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协涛
初中生古典文学素养提升路径的探究
⌾ 吴协涛
一向被束之高阁的古典文学怎么才能让初中生喜闻乐见?提升初中生古典文学素养,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利用长期积累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经验,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了多种有益有趣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以期有所收获。
利用学生吃住在校、课余时间丰富的优势,学校开展了“走进名著修身养德”古典四大名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老师的精辟引读、评讲激发了孩子们研读名著的热情,孩子们的书桌上少了粗制滥造的网络游戏小说,悄然摆上了《西游记》;自习课上减少了昏昏欲睡的惰性,多了埋头阅读《水浒传》的专注表情;茶余饭后叽叽喳喳争论的是《红楼梦》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倾心交流的是小组表演“黛玉葬花”情节时的感情把握……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名著阅读的答题技巧,而且学会从名著赏析里得到独特的阅读感受,增加了古典名著的魅力。
利用校园广播站这个平台,让包括《弟子规》在内的国学经典走进了学校学生的平常生活。钱文忠教授的《弟子规》解读系列讲座,被学校师生加工、充实后,广播站播音员会在每周四下午《百家讲坛》中播出,及时匡正孩子们言行中的不当之处,有效引导校园文明的舆论导向,国学经典得以传承发扬,不少班级举行了解读《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的综合实践活动。
《朝华》校刊从第十三期开始设“名著赏析”专栏,精心挑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阅读解析,帮助学生们梳理名著脉络、熟稔名著情节、强化名著观念、驾驭名著题型、积累名著常识。学生争相传阅校刊、默默记诵、热情探讨,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名著阅读的做题任务,缩短了初中生与名著之间的距离,启迪着全体师生的古典文化心泉。
学校重视广播站、文学社两社团校园记者的培训工作,定期召开记者培训会,其中就有关于古典文学素养提升方面的具体内容。来自四十八个教学班的小记者用心记录古典文学的重要知识;投稿箱也渐渐塞满了仿古典诗词创作的学生作品;“娱乐在线”点歌环节中古琴雅韵歌曲的数量也逐渐占上风,学生们的古典文学意识蔓延到了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6年4月,学校举行了旨在弘扬读唐诗、提升古典文学素养的作文大赛,选取了李商隐的《嫦娥》中“碧海青天夜夜心”一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解读诗意,反其意而行之写一篇有自己独特发现的文章,大赛通过班级初试、学校复试收到了243份参赛作品,筛选出了38份优秀作品相继在广播站、《朝华》校刊上播出发表,不少作品反映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散发着浓郁的古典文学气息。
2016年5月初,学校结合学生理解实际,以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十期的视频材料为依托,组织学生观看、记录,老师整理、制作课件,开展了“实中诗词诵读大会”活动,学生积极准备,热情参与,老师适时引导、精彩点评。从诵读活动中,我们结识了郦波、康震、王立群等点评嘉宾,熟悉了李白、杜甫、苏轼等名家的佳作,重温了诗词经典带给我们的精神滋养,领略了李思维、夏坤、彭超等诗词达人的卓越风采,感知了中国诗词的盛大恢弘。
2016年6月22日,河南省教研室在郑州举行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级优课教师展示交流会上,党红英老师提出的“大语文”情怀让笔者深有同感。“大语文”要求语文老师具备过硬的文学素养,单纯地依靠教参对文本的一家之谈,依托疯狂的题海战术,是远远实现不了文学的熏陶、净化、提升作用的。党老师提出的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堂的重复性、盲目性甚至无效性,已经严重制约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目前的学校大多数无法做到小学、初中、高中同一个老师的大循环,彼此之间不沟通、不分工,只是盲目地根据自己的理解,眉毛胡子一把抓地想把所有自己掌握的东西都倒给学生,最终会导致语文课堂的无序性。这样产生的连带弊端就是,我们的古典文学素养系统、科学的提升路径就面临断层、无序的危险。
学校一直在探索中国古典文学和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机融合途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团主题活动、作文大赛、诗词诵读大会等,都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发现学生在接受中国古典文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关注点,让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阳春白雪”情结和寻常百姓的“下里巴人”身份融合在一起,让语文课堂活色生香、优雅绵长,让经典走下神坛,“飞入寻常百姓家”。
经典可以穿越战争,古典文学是我们永不老去的民族魂。书香校园里,我们重温经典,生机盎然。
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实验中学 47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