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学社 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载体

2016-04-13 20:05:38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信达外国语学校丁燕萍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3期
关键词:文学社写作能力习作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信达外国语学校 丁燕萍



班级文学社 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载体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信达外国语学校 丁燕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无疑是一出重头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绝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即便是一些优秀学生,遇到作文课,也总是面带愁容;对于那些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作文更像是一座不易攀登的高山。因此,有必要对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辟小学作文教学新的载体。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大量练笔扼杀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绝大部分的语文老师把作文教学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每课小练笔,每周写周记,希望通过大量的练笔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我们也不否认,离开了一定量的写作实践,就谈不上写作能力、写作水平的提高。但试想,仅仅有量的保证就够了吗?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有效的评价,练笔就成了一种形式,不仅徒增了学生的烦恼,还成了扼杀学生写作兴趣的杀手。这样的练笔,哪来质量可言?

(二)闭门造车导致了学生情感的虚假

目前的课堂作文教学中,孩子们总是围绕老师出的题目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这种近乎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学生的作文或七拼八凑,或无话可说,或假话连篇。孩子们因为缺乏生活的体验,作文内容显得苍白无力,毫无真实性可言。

(三)过度指导限制了学生独特的思维

新课程的单元作文,教材的要求较高,学生往往写不好。于是,老师不遗余力的引导、启发代替了学生的独立审题、选材与思考,把学生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学生不是从生活中获得感知,萌发了想要表达的愿望,提笔写下自己的见闻与感受,而是带着老师的命题去“搜寻材料”。更有不少教师过度地用范文,使学生对写好作文更是缺乏自信:认为自己经历的事没有范文上的“有意义”而不敢选择,自己的语言没有范文上的“规范”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构思没有范文上的新颖而羞于动笔。过度的指导,使学生不能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大大限制了学生独特的思维。

要改变这种作文教学的现状,必须从教学观念上予以根本的变革,而班级文学社正是改变这种僵化的、陈旧的习作教学的一种新载体。笔者尝试的班级文学社,就是择优录取有表达意愿的孩子,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轮流进行写作,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教师参与其中的批阅和评价,从而达到全班学生作文水平整体提高的一种新的习作形式。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班级文学社为小学的习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载体。

二、成立班级文学社的理论依据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关键在于他是否有强烈的表达意愿。一直以来,我们的作文训练最惯用的手法就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然而遗憾的是缺乏创意、新意的命题,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而诸如周记之类的习作训练,教师又完全放任不管、听之任之。因此,尽管师生双方都费煞苦心,但收效甚微,甚至还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而班级文学社这种新的载体,学生感到新奇、有趣,特别是文学社的成员是择优录取的,学生有一种自豪感。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就有了表达的欲望,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二)多主体评价是增强信心的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班级文学社正为习作多种形式的评价提供了载体。它可以变过去唯一的教师评价为多主体评价。在班级文学社的作文本上,除了教师进行评价以外,我们还可以让同学让家长也参与评价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作文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激励,更多的建议。这种多主体评价的方式是增强学生信心的动力。

三、开展班级文学社活动的实践

(一)建立合作小组是有效活动的前提

1.建立小组

班级文学社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小组的合作。笔者将有表达意愿的孩子在报名基础上进行择优录取,成立合作小组,每组四名同学,轮流完成周一至周四的作文。合作小组的建立也在成熟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

A.自由组合

开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自由组合,一般是寻找好朋友成立合作小组。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大家都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建议。这样的组合形式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B.优良搭配

由教师分配组内的成员,每个小组中的成员有优等生,有良好生。设计这样的组合形式,意图就是通过同伴互助,使良好生的写作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C.同水平同组

优良搭配也有弊端,对于优等生来说缺乏竞争的环境,不能更上一层楼。因此,实行同水平同组,简单地说就是将写作好的学生分在一组,写作一般的学生分在一组。将同水平的同学安排在一组,使组员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也成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习作水平的一种好举措。

D.随机抽取

同水平同组使小组之间的竞争变得不那么公平,特别是良好生组合在一起的小组,对优等生组的成绩望尘莫及。因此,尝试了随机抽取组组的方式,将全班学生的名单分别写在小纸条上,每次随机抽取的四名同学即成为一个小组。这样构成的小组成员男女生搭配,优良结合,小组间的竞争会更加公平。

应该说,不同的分组形式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笔者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断进行调整。

2.推选组长

分组以后,要求各组选拔一位热爱写作、工作责任心强、热心为同学服务、办事灵活的孩子做组长,组长的职责有:负责督促本组组员及时做好作文本的交接工作,确保每人每周都能写好一篇作文;可以为本组确定作文的主题,可以及时调整本组成员习作的顺序,解决竞赛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想办法扫除竞赛中的障碍;督促组员填写好目录以及订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3.设计组名

在建立小组后,请学生为自己组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每个合作小组的组员发挥集体的智慧,纷纷设计组名,如:夜雨晴空、旗开得胜、冰菊物语、紫蝶冰情、冰湖秋月、行云流水、河西虎啸等,学生既感兴趣又自豪。这一过程也能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组名用最漂亮的字写在标签上,贴在封面的左下角。

(二)明确活动要求是成功习作的保障

建立合作小组后,如果就此放手让学生写作,那和写周记并无区别,教师还必须提出要求,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活动,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1.作文轮流撰写

在写作前,教师强调要求:各组内组员依次轮流写作,每天一篇,内容、体裁不限,且必须在次日一早上交。在写作过程中,如有学生无话可写,笔者就引导他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掘材料,组内成员亦可为其出谋划策。

2.评价采用星级制

为鼓励学生,作文采用星级制打分。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数字本身说明不了孩子的具体学力成绩。”“学生不需要分数,因为分数会阻碍他们对知识的渴求,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使他们不能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学生完成习作后,笔者会根据完成习作的态度及习作的质量为他们打上“☆”,并写上激励性的评语,以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3.习作进行定期交流

讲评是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笔者特意将每周五晨读时间调整为习作交流与讲评的时间。对此,学生异常期待,期待自己的作文能进行交流。

4.小组评比优胜

为刺激合作小组之间的竞争,我们开展作文优胜小组的评比活动,评比出50%的优胜小组。评比结果公布在教室后墙的布告栏中,获胜小组的每位组员除了获得精神奖励外,还能得到一份小小的物质奖励。

(三)实行奖励是激发兴趣的动力

1.交流优秀作文(前面已有介绍)

2.推荐到文学刊物

对于优秀的作文,笔者会要求学生将它打印好发送到老师的邮箱。除了将作文刊登在《家校联系录》或学校的校园网中外,还会向文学刊物推荐。几年来,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有多名学生的习作在《城乡导报》《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创新作文》等刊物中发表。

3.设立写作奖项

笔者设置了 “班级小作家”“冰心文学奖”“班级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项。凡一年中班级文学社作文累计有8次获得六星级,就可以获得“班级小作家”的称号;如果在评上“班级小作家”后累计再有8次获得六星级,也就是合计有16次获得六星级,就可以获得“冰心文学奖”称号;在评上“冰心文学奖”之后,累计再有8次获得六星级,也就是说合计有24次获得六星级,并且有习作在刊物中发表,就可获得“班级诺贝尔文学奖”。

4.出版“青柠文学社”专刊及学生个人专刊

在成立“班级文学社”初,我们将班级文学社命名为“青柠文学社”。出版“青柠文学社”专刊,这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不竭动力。每学期的最后一个月,由班级文学社社长挑选出认真负责、文字功底相对较强的学生成立编委会,挑选出满意的作品进行编辑、排版、校对、出版,人手一份。对于特别努力,作文完成质量特别高的孩子,笔者为其出版作文专刊。

总而言之,班级文学社使学生养成了时时处处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使自己的眼睛和大脑不断敏锐起来,使生活成了习作不竭的源泉。文学社的成立让学生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培养了小组成员团结合作的能力。它不失为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转化传统写作观念的一个行之有效的载体。

猜你喜欢
文学社写作能力习作
[文学社巡礼] 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默深文学社
中学时代(2022年11期)2022-12-05 16:24:40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4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2
芍药
同学少年(2016年2期)2016-12-25 02:16:45
二月文学社简介
同学少年(2016年2期)2016-12-25 02:16:44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