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明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对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及其提升路径
张 明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
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经过若干年发展取得不少成就,但也面临合作办学水平低、重复建设和职业资格证书国际通用程度不高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应当进一步提升内涵,凸显高职教育的特色,应以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国际就业竞争力的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应积极构建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制度以及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应当构建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建设符合国际规范标准的专业标准;应当强化双语教学,提高高职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适应外企与外向型企业的职业能力要求。
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内涵;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提升
引言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正如火如荼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有效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升。但是随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推进以及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方面出现新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中外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存在不同的标准,职业资格证书无法得到跨国企业以及外向型企业的认可,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在国内的职业资格认定体系中的地位不高等。这限制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融合发展,并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因此迫切需要构建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制度,以推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化,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最终促进高职毕业生面向国际就业市场,提高国际就业竞争力。本文探讨了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内涵,并提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优化提升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改革提供建议。
为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我国也在推广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如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专局及相关部委、高职院校引进的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和体系,有力地补充国内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而现实层面,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在我国职业资格证书体系里的位阶不高,甚至出现用人单位不认可的情况,实际影响力有限,这制约着高职院校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术层面,理论界对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证书标准层面,对高职院校的办学尚未产生实际的影响。这源于理论界对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内涵认识不到位。通过搜索中国知网的文献了解到,对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研究非常有限。有学者提出:“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是指由外国机构(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或其他有证书授予权的机构)或由外国机构授权的国内机构颁发,或由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在华培训后所颁发的在一定国际范围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1]但这个定义将国际等同于国外,将中国排除在国际之外,缩小国际的内涵,也不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积极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构建应当发挥我国优势专业、技术和行业标准,积极推进中国特色。”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以及高职院校的锐意进取,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逐渐提高,依托我国的行业和技术标准制定了若干国际领先的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这为我国高职院校构建中国特色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标准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因此,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可以理解为是指由在相关领域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组织或机构,按照国际惯例制定的从业资格或执业资格标准,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多国家和行业协会的接受与认可,该标准就是通用的国际职业资格标准。[2]根据该定义,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中国有影响力的企业和机构提供的职业资格标准,这将有力促进中国标准的构建和推广。
探讨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高职院校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完善和深化,同时也将优化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往往以国外较为成熟的职业教育经验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导向,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在我国国内进行职业基础教育和外语教育,在国外完成职业资格教育。这实际上是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一种形式,但处于较低水平。一是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的确立如前所述,仅仅采用国外的标准,没有中国标准。仅仅向国外学习,强调引进和同化,缺乏走出去。二是仅仅强调引进,高职院校中外合作缺乏创新的动力和需求,长期低水平重复建设,不能跟上国际通用职业发展需求。因此,有必要提高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导向,优化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定位和目标。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内涵可以定义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导向,旨在培养国际化的具有国际就业竞争力的职业技术人才,采用自主构建与国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构建符合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改变低水平重复建设,对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是关键举措。不仅需要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为导向,还要改变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在国内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中较低的地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开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并进行对接,扩大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影响力,以提高竞争力。具体而言:
(一)构建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制度
在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视野下,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应当转变,旨在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跟上我国优势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扩大在外企与外向型企业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应当积极构建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制度。首先,在办学理念上积极培养以国际通用资格为标准的国际通用能力人才。国际通用资格被国外政府和地区的企业、行业和社会组织广泛认可,成为毕业生求职面试的重要“敲门砖”和就业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国际通用资格在中国也应当广泛受到重视和认可,具有与国外相同的竞争力和通用度,改变当下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在我国面临的困境。对此,一方面,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应当充分做好调研,选取那些在我国具有知名度的国际通用资格证书优先开展合作办学,逐步扩展到其他的国际通用职业资格;另一方面,通过研讨会、报告会和交流会的方式积极宣传向企业推荐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科学地认识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并根据我国企业的用人要求,对国外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若干小指标进行中国化的修改,以符合我国企业用人的具体国情。其次,在对接标准上应当积极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将发达国家的受国际广泛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引进中国,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进行推广。第三,应当积极构建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较为成熟的职业资格标准,积极向国外院校推介,共同确定培养标准,发挥国外办学的优势和职业资格推广的渠道,扩大中国标准的影响力。最为重要的是要能打造国际品牌,由中外合作的教育输入转向教育输出,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3]这实际上是更高的办学标准和能力要求,高职院校要紧跟时代发展和职业国际化的趋势,积极创新办学和教学,多和优势企业合作,以为中外合作办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需要构建一定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以确定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化提供依据。评价体系确立后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还可以进行跟踪评价,增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时代感和发展潜力,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基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视角,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评价体系应当引入这些基本指标:第一,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标准。国外标准、国内标准以及高职院校制定的标准应当赋予不同的权重。高职院校应当积极通过国内优势企业和机构进行合作,构建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培育核心竞争力。第二,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被国际社会尤其是外企与外向型企业认可,因而高职院校应当赋予外语更多的权重。中外合作要适应不同层面的外企和外向型企业,外语包括英语,也包括各类小语种。第三,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认可程度。通过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确定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在国内企业和外企的接受认可程度,以确定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生命力和效力。
(三)强化双语教学提高职业资格证书国际通用水平
当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主要以英语为主。虽然高职生具有一定的英语能力,能在国外接受教育并完成相应的学业教育,获取学历证书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但整体上来看,应用英语处于较低水平,与职业能力不匹配,无法满足职业国际化竞争的需要,而且以英语为主的中外合作办学太过狭隘。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外国企业纷纷来华设立公司,同时以高铁、央企、保险公司为代表的企业纷纷走出去,开展国际投资和海外并购,非英语国家和地区也有业务,需要大批具有非英语外语水平的职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要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由于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采用“1+3,2+2,3+1,3+2”等学习模式[4],在国外接受教育的时间整体有限,外语只能满足沟通需要,与职场相关的应用外语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国内进行相关教育教学时,要强化双语教学,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进行全外语教学,通过不断的应用外语交流提升高职生职场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应当扩展中外合作办学对象,积极开展日语、法语、葡萄牙语、德语等小语种合作办学,以满足不同的企业用工需求。
(四)引进高水平外语师资,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水平和质量
师资队伍的培养,既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要着力打造一支既懂专业又能熟练运用外语的国际化师资队伍。[5]对此,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应当深化外语师资建设。首先,应当在中外合作办学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中外合作高校师资交流,让高水平的外教参与国内教学,为出国深造建立基础。其次,高职院校应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球聘任外语能力强的双师双能型教师,补充现有教师队伍。第三,积极聘任兼职教师,补充教学队伍,形成鲶鱼效应。最后,努力加强现有师资的培训和进修,提高教师外语和教学能力。
(五)积极建立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
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要凸显课程与实践教学的国际性,面向国际化的就业市场进行相应的调整,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要确定相应的权责。因此,在校进行课程与实践教学调整时,分两步走:第一步,根据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要求,开发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对接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与国际通用课程。国际通用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跨文化交际教育等。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扩大实践教学的权重,多和国际大型企业沟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和实践平台。第二步,中外合作办学双方根据调整的教学大纲合理安排自身的教育内容。在中方教育时不能仅仅将教学限制在留学预备阶段,不能仅仅停留在只是进行外语教学,在确定课程教学时,应将教育实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国外教育阶段,应当积极跟进学生的教学进度,并对教学质量进行抽查,采取措施督促学生按照目标完成教育要求,以获得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能力。
结语
本文对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视野下的高职院校中外办学提升路径进行探讨,对优化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优化应当建立在成熟的教学模式和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做到稳中求进,稳中求发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和合作办学质量。
[1]崔凤娟.江苏省职业院校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现状调查与分析[J].机械职业教育,2015(12):15-18.
[2]胡俊平,林伟,向晓汉.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6(1):7-9.
[3]胡秀锦. 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实践与探索——基于上海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18):48-53.
[4]贺蓓蓓. 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与对策[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6(2):98-102.
[5]黄华. 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战略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2):45-48.
(责任编辑:李爱民)
The Connotation of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Progra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grating with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and Its Improving Path
ZHANG Ming
(Suzhou Institute of Trade & Commerce, Suzhou, Jiangsu 215009, China)
The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progra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achieved, also exposed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low quality, repetition and the limited universality for the certificates. These programs need to improve its connotation by integrating with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s(IVQC) to highlight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ng relevant regulations and evaluation system, setting up proper curriculum and practical system to match the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standard; improv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English proficiency to be adaptable to their future careers.
integrate with 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s(IVQC); connot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program; improve
2016-06-14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资助课题: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研究(2014SJD577)
张明(1973- ),女,湖南浏阳人,副教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育教学。
G710
A
1671-4385(2016)05-0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