人都无法改变,问题的关键就是在怎样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解释,相同的历史事实在不同的研究者笔下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因此,将妇女作为历史主体进行观照的同时,其中一定隐含着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诉说变革社会现实的政治诉求。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不单单只是进行历史事实的述说或历史故事的讲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讲述”将一定的思想和观念、观点蕴含其中。于是,平等、差异、差异性平等,结构、解构、建构,阶级、民族、种族、性别、地域,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批判与重建,主流与边缘等,都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关键词,同时也成了我课堂讲授一个显著特点。如一位学生在作业里这样说道:

对字词句重要性的认识起源于《社会文化史》这门课。课程本身对字词的要求并不见得有多高,关键在于老师授课及做学问方式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上对字词的强调与区分永远是一个大的主题。当时在课后准备的过程中,最直接的感受有两点:一是概念原来也是学术的一部分;二是一个词背后竟然隐藏着那么多学问。如女(人)和男(人),加“人”和不加“人”会造成在内涵上的不同,等等。……从孤立的、简短的一个或几个字词出发,去探索整个学术的大森林,对初入门者来说,既是必经之路,同时也注定充满荆棘。字词概念是学术的根本。从字词概念出发,奠定学术研究牢固的基石,是收获丰硕学术果实的前提。但是“文字烟花效应”带来的万千文字组合并非是轻而易举就可以理清理顺的,这不仅需要科学的方式方法,更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我觉得老师这种“授人以渔”的课堂教学给予我们的就是这样一门特别“有价值”的课程。

三、主导

“主导”对教师来说,就是确定课程讲授以及在知识传授中的方向路线问题。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一个课堂改革的花架子,也不是让学生信马由缰地谈天说地,而是要时刻注意学生在课堂讨论的词语运用和意义表达中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然后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述说(历史课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不同的“三观”对每一个人今后生活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尤其是在涉及“国家与个人”“集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中国与世界”“全球与本土”等一系列关系时,如何把握作为个体或群体的“我”和“我们”。即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做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能够做什么;等等。所有做的行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家人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包括在怎样的场合说怎样的话,或怎样说话(不是见风使舵,而是在策略的运用中为既定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行性出路)。如此等等,都是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敏锐洞察的,并严格控制方向的。

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高校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领域。站在大学讲台上的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问,而且对学生传递思想和观念,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管作为教师的“个人”是否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只要是站在大学的讲台上,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理念,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及其道路选择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因此,对天天和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来说,如何教书,如何将“正能量”不使学生“反感”并水乳交融地贯穿在自己所教的专业课程里,这本身就是一门深不可测的“学问”。总之,“主导”对教师来说,就是要有“时代担当”的责任意识。同时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意识。

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中,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着力的:一是实现课堂教学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接。在众多的女性主义流派中,我着重讲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与“社会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异曲同工之妙就在于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妇女大众”的关注,同时在与其他女性主义流派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将公平、公正、平等等理念通过历史事实的述说贯穿其中。二是实现碎片化的历史与宏大理论之间的对接。围绕着“平等”“差异”“公平”“正义”“解构”“建构”“主流”“边缘”“责任”“担当”等关键词,试图将碎片化的历史事实与“宏大理论”结合在一起。探寻我们(我们中国、我们人类、我们女人、我们男人)是从哪里来的,又要到哪里去的问题。确立“我们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理念,从我做起,包括对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的改变(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在学生中是相当严重的)。

在这里,学报编辑这种职业身份使得我在课堂教学中就有了一种“跨学科”的优势。在我看来,高校尽管在专业设置上为了教学和管理的方便而将知识分门别类为科系,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学科门类的知识实际上是千丝万缕地交织在一起的。因此,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的教师,必须将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门类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不同方面提出的不同问题。比如,“国家与个人的关系”问题,它不单单是理论上的说教,其本身就是一种现实,我们每一个人都置身其中。也正因为如此,不论在什么样的课堂上,不论哪一门课程,老师在消解课堂专业知识教学枯燥乏味的例举中,都能随意将“国家”拈出来发表议论。但议论过程中究竟坚持怎样的价值导向,教师如何用学生能听懂并能接受的理论主导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说,跨学科的知识积累在这里就显得非常重要。每每遇到学生在课堂上对“国家”的一些牢骚和不满,我会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进一步思考:国家是什么?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国家与政府、政党政策等有什么关联与区别?国家在社会变革或妇女解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促进或阻碍作用?个人与国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作为个人的“我们”在国家建设中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如此等等,看似宏大的问题给同学们提供了认识问题的多种理路,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看待周围所发生的一切,而不是在质疑他人中将自己置身事外。马克思主义对我而言,它不只是意识形态,更是一门科学。它的“为了全人类”和“解放全人类”的理想之中,就包括我们现实中的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不被关注的弱势群体,即无产阶级。所以,我信仰它。这是我课堂上反复强调的。

四、结语

学生主体身份建构与社会历史文化建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通过“引导”“指导”“主导”会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产生新的历史。在这里,我想撷取几位同学的课堂感言作为结束语。

F同学说:

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同学们的讨论中,在自身的思考下,整个学期的课堂学习收获颇多。首先是知识结构中的收获。先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理解词汇的概念,社会文化史、文化史、社会史、妇女史、女性主义史、社会性别史等。一开始,对理解词汇概念特别反感,觉得它们都大同小异,随便用哪个都可以呀。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发现概念的理解是我们学习任何东西的第一步,不仅在学问中要培养认真谨慎的态度,在生活中也不能得过且过,也应养成认真细心的习惯。在这些概念的反复学习讨论中,我对女性史有了自己的一点点了解,以前只会觉得女性史这门课程听起来很好玩呀,初步学习以后才发现这门课程有它自身的严肃性。对女性史学初步了解后,老师又带领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女性史学,在这一段的学习过程中,因为有了前面学习的积淀,对“废缠足,兴女学”、对父权制社会、对男权文化、对女性的群体失语有了自己更深一步的理解。站在性别史的角度看中国的整个历史,重新审视中国的近现代史,对中国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有了更深的感触。讨论题目的新颖激发着我学习的兴趣,身份认同的探讨促使着我积极思考。总之,在老师知识性的传递中,我对女性史、性别史有了自己的初步的认知与理解。通过运用多元交叉并重的研究方法,对性别进行研究,使女性史不仅关注女人更要转向关注全人类。

C同学说:

我认为历史就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可能创造历史,成为历史。我们就是历史中的人,永远不能脱离历史,超越历史。而历史也必须依赖着人类才能一步步向前迈进。社会史,我最初对它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表面,社会与人息息相关,而且社会这个词已经被大众广泛接受,但让你解释社会的含义,你会发现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似乎所有的人和物都被包含在社会这个大集体里。社会像是一个既宽泛又实际的一个实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特征,我们在刻苦的学习文化,企图用自己有限的精力去阐释文化真正的含义,而这个过程注定永无止境、绵延不绝。

H同学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性别平等实际上是人类自我解放的一部分,作为漫长历史长河中人类的一分子,我逐渐认识到自身历史的、社会的责任。虽然当前有各种各样的障碍,但是性别平等这一趋向不会改变。很庆幸能通过这门课程强化了自己的性别平等意识,从自身做起,把这种观念带入到平时的做人做事当中,并且尽可能地去把这种观念影响到他人,这同样是自我实现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老师不需要更多总结性的文字,透过学生感言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社会“历史”已经在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中建构着,生成着。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猜你喜欢
文化史妇女历史
新文化史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当代妇女的工作
凸显价值:文化史教学的应然追求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西方新文化史与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日常生活史与社会文化史——“新文化史”观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