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本解读的不良倾向及对策

2016-04-13 20:05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滨江中学张海琴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关键词:参考书教参经典作品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滨江中学 张海琴



经典文本解读的不良倾向及对策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滨江中学 张海琴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视察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一讲话反映出对中小学教材中经典作品减少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经典阅读,正确解读文本,发挥经典文本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传承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教材解读普遍存在三点比较严重的问题。

首先,不读教材,只看教参。很多教师不是研究教材,而是研究参考书、教师用书,唯参考书为上,唯教材编者的观点为上,参考书上怎样写,教师就怎样教;另一方面造成不研究教什么,只研究怎样教的现状。我们知道,文章是需要反复涵咏阅读的,尤其是经典作品,它们能够经历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必然有其深邃的思想,打动人心的情感,优美蕴藉的语言。但是,如果只把阅读文章作为考试的工具,为读而读,为教而教,把参考书作为圭臬,经典阅读教学势必走向肤浅和功利。

实际上,“教什么”是前提,不知道教什么,“怎样教”就会陷入迷茫。况且,教参书上的观点不见得就是正确的、全面的,因为社会是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思想、新观念、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以前是正确的现在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我们从前提到的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的理解不是表现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扼杀,而是鲁迅先生对幼时学习生活的美好记忆。又比如《散步》的主题不只是亲情、责任,还有生命这一主题,而如果淡化了生命意识来看本文会使文本解读不够深刻。又比如教师用书上对《羚羊木雕》的解读是对大人与孩子各打五十大板,大人有错,孩子也有错,而忽视了作者的意图,忽视了作者的思想倾向,以至于使文本解读出现失误。这样的失误有时候是致命的,会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是经验至上,闭门造车。很多教师全凭过去的经验,过去教什么,现在也教什么;过去怎样教,现在也怎样教。每个教师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随着自身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对同一事物的认识肯定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和层次,对经典作品的认识和解读也必然会有新的角度和深度。对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与过去也是不同的,而且现今人的价值观与过去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批判式的、口号式的观念和认识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从人性本真的角度考量不一定是正确的。因此说,教师懒于思考,死抱着经验不放,岂不知经验主义害了太多的人。

最后,专家设计,奉为圭臬。有的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的是不相信自己的知识和学养,缺乏主见,畏首畏尾,一味地奉行“拿来主义”。凡是专家对文本解读的观点,一律拿来为我所用,不管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凡是专家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都搬来运用,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不管是否符合自己,是否符合自己的学生,甚至是生搬硬套。这种食而不化的“凡是”思想扼杀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经典作品教学思想和方法僵化保守,裹足不前。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经典作品解读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以发挥经典作品、优秀文化的价值。

首先,强调“裸读”,读深读透。

教师要抛开外在的凭借,包括教参、教案、专家对文本的解读等,自己对文本先读十遍以上,读出自己对文本的思考,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看法。具体说,在文本上圈点勾画,联系与之相关的内容,包括与一个词语、一句话相关的内容,与原文比较、分析,真正将文本读深、读透。所谓“读深”是指能够读出文本的深意,弦外之音,潜在之意,既能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又能从局部品读出文章的深意,能够与作者一起欢笑、悲切,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程度,我们文本解读就获得了成功。

其次,读出问题,读出疑问。教师要于无疑处有疑,并能寻求疑问的答案,使有疑处无疑,这才是做学问的基本态度与立场。教师要能着眼于全篇,设计提出贯穿整堂课的主问题,也能根据关键段落和语句提出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问题不宜太大,否则学生会有无处下手之感;也不能太小,否则就失去了思考价值。

再次,充分预设,灵活生成。教师解读文本最重要的一点是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会对文本作何理解,对文本的关键语句、精彩语句作何理解。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进行课堂教学预设,要考虑问题提出来孩子们会怎样回答,回答到什么程度;回答到这个程度教师该怎么办。对课堂生成性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站在尊重的角度,充分听取学生的心声,让他们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对学生的意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某些不成熟的问题,一定要学会灵活处理。

要解读好经典作品,教师要深入文中,潜心阅读,站在高处,深刻立意。

猜你喜欢
参考书教参经典作品
感悟经典作品 提升美术素养
如何用好语文课外参考书
收不到货可要求赔偿
撷英 经典时期的经典作品
教师要正确使用参考书
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
神秘的教参
语文教参使用与更新问题浅析
不要让参考书牵着你的鼻子走
古典音乐欣赏与时代的融合——经典作品欣赏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