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域下的网络问政规范化研究

2016-04-13 20:14:49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网络问政网民思想政治

谷 慧 玲

(商丘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河南 商丘 476000)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域下的网络问政规范化研究

谷 慧 玲

(商丘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网络问政是依托官方认可的互联网平台进行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它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也是拉近公民与政府距离的重要手段,对推进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改变受教育者思想观念、社会认知、政治信仰的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问政之中,有助于推进网络问政的规范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因而,应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网络问政规范化建设,以更好地提高网络问政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网络问政;规范化;网民;政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问政应运而生,并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成为拉近公民与政府距离的重要手段,对推进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问政之中,有助于提高网络问政的规范性、有效性,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一、网络问政的内涵与特征

(一)网络问政的内涵

网络问政是指政府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民情民意,汇聚民智,宣传政策法规,进行公共决策,以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达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目的的新型执政方式。从总体上看,网络问政可以分为互动、决策、反馈三个阶段。在政府与公民交流互动阶段,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民情民意,公民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政府的政策意图、政策目标、方法措施等;在公共政策决策阶段,政府可以对收集的民意信息进行筛选、过滤、总结等,整理出有实用价值的资料,并根据这些民意素材制定政策方案;在政策方案运行中,政府应进一步征求民意,了解民众对政策方案的观点与看法,并根据民意反馈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方案。当前,我国网络问政主要采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新闻跟帖、论坛、博客、微博、官方网站、在线交流、网络投票等途径,涉及国家政策、社会风气、公民权益、官民冲突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二)网络问政的特征

与传统问政方式相比,由于互联网平台的特殊性,网络问政有着自己的鲜明特征。

1.平等互动性

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征,网络问政的虚拟性保证了政府与公众在问政的过程中身份的相对平等性和交流的互动性。一方面,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没有年龄、职业、性别、学历的限制,从政府高官到普通百姓,从专家学者到市井商人,网民是他们统一的身份。网民可以不使用自身的真实身份与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互动,可以平等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对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能够更加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充分行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在传统社会中,政府推行某项公共政策时,需要通过人大、政协、听证会等多种方式了解民众的利益需求、政策愿望等,传统的问政方式官民互动不深,民众参与范围较小,民意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传递和表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官民广泛对话交流互动成为现实。网络问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政府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博客等与群众交流沟通,及时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实际需要、现实问题等,以提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效果。网络问政打破了传统问政方式中公民参与的身份限制,提高了民众政治参与的主动性,有效地激发了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

2.便捷实时性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具有及时性特点,各种社会问题都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大众中间,引发民众广泛思考。网络问政条件下,网民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QQ、微信、电子邮件、论坛跟帖等平台,随时随地与政府进行沟通互动,关注、评论社会热点问题,将基层民意直接及时地传达到政府高层。这种沟通方式直接快捷,省时省力,大大降低了传统信息传递的滞后性。此外,网络问政中官民双方通过一台联网电脑或一部手机发帖、跟帖、评论,就可以随时随地交流互动,政府不需要支出额外的行政成本。问政成本的降低,使得其他没有直接利益相关的群体也参与进来,扩大了问政民众参与范围。

3.透明公开性

网络问政的目的是让政府权力公开运行,为公民政治参与创造便利条件。网络问政利用网络的及时性和便捷性,打破了传统问政的体制限制、程序烦琐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政府和网民在互联网平台上互动交流,网民可以对政府的行为或社会问题直接进行质疑,政府工作人员可以针对网民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这种直接公开的问答模式,确保了问政内容的透明性和开放性,有利于消除政府的官僚作风,防止其弄虚作假、徇私枉法,有利于民众对政府执政行为的有效监督。同时,公众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政府的工作动态和相关信息,以便更广泛、更深入地参政议政,使得公共政策的制定、政府的工作流程等政府执政过程更加开放透明。

4.主体多元性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处于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文化程度的网民都可以广泛参与其中,大大激发了民众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保证了参政议政主体的多元性以及民众对政府执政行为、公共政策制定的有效监督,有利于促进民众公共利益最优化,增强民众对公共决策制定的认同感。此外,由于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网民关注问题的多元化和广泛化,使得网络问政的主题广泛、影响深远。网民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意地发表、转发、评议主题,政府也可以通过与网民互动传播积极健康的言论,引导民众控制过激情绪表达,扩大正能量在民众之间的影响。

在看到网络问政优势的同时,也要客观辩证地看待网络问政的特征,清醒地认识它的缺点,如:虚拟网络中网络不文明现象屡屡出现,网络问政得来的民意还不能代表全民的民意,等等。我们必须清醒、辩证地看待网络问政的优势与缺点,有效利用网络问政的长处,避免和解决其存在的弊端,确保网络问政的规范有序发展。

二、当前网络问政无序发展的现状

自2008年以来,网络问政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但网络问政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网民素质良莠不齐

当前,我国网络问政的参与者素质良莠不齐,并多为年轻网民,他们在面对互联网释放出来的强大的网络舆论能量时,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同时,网络环境的法律约束力和道德约束力相对较弱,容易造成网民的非理性举动,从而导致“群体极化”和“网络暴力”。

(二)网络问政流于形式

受传统“人治”思维的影响,许多官员对网络问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注重与网民进行互动,常以躲避、搪塞、压制的方式对待网络问政。但迫于上级领导与社会舆论的压力,又只能消极面对网络问政,于是,许多官员就将网络问政当成了“政治作秀”,很少认真倾听或积极回应网民的呼声与诉求。此外,有些官员热衷于“网络问政”,整天忙于与网民交流互动,而不愿直面各种社会问题,不能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使网络问政流于形式[1]。

(三)政务信息不对称

由于政务公开制度不完善,许多地方政府并未公开政府采购、财政预算、政府支出、社会招标等政务信息,导致网民无法触及核心的社会问题,无法有效地监督政府行为、参与公共政策。同时,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网络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网民不能第一时间获取政府公开信息,降低了其参与政府决策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四)信息利用率较低

在互联网时代,公民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官方微博、BBS论坛、市长信箱、官方网站等渠道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参与政治。显然,网络问政拓展了政治参与渠道,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交流沟通,提高了政治参与质量。但是,网络问政也带来了信息过剩问题,使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被淹没于网络信息之中,迫使政府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收集、整理和反馈信息。此外,有些利益集团或政治势力以互联网为手段,通过“信息轰炸”的方式混淆民众视线,导致网络政治沟通偏离了正确轨道,也影响了网络问政的良性发展[2]。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网络问政规范化

(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问政的基本目标

1.用思想政治教育破解网络问政形式化问题

当前,许多地方政府的网络问政多是面子工程,往往是走走过场、摆摆形式,并未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因而,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问政之中,推进网络问政规范化建设。比如,可以通过对网民进行责任意识教育,提高广大网民的政治责任意识,使网民明白网络问政是严肃的政治行为,要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再如,不仅要让官员学习网络知识和网络技术,还要深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让广大官员树立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接受群众建议与监督[3]。

2.用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网络问政扩大化问题

虽然我国有五亿多网民,但是网络问政并不能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对于许多体力劳动者而言,他们缺乏网络知识和网络参政能力,更不会用网络表达利益诉求。因而,在网络问政过程中,应开展以实事求是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广大官员了解网络问政的利与弊,掌握开展网络问政的方法与途径。同时,还要将法制教育融入网络问政之中,并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对网民开展民主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民主和法治意识。

3.用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网络问政无序化问题

当前,许多网民将不良网络表达习惯带入网络问政之中,导致网络政治参与情绪化、片面化、非理性化,也导致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网络信息失真等情况屡屡发生,直接影响了网络问政的权威性、严肃性与公正性。为此,要将法制教育融入网络问政之中,培养网民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广大网民能够学法、知法、尊法、守法,自觉遵守网络问政的制度规范。同时,还可以吸引理性、稳重、高素质的学者参加网络问政,引导青年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推进网络问政的有序化发展。此外,应开展以求真务实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思政教育,让网民客观、理性地对待互联网带来的海量信息,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网络信息[4]。

(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问政的具体方法

1.创新交流互动方式

自网络问政出现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及时占领这块社会阵地,以网络问政的方式联系人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等。比如,在线回复网民提问时,应打破讲大道理、套话多、模式僵化的对话方式,从网民的问政动机以及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出发,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与网民进行交流互动,从政策与理论上圆满地解答网民所提出的问题,让网民对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等有正确认知。此外,在网络问政中,官员不能只是就事论事地回答问题,还要及时对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点评,以提高网民的政策水平与议政能力,强化网民的政治意识和理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首先,可以通过网络问政平台进行政治理论宣讲,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当前,许多网络问政平台都将政治宣传、政策宣讲的视频上传到网上,或将两会报告、政务公开等信息传到网上,通过这些内容对网民进行政治和政策教育。比如,许多网络问政平台都将《大国和谐》《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等思想政治教育视频上传到网上,让公民在参政议政中获得政治知识,提升政治觉悟[5]。其次,开辟时政评议专栏。当前,网民多通过网站、博客、BBS论坛、微博等开展网络问政。可以在这些网络问政平台上设置时政评议专栏,及时评议各种方针政策、社会热点等,澄清各种网络谣言和虚假言论,还原社会事件的真相,以引导社会舆论导向。此外,在网络问政平台上,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技术,对不同群体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比如,可以用经典老歌、戏曲等形式对中老年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漫画、动漫等形式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四、结语

网络问政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当前,网络问政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面临着形式化、无序化、扩大化等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问政过程,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网络问政规范化建设,是消除普通民众对网络问政的认识偏差,提高广大网民参政议政的时效性,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建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2]双宁.中国网络问政运行模式的演进过程及阶段性特点分析[D].沈阳:辽宁大学,2011.

[3]张丽红.试论网络舆情传播对文化的影响[J].前沿,2008(4) .

[4]张红琳,张红卫.网络传播对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5),

[5]张尚仁.网络问政——公共管理的创新形式[J].云南社会科学,2010(3).

【责任编辑:李安胜】

中图分类号:D616;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6)04-0033-03

作者简介:谷慧玲(1984—),女,河南尉氏人,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5-11-20

猜你喜欢
网络问政网民思想政治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遵义(2018年20期)2018-10-19 07:15:06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基于Android的网络问政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软件导刊(2016年12期)2017-01-21 15:15:14
关于网络问政的思考
青年时代(2016年28期)2016-12-08 16:50:13
网络媒介的政府治理:对“网络问政”现象的解析
浅议如何做好新时期东汽保卫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网络问政的环境与政府回应的速度
理论导刊(2016年9期)2016-09-20 13: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