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程游戏化教学初探

2016-04-13 20:05江苏省南京市铁心桥小学吕曼秋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课身体素质体质

江苏省南京市铁心桥小学 吕曼秋



小学体育课程游戏化教学初探

江苏省南京市铁心桥小学 吕曼秋

身体素质“课课练”是全面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他们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和改变他们身体形态的重要训练形式之一。新课标实施后“课课练”被逐步淡化,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在近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发现学生的体质下降现象愈演愈烈,学生体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于是再次掀起身体素质“课课练”的狂潮。加深对体育“课课练”的认识和创新,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越来越显出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而目前身体素质练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形式单一,既规定了动作的名称,又规定了练习负荷的量度范围,如:纵叉5秒×2~3组;立/坐位体前屈6秒×2~3组;仰卧举腿6次×2~3组等。学生练习强度及参与度均达到要求,增强体质,但学生叫苦连天,易产生厌倦情绪,在练习中出现“教师教的很枯燥,学生练的很无聊”现象。我认为,必须改革当前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模式,将身体素质“课课练”进行游戏化模式转化,做到内容多样,形式有趣,时间安排合理有效,鼓励多元发展。进而达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课练”的强烈兴趣,寓教于乐,在趣味盎然中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最终全面提升当下小学生的体质。下面笔者就“课课练”游戏化练习谈谈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抓住学生兴趣,奠定“课课练”游戏基础

首先,要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练习。情境游戏法的关键是设置一定的“情境”,使游戏内容在情境化的故事中得以完成,情境的设置是让其掌握运动技能的一种教学载体。新课程的目标在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框架,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在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有的放矢的让学生置身生活情境,容易激发学生主体感官器,使学生学的很轻松,并在不知不觉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例如,在完成“课课练”内容之腿部力量练习时,笔者设计的游戏是“动力火车”:在给学生进行“动力火车”的游戏时,先要设置“开火车”的相关情境,然后鼓励孩子们寻找发现车轮的特点,当学生领悟了游戏要领后就可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了,学生很快学会合作,或双脚跳,或单脚跳,或合作跳跃,在快乐的体验中感受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锻炼体质。

其次,内容上要逐层深入,让学生自主接受挑战。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兴趣的维持度较短,且重复练习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参与积极性降低,调动学生兴趣,需不断变更模式,逐层增加游戏难度,调动学生兴趣,主动参与,也增强学生自信心。例如完成“课课练”内容之速度、灵敏与平衡时,笔者设计的游戏是“穿越小树林”:(1)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小树苗(部分学生蹲在地上,双手抱膝保持平衡)之间的穿越游戏,穿越的学生保证不碰到蹲立的学生。练习中两组互换,体验不同位置的练习。(2)再次引导学生进行树林(蹲立的学生变为站立,双脚提踵)之间的穿越游戏,另外的学生穿越站起的学生,体验一定高度障碍的变向跑练习。(3)最后引导学生体验狂风树林(站立的学生脚不动,上体尽量大幅度的活动)之间的穿越游戏,另外的学生穿越晃动中的学生,体验更高难度的变向跑动练习。学生在不断提升的游戏环节设定中不断挑战自己,提升运动技能的同时,增强“课课练”强度及时效性,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此外,还要善于运用新兴器材来激发学生参与的乐趣。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新兴的体育器材深受学生喜欢。利用新兴器材进行游戏化“课课练”,学生参与兴趣自然跟进。如对水平二学生进行协调、跳跃素质练习时,可利用时兴器材“跳跳球”进行相关游戏。

二、调整学生心态,巧用“课课练”游戏结果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小学生学习主要有两种动机,一种为了得到老师或家长的表扬、欣赏和奖励;另一种是为了集体或组织的荣誉。在游戏中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课课练”的练习,笔者认为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首先,要用好“奖励”(惩罚)政策。给予游戏优胜者一定奖励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失利一方自然也要受到相应惩罚,让他们从心理上能够接受,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人格。有时还可以让他们自己预先制定奖惩规则,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有效避免学生的厌倦情绪。

其次,激发学生勇于挑战的品质。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好胜和敢于挑战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及比赛意识。例如,让体育水平一般偏上的同学先展示,问谁敢于挑战他?大多数学生愿意试一试,甚至教师也可以参与进去,开展师生间大比拼,学生会心甘情愿地参与联系,尝试挑战自我,在这种体育游戏中扎扎实实地得到体育锻炼。

三、 关注学生差异,凸显“课课练”游戏层次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一位学生都愿意并乐于参与游戏中,完成“课课练”目标。

首先是游戏目标实施分层次。为突出游戏的层次性,在游戏目标制定时必须将重点指向学生,制定好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和运动能力的高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刀切”,如对学生划分为A、B、C、D组等,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其次是游戏过程实施分层次。游戏中根据学生表现,利用小组合作形式,如根据学生的表现及能力将学生4-6人分为一组,小组自由合作练习,根据小组特点,小组的“课课练”内容有所不同,设定适合小组活动的游戏等级进行竞赛。但在游戏中,小组成员根据近期表现不断调整,提升学生参与的热情及端正态度,使游戏更加发挥自身趣味性及竞赛性。

四、进行多元评价,优化“课课练”游戏效果

单向度的评价不可能反映学生体质的实际,我们必须结合每年的学生实际体质测试数据,有针对性地设计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活动的内容。笔者就某小学二年级学生抽取样本学生30人,男15人,女15人,进行为期6个月的游戏性“课课练”尝试,对学生前后两次测试数据进行研究,对他们的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跳绳和50米跑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的成绩做过统计分析。发现学生在游戏性的素质练习后,各项目优秀率及良好率均有所提升,且学生的不及格率显著下降,集体项目数据向偏优性发展。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在游戏性素质练习里达到比直接进行“课课练”具有更高强度,且各方面素质发展较全,且学生带着趣味参加练习,通过教师评价及学生自主评价,更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针对不同水平段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不同的素质练习内容,教师要设计不同的训练时间和地点,设计不同的训练强度,针对不同年纪学生设计不同游戏内容和评价标准,开展多元化评价,在促进学生体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采取不同的偏优性发展。在游戏中完成枯燥无味的身体素质“课课练”,多元发展“课课练”游戏化形式,完善课堂教学机制,突出新课标提出的趣味课堂理念,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猜你喜欢
课课身体素质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课课练”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课课练”:增强学生体质的催化剂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高中英语复习课课后作业有效性例析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