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西北局群众路线实践及启示
——以经济工作为例

2016-04-13 16:47张雪梅盛开放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西北局群众工作抗战时期

张雪梅 盛开放

(延安大学 历史与旅游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抗战时期西北局群众路线实践及启示
——以经济工作为例

张雪梅盛开放

(延安大学 历史与旅游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在抗战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陷入极度困难而又复杂的境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西北局在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为保障群众利益,发扬民主作风,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等工作,并注重发挥党员模范引领作用,群众动员工作成效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边区人民的负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促进了边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西北局;抗战时期;群众工作

1941年5月1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将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与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成立西北中央局(简称西北局),统一领导西北国民党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西北局的革命斗争历史由此拉开了序幕。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边区面临日军与国民党顽固派经济和军事的双重封锁,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财政经济陷入了极度困难的状况。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进下,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最大范围的联盟与支持,更加重视群众工作。西北局在党中央群众路线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对陕甘宁边区各项工作的领导作用,并不断总结党的群众工作实践经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群众工作模式。

一、西北局群众路线实践

西北局在中共中央的指引下,在巩固和发展陕甘宁边区的同时,将群众路线渗透到陕甘宁边区的各项建设工作中,经济工作尤为明显。

(一)盐运中的群众工作

陕甘宁边区地处西北贫瘠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环境较差,加之国民党顽固派军事和经济的封锁,使得西北局管辖的陕甘宁边区的经济遇到了极大困难。当时,生产和运销食盐是边区政府的重要经济来源,是边区对外输出的主要货物,不仅可以解决边区人民吃盐的问题,同时也能缓解边区政府紧张的财政压力。因此,西北局十分重视全边区人民的驮盐运动,在其成立后的第五天(1941年5月18日)便迅速发出《关于运销食盐的决定》,要求各地党、政府、军队必须进行食盐运销动员及各项准备工作,有效地组织边区人民运销食盐。

运盐决定要求边区民众每年需要参与约为20天的义务运盐活动,同时还需自备运输牲口、车辆、工具、草料等,群众负担自然颇为沉重。为了广泛动员人民运销食盐,西北局大力宣传:“为发展边区经济,更好地改善人民的生活,大家去运盐;为帮助解决政府军队给养困难,大家去运盐;为加强边区人民抗战力量,打破日寇新进攻,保卫边区保卫西北,大家去运盐……在宣传解释上,指出国民党亲日派、反共顽固派停发八路军经费,实行经济封锁,企图从经济上困死我们,我们为打破这种反动的经济封锁,更需要努力运食盐。”①同时,西北局还发动各地党、政府、军队充分做好对群众的解释工作,使边区人民深知盐运的重要性,以便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解释和宣传的同时,西北局还要求每个党员都去参与运盐,以保证党员的群众模范和领导作用。此外,党员还要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盐运过程中的困难,使人民在运销中能够得到利益。

由于边区人民盐运的主要运输工具是牲口,喂食牲口草料的保障需求问题首先突显出来。1941年6月11日,西北局发出《运盐通知》,要求各级党、政、群众团体在动员群众贩盐中,注意保证和降低草料成本,使群众贩盐赚钱。7月24日,西北局又作出《发动民众割草的决定》,除了动员妇女、青年、老人保证割草任务外,号召边区党、政、军、民有计划、大规模地割草储草,有效保障了草料供给,降低了草料价格,缓解了群众参与盐运的经济负担。

随着盐运工作的开展,各地工作中出现了政府干部解释说服工作不到位、党员干部在群众中模范作用以及帮助群众解决现实困难还不够等问题。而一些特务破坏分子又利用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的弱点,唆使边区的少数落后群众对党和政府产生不满情绪,甚至抵制运盐工作。知晓实情后,西北局及时调整和纠正各地的盐运工作问题,于8月10日发出《运盐工作的紧急指示》,要求加强对党员干部在盐运动员工作上的管理和指导,并纠正其缺点,同时要求各地党和政府坚持贩盐与生产兼顾的原则,依靠和发动群众战胜一切运盐中的困难,尤其是要发动群众开展与特务破坏分子的斗争,及时遏制了盐运工作中的特务破坏行为。

(二)巩固边币和平抑物价中的群众工作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停发八路军军饷,并对陕甘宁边区实行更加严厉的经济封锁。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发展边区自给自足的经济,1941年2月18日,边区政府发布了《关于发行边币的布告》:“政府为巩固边区金融,便利资金流通,保障法币不外流资敌,兹决定发行边区银行一元、五元、十元钞票三种,自布告之日起流通行使,仰军民人一体知照。”[1]70但是,由于国民党反共高潮影响以及顽固派的封锁与破坏,许多公营商业机关利用对外贸易无限制的自由,参与破坏边区金融政策和贸易政策,造成出入口的严重不平衡,以至于边币发行初期边币跌价,物价大幅度上涨,严重伤害了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甚至导致边区政府财政预算数目的膨胀。

西北局及时总结边币跌价与物价高涨的原因,于7月2日发出《关于动员边区全体人民拥护边币平抑物价的决定》,再次指示要做好对群众的动员工作:“在干部中、全体党员中解释边区政府的金融政策,清楚说明巩固边币、平抑物价的意义,经过党员干部在全体人民中去进行解释工作。各地党与政府应领导召集政府各级参议会、群众大会、商会、公营商业机关会议,进行专门讨论,规定拥护边币的共守公约与具体办法,并宣布政府的有关金融的法令,使边区人民能够从他们本身利益上,从整个边区的利益上,懂得巩固边币与平抑物价的重大意义,而一致参加巩固边币和平抑物价的运动。”②如在平抑物价上,西北局提出“实行对外贸易保护政策”,取得边区进出口贸易的平衡。在抑制农产品价格上,西北局要求“各地乡村中的党应在乡区政府中组织物价评定委员会,向农民进行解释工作,进行评价,并动员党员以自己模范作用自觉遵守评价委员会的物价等规定,出卖自己多余的农产物,以此去发动人民逐渐地减低农产品的价格。同时又要能保证在农产品价格平抑后,农民还是能够照常出卖自己多余的农产物,以满足党政军人员日常生活的需要”③。

西北局巩固边币和平抑物价的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边区人民生活的关心和重视,维护了边区全体人民的经济利益需求,打破了敌人对边区的经济封锁,最终赢得广大群众对巩固边币和平抑物价政策的拥护,不仅有利于解决边区政府的财经问题,更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三)生产运动中的群众工作

西北局成立后,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大生产运动,尤其重视对边区各地春耕生产中群众工作的领导。1942年2月6日,西北局给各级党委关于发动春耕运动的指示信中,指出春耕群众动员不够普遍,需要进一步努力深入下层。各地春耕工作报告中也表明,春耕中存在部分农民因负担关系逃避搬家,一般农民生产情绪低落,部分干部对群众春耕领导不关心等问题。4月7日,西北局针对春耕中群众工作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1)在群众中进行深入的宣传解释工作,揭发群众中存在着的怀疑恐惧的心理……并将今年边区政府只收16万石的公粮数目在农村中普遍进行宣传,使农民知道今年负担不会加重,以提高农民生产热情,增加自己的收入;(2)一切有碍春耕运动的人力物力的动员,任何机关部队个人不经政府的同意,不得随便向老百姓动员;(3)目前真正没有草料无力耕种之农民,政府应有计划的出借一部分草料给农民,规定无利借贷随有随还;因征草过重或不公平确实负担不起的尾欠粮草,在群众同意之下,给予缓交或免交,而现在真正没有饭吃的农民,政府亦应给予救济,同时发动广大群众的互济工作。④

1943年,西北局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将生产竞赛运动与春耕动员相结合,要求各地农村支部和全体同志,把边区数十万劳动大军组织起来,及时进入春耕生产的行列,立即发动和领导群众中的生产竞赛运动,并领导劳动人民向吴满有、杨朝臣等劳动模范学习。西北局指出:“在定了生产计划,规定生产任务之后,就要发动所有的生产者自愿的都来竞赛,不论家与家之间、村与村之间、乡与乡之间,各人提出个人的条件……并应以在各地展开选举和奖励劳动英雄运动,作为发动生产竞赛运动的一个步骤。”⑤随后,西北局指示各地注意要普遍建立起变工队、扎工队等各种各样的劳动互助组织,组织劳动互助,发挥群众生产的组织性。在党中央和西北局的指导下,劳动英雄辈出,生产竞赛热烈开展,广大群众的劳动热忱被积极调动起来,这使得边区的大生产运动进入了高潮阶段。

二、西北局群众工作的经验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就特别注重群众工作。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2]136延安时期,西北局的群众工作在理论与实践上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注重调查研究和及时总结问题

由于陕甘宁边区政府是中共中央各项举措的率先实践地,对其他边区具有引领与示范作用,探索实践并及时反馈于中共中央,成为其工作常态流程,调查研究便成为其基本工作方法。西北局在执行中共中央政策时,经常在总结问题的工作当中制定具体施行方针、调整解决应对措施。西北局在号召各级党委执行所制定的工作指示和政策时,同时要求他们加以讨论,并随时呈上各项工作的报告和材料,以供其研究和及时调整政策。1941年6月,西北局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下级党的工作动向,规定:“凡与西北局有直接领导关系的机关,应经常向西北局做有系统的某些专门工作报告(如春耕、选举、盐运、征粮等)和每月的每半年的总结性的工作报告,按期寄送西北局。”⑥事实上,西北局不仅是经济建设工作,在其他各项工作中,都始终坚持以调查、总结和研究为基础,制定相应的群众工作方针,及时地纠正地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重视党员对群众工作的宣传组织及模范引领作用

西北局要求各级党委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结合切实生动的宣传内容,用诚恳的、商量的态度向群众解释说明。如在发动春耕的办法上,要使党员都懂得“能够用各种使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的办法,如演戏、唱道情、闹秧歌、讲演、出画报、贴标语等生动活泼的方法,去向老百姓宣传解释,提高人民生产热忱”⑦。在各项工作的实际动员中,党员干部的宣传解释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解释党的政策与边区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并说明边区政府的需要和困难;二是党的政策是为了争取与日本侵略者、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胜利,巩固和保卫边区。

在实际工作中,西北局尤其重视基层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和领导作用。如在盐运工作中,西北局要求每个党员都要去运盐,并要求县书记或县长组织总队,区委或区长组织大队,乡支书或乡长组织小队,村党支或村主任组织小组,尽量动员每一人参加运盐。为此,所有党员以及干部必须亲自参加运盐,保证党员成为运销食盐全部工作中的模范和领导者。在春耕工作上,西北局要求发动所有农村党员,像劳动模范党员一样,站在生产运动的前列,并以自己的社会关系去推动与组织周围的群众积极生产。

西北局还经常从各地党委中发现个人或集体的模范例子,并将其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研究,然后推广到整个边区去。如在开展生产运动中,西北局根据安塞劳动英雄杨朝臣向延安劳动英雄吴满有挑战进行生产竞赛的事迹,于1943年3月3日发出《开展劳动生产竞赛的指示》。3月8日,西北局又发出《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要求:“使边区的每个生产者,不论个人与个人,家户与家户,村庄与村庄,区县与区县,都互相竞赛,互相推动造成今年生产的巨大热潮。”⑧为保证党对春耕的正确领导,西北局要求各地区发现生产中的劳动英雄,把他们的名字和劳动英雄的事迹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

(三)注重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在群众中发扬民主优良作风

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3]206。良好的党群和干群关系,无疑会使得党的政策更容易让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为了改善与促进党群和干群关系,西北局要求区乡基层干部深入基层,与群众谈话,体察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听取群众的批评和意见。县委的同志必须要能够深入到乡村党员群众和党外群众中去,经常去倾听他们的意见,让他们能说出自己要说的话。同时,西北局也要求各分委、县委应组织检查团广泛深入地检查乡村党的工作,应注意检查区乡党与政府机关中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检查方式上,应与区乡干部和党员进行谈话,与各阶层人民谈话,要发动老百姓说真话,以培养改善边区民众团体组织,使民众团体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组织,从而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

在群众工作中,西北局要求各地不能强迫命令群众,机械分摊任务,要在群众中发扬民主作风。西北局指出,每家的生产计划由支干会、乡参议会召开村民生产会议帮助制定,要组织劳动互助形式,不能强求群众接受某些形式,不能命令动员群众,要从群众中找愿意互助的积极分子,由积极分子出来发动群众。

(四)注重减轻群众的负担,改善群众生活,保障群众利益

在抗战时期,边区的人民担负着公粮、征草、义务动员等负担,所以西北局在指导边区各项经济建设中,要求各级领导注意解决群众困难,减轻群众负担。只有关心和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才能使广大群众支持和拥护党的路线。在盐运中,西北局要求党员要切实照顾群众利益,给群众以帮助、便利,如降低草料价格,使群众能在食盐运销中获得经济利益。在各项工作中,西北局强调党员干部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执行党的政策时,也要时常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减轻群众的负担,在实际工作中拉近和改善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三、西北局群众工作的历史启示

西北局正式领导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工作伊始,边区外部不仅有日寇的进攻和“蚕食”,还有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和反共摩擦,内部又出现了严峻的财政经济困扰,可谓抗战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在党中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的指示下,西北局在边区经济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群众问题,边区军民齐心协力,战胜了财政经济困难,有力支持了全民抗战。同时,西北局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边区人民负担,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进而促进了边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在进行群众工作时,西北局坚决反对简单的强迫命令方式,坚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一切从具体实际出发,将党的各项政策以深入解释方式宣传到群众中去,得到群众的认同与支持。在宣传政策中,必须保证每位党员和干部都能深刻理解党的政策,再由党员干部去向普通群众宣传解释,使广大群众能够深刻理解党的政策。在执行政策时,西北局始终坚持和重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并要求每位党员和干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以保障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西北局顺利领导边区开展各项经济建设且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教育和引导群众,始终让群众自愿自觉跟着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策走,使广大群众成为党的政策的拥护者和执行者。

1945年,毛泽东曾说过:“有无群众观点是我们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4]933西北局正是在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下,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细心了解和关心群众,做到了真正相信和依靠群众。正是这种优良传统和作风带领着中共中央和西北局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成功地走出了困境,并培养了大批兼备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党员与干部,为党的群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

注释:

①《西北局关于运销食盐的决定》(1941年),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甲1,1994年内部版,第5页。

②《西北局关于动员边区全体人员拥护边币平抑物价的决定》(1941年),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甲1, 1994年内部版,第120页。

③同上,第123页。

④《西北局关于春耕运动中一些问题的指示》(1942年),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甲2,1994年内部版,第113-114页。

⑤《西北局组织部关于春耕生产竞赛给边区各地农村支部的一封信》(1943年),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甲3,1994年内部版,第111页。

⑥《西北局通知(第十号)——关于加强领导的几项规定》(1941年),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甲1,1994年内部版,第91页。

⑦《西北局关于及时发动春耕运动给各级党委的信》(1942年),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甲2,1994年内部版,第37页。

⑧《西北局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1943年),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编《中共中央西北局文件汇集》甲3,1994年内部版,第117页。

参考文献:

[1]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陈燕楠.党的群众路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韦琦辉】

收稿日期:2016-03-10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中共中央西北局军事统战工作研究”(编号:15JK1840);

作者简介:张雪梅(1972—),女,陕西子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盛开放(1990—),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6)08-0061-04

陕西省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工作研究”(编号:2014cxy-10)。

猜你喜欢
西北局群众工作抗战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习仲勋主政西北局民族统战工作述略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纪念西北局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干部保健工作述略
단신
互联网环境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时代怎样做好群众工作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用法治思维创新群众工作
做好群众工作 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