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摩诘诗论古典诗歌意境的营造

2016-04-13 18:56黄春枝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情景交融

黄春枝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语言与传媒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从摩诘诗论古典诗歌意境的营造

黄春枝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语言与传媒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意境创造水平直接决定着诗歌艺术成就的高低。摩诘诗以清新自然、恬淡闲适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审美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关键词:意境营造;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韵味无穷

意境是艺术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达到的一种使人感受领悟、回味无穷却又难以言传、具体描述的艺术境界,它是情理形神的融合,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今人对此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1]258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诗歌所体现出的浑然天成的意境美,是否具有美的意境成为评判一首诗歌优劣的重要标准。

王维,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其诗以清新自然、恬淡闲适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1虚实相生

意境由“实境”和“虚境”两部分组成,实境如在目前,虚境见于言外。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决定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虚境不是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明人屠隆在《与友人论诗文》中说:“顾诗有虚,有实,有虚虚,有实实,有虚而实,有实而虚,并行错出,何可端倪?乃右实而左虚,而谓李杜优劣在虚实之辨,何与?”[2]677实际上,虚实各有其妙处,并无高下优劣之分。清人翁方纲在《石洲诗话》卷四中说:“唐诗妙处在虚处,宋诗妙处在实处。”[3]178文学创作中,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古典诗歌创作中,诗人普遍追求“虚实相生”的审美模式,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来创造高层次的审美意蕴。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诗的前两句传递出强烈的思乡念友之情,表达出诗人当时孤独寂寥的心情,后两句却避实就虚,不言自己念友人,却言友人忆自己,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前两句,不经任何迂回,直抒胸臆,迅即形成高潮,成为警句,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是实写。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 是虚写,也是这首诗的深厚之处、新警之处。

古典诗歌创作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艺术联想空间,也就是说,它除了给读者传递一种直接信息外,还提供一种间接信息,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如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表达了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到来自故乡的亲友,激起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而诗的后两句却只问窗前那株寒梅,很有些出乎常情,这恰恰是作者高超的创作方法和手段,“寒梅”是直接信息,是实写,给读者提供的间接信息是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是虚写。

从根本上说,虚实相生是诗歌意境的基本内涵、基本审美特征和内在结构特征。诗人只有熟悉运用有效的表现方法和手段,处理好虚实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作品描写的意象或画面虚实相生,才能大大丰富诗歌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

2情景交融

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4]23意境创造就是将情和景二者结合,情与景交融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意境的产生效果。古典诗歌写景如画,即景生情,在写景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情与景二者互相交融,不可分割。

在古典诗歌中,景往往被赋予了情感的内涵,情常常附丽于写景的文字之中,在情与景高度融和后产生难以名状的艺术境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一首传颂广泛的经典之作,唐代就有“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的记载。诗的前两句写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诗人通过客舍与杨柳等画面的陈设,虽不着“别”字,却将送别之意写尽。后两句中“更尽”二字,更是妙笔生花——把此前的殷殷劝酒、此刻的依依不舍、此后的关切怀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古典诗歌意境营造中,诗人总是能找到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的契合之处,并在描写客观景物的同时,也把主观感情表现出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王维的《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诗人在诗的前八句通过乡村生活场景的设置,勾勒出一幅十分安定祥和而又生动具体的田园生活画卷。字面上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的后两句中的“闲逸”二字,就把这些孤立的场景贯穿起来;“羡闲逸”三字,表达了诗人对农村安逸、恬静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由此可见,古典诗歌意境的主要表现途径便是情与景的结合。情景交融是古典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方式,好的古典诗歌都是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3韵味无穷

“韵味”是一种综合性的体会,它不单指“韵”,还包括情、理、趣等多种因素,能给人更多的回味和想象。明人陆时雍说:“(诗歌)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疑,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矣。”[5]58可见,韵味是意境的主要审美特征,也是诗歌是否具有美感的重要因素。

古典诗歌创作注意对意象内在特征的把握,自觉追求意境的“韵味”, 达到“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效果。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安谧闲静的夜晚的意境。这首诗通过桂花、春山、明月、山鸟、春涧等意象组合,描绘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人无人事烦扰,内心闲静,独坐春涧边,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也被察觉,特别是当月亮升起,使山鸟惊飞,更烘托出夜晚静谧的氛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他对宇宙万物特有的敏感,感知到桂花的飘落、春山的空灵,明月的银辉、鸟儿的飞动。这种对宇宙境界的体验实际上是一种对生命律动的体验,使读者回味无穷。

摩诘诗是古典诗歌旋律中一段美妙的音符。吟读摩诘诗,不知不觉就进入到诗人所写的情景之中,进入诗人的内心情绪,久久沉浸其中。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诗中刻画了一位隐者的形象,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诗人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通过这些描写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的豁达之性,表达了自己的隐逸之情。这首诗的语言抑扬顿挫,沉缓悠远,给读者圆润流畅的音韵美感。反复吟读此诗,那美妙的语句使读者心驰神往,那蕴藏的韵味使读者难以释怀。这就是摩诘诗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所在!

所以说,诗歌要超越具体的物象,寓无限于有限,在极有限的篇幅之内包涵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内容,传达一种特别的韵味和情致,才能激发人们的想象,才能达到意味无穷的效果。

综上所述,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成为抒情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成为许多诗人作家的艺术至境追求。品读摩诘之诗,体会意境之美。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伯海.历代唐诗论评选[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3]翁方纲.石洲诗话·续修四库全书(1704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4]林文光.王国维文选[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

[5]陆时雍.诗镜总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4.

(编辑:刘彩霞)

On the Cre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n Classical Poetry——A Case of the Poem of Mojie

HUANG Chun-zhi

(School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Xi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Artistic conception is the soul of a poem, thus the proficiency in the cre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 of a poem. The poem of Mojie [Wang Wei] excels in its fresh and elegant mien, natural and refined style, and creates a kind of aesthetic conception in which the feeling and the setting, the virtual and the real are happily blended, boasting of infinite charm. He has, by doing so, become a forever set example in the kingdom of poetry.

Keywords:the crea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he blending of the feeling and the setting; the interweavement of the virtual and the real; infinite charm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978(2016)01-0079-02

作者简介:黄春枝(1984—),女,河南信阳人,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收稿日期:2015-12-20

猜你喜欢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更有效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浅谈图片新闻标题的意境营造
情景交融赏日出以《海上日出》为例谈细读文本
情景交融、形神兼美话雪景
新时代的音乐教育
语尽意不尽,意尽情不尽
朗读:一种现实的“语文化”途径
诗情画意学古诗
论情景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