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吴爽
美育,该如何“以美育人”?
文/本刊记者 吴爽
近日,教育部与北京、上海、江苏等8省市在京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此举旨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责任,推动构建上下联动、统筹整合、协同推进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工作机制。
美学课程教学该如何实现“以美育人”的培养目标?记者近日专访了湖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湖北大学美学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利荣。
美育是大学教育的精神内核。王国维将“美学”从日本引入中国,率先倡导在大学设置美学课程,蔡元培在五四时期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此后,美学美育就成为大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根据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教育部将对8省市学校美育综合改革、美育教育教学改革、美育教研科研、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美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予以支持和倾斜。这为美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然而,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美学课程教学与“以美育人”“审美之人”的培养目标存在游离与分裂。
丁教授表示,当下高校的美学课既是哲学专业的必修课,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而美学课的特殊之处在于:美学不仅是理论课,还是审美鉴赏的实践课。美学教学需要文学与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与感悟。缺少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鉴赏经验,美学理论的学习难以升华;缺少美学理论的灌注,文学艺术的鉴赏实践可能仅仅停留于感官世界,而难以深入其内核与精髓。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鉴赏者的情感与心灵会产生碰撞与升华。鉴赏者对文学艺术精神的理解、对作品的情感表达,会直接影响到他在何种尺度上、以何种形式进行审美活动。
审美作为一种精神的艺术,其精神结构、道德修养、创造灵感之“体”与审美鉴赏与方法之“用”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其“用”是作者的精神结构、精神品质与精神创造能力——“体”的显现。美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隔离了审美的主体精神与鉴赏对象世界的联系,造成了体用断裂,使美学课程教学益愈桎梏。
传统美学教学注重知识传授与理论体系化,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理论,学生学知识(美学理论、美学范畴、美学形式与美学史)的现象。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学内容与模式,难以根据新时代美学与美育的教学特点,设计新的教学内容,教学中难以激起学生学习美学,化育自身的热情与兴趣,以及学生进行审美实践与艺术鉴赏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当下互联网已经全面普及并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普及并多样化。美学教学虽然基本完成了多媒体教学,但是依然存在课件文字化、讲授概念化、学习被动化的倾向。少数教师依旧满足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与讲授范式。此类教学方法显然不足以适应美学美育的新形势、新状态与新要求,美学教学亟待进行整体优化与创新性改革。
在教学中,丁利荣引导学生积极介入教学,展开互动;鼓励学生讲述鉴赏体验,分享审美经验;倡导学生投入文艺批评实践,将自己对于美的理解、艺术感悟与文学批评形成研究性小论文。
据丁利荣介绍,在美学美育教学中所建构的“以美化人” “以智育人” “以情感人”的教学理念,目的在于将“美”“智”“情”在教学中进行全方位整合,以美育为核心来传授知识,传递方法,传达情感,使学生做到“心中有爱,眼中有美”。在学习与掌握美学、文学、艺术知识的基础上,进入到艺术与文学作品的审美与精神层面,理解艺术与文学作品的表述内容、表现形式与表达方法,通过审美实践与艺术鉴赏在更高层次上领悟所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在获得审美的愉悦的同时,进入精神创造活动,达致完满人格的建构。
丁利荣表示,以美学理论为架构,以审美鉴赏为基础,以文学艺术作品为对象,以文学艺术批评为实践,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停留于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格局,将室内课堂教学与户外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例如,在关于“自然美”的教学中,将当下学术研究热点的“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引入课堂,在不同教学时段带领学生接触大自然,感受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引导学生从人与生态、人与环境关系的视角出发,从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进程来理解 “何为自然美”“如何理解自然美”分析人造景观与自然美的关系,并在讲授中带入黄山风景、南极冰川等自然风光,《老海失踪》《后天》等文学艺术作品,将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个案的鉴赏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时代精神与审美取向相结合,让学生充分了解生态环境破坏给人带来的灾难,理解美学家关于生态环境美学的阐释,进一步启迪学生热爱自然,热爱艺术,从而走向审美的生活,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想。
而美学教学如何将“以美化人、以智育人、以情感人”落到实处,是丁利荣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所思考与探索的主要问题。在美学的教学中,她尝试“大课堂”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具体做法是:“高讲促学,聆听大家”,邀请世界知名学者走进课堂开讲座。
在美学课程教学中,全方位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大力拓展网络资源,将书本知识通过多媒体课件、录像、幻灯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现,将由于时间限制而难以全面展示的内容,通过美学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展示,逐步形成了课内、课外、网络、QQ群的互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美学、美学的学习兴趣。
完善教学实践,以户外教学、审美考察与审美鉴赏为主,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及高校云集的优势条件,实现美学教学的大课堂化,让学生“走出去”。在美学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规定的户外教学时间以及和课余时间,不仅注重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而且注重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电影院,将美学本来具有的审美理论、审美知识与审美实践、艺术鉴赏互动起来,结合起来。
美学课程的考试考查,丁利荣彻底抛弃了死记硬背式的考试方式,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听课、阅读、参观、鉴赏、批评,训练自己的独自品鉴、独特感悟、独立批评与独到见解。在课程中期的作业与课程结业论文方面,独立构思、撰写分析审美现象、文学、艺术作品的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