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教育与贫困
——以一个民族村寨的调查为例
□刘瑜
(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调查,发现务工收入是家庭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但是,由于务工者教育水平较低,他们的收入水平也较低。因此,为了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尽快实现脱贫,加强教育,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既是当务之急,也具有根本意义。
民族地区;贫困;教育;务工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6.006
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国家“四个全面”战略的内容之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贫困问题是其中最大的短板,为此,中国政府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向贫困发起了总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实施易地搬迁脱贫、结合生态保护脱贫、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的具体方针。作为西部贫困省份的贵州省,是这场战争的主战场,贵州省有60%的贫困人口在民族地区,因此,少数民族人口的脱贫,对于打赢这场战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M村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距离镇政府12km,距离县城33km,全村共468户2 262人1,全部为少数民族。全村共有187户贫困户,贫困人口766人,是较为典型的贫困村。
该村耕地面积为165.8hm2,由于所处位置为山脊和山坡,平地很少,加之缺水,耕地主要是旱地。因此,粮食作物种植以玉米为主,水稻极少。全村共有240户种植玉米或水稻,其中,种水稻的为34户。玉米年产量超过2 500kg的只有4户,产量在500~1 000kg的有116户,产量在1 000~1 500kg之间有85户。而水稻年产量超过1 500kg的只有3户。2
经济作物方面,该村种植的主要品种为板栗、油茶、甘蔗、芒果等,种植户数为380户,且多数农户都是最近3年内在政府产业扶贫项目推广下开始种植的。在已经产生收益的341户中,年收入在5 000元以内的有315户。
养殖方面,除了小规模散养的鸡鸭等家禽外,改村共有66户从事家畜养殖,主要养羊和牛,其中养殖规模在10只(头)的有11户。
从以上可以看出,M村传统的农业生计方式明显转向衰弱。除了部分农户在种植和养殖的商品化道路上较为成功,大部分的农户已经淡化了种养殖业在家庭经济中比重。而与此相应的,则是打工收入在家庭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M村人从2007年开始有人陆续外出务工,到2010年左右人数逐年增多。根据我们的统计,全村352户有人外出务工,共计792人,地点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
该村务工者的收入普遍偏低。总体上看,年收入达到或超过6万元的共有56户,务工家庭户均年收入4.8万元,人均年收入2.13万元。3这样的收入水平与务工者的受教育水平有直接的关联。在这些外出务工者中,小学文化的为250人,占31.6%;文盲13人,占1.6%;高中文化为139人,仅占17.6;其余均为初中文化,没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务工者。因此,这些外出务工者大多数只能在工厂从事简单的流水线工作,在建筑工地上从事体力劳动,或者从事农业活动,这些都是“技术含量”较低,收入水平也相应较低的工作。另外,由于他们都只是在本乡镇范围内接受过教育,又是民族地区,很多人不会说普通话或者方言太重,在外地与人交流存在一定困难,也影响了他们获取工作的机会。这也是该村人迟至2007年才有人外出务工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之他们外出务工时间较短,绝大部分务工者都是过完春节之后外出,过年之前返回,一年务工时间多在8~10个月,只有约5%的务工者一年就业的时间超过10个月。
虽然他们务工收入低,但对家庭生计却是支撑性的,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用于翻修或新建住宅。M村80%以上的家庭近5年在国家危房改造项目推动下翻盖或新盖了住房,但这部分补助只有7 000~22 000元,而建房的成本根据面积大小,总的费用在8万元到25万元之间,因此,家庭投入占建房总额绝大多数,这其中大部分就靠外出务工收入。
第二,供养子女受教育。供养子女上学是务工收入支出的又一主要选项。如果家里有读高中,一个孩子支出为一年约1万元。如果孩子在上大学,那么一个孩子的支出约2万元。如果家里有孩子在读小学及初中,尽管国家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但是由于学校过于集中以及家长对好教育的追求,导致农村教育负担不减反增。父辈由于外出务工深切感受到文化低带来的制约,所以都对孩子的教育极其重视。很多家长选择送小孩到乡镇或县城读书,一家通常有2个孩子同时在读小学及初中,一年的支出约2.5万~4万元。
第三,用于人情往来。目前的情况是,在外打工者越多,家乡的人情往来就越重,因为以往的家庭“办事”不但出钱,而且还出力,现在则人不在村里,出不了力,只能多送钱。他们一年的人情送礼在4 000元~1.5万元,看各家的情况而定。但这是硬支出,必须要送的。
M村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与其教育条件直接相关。该村只有一所小学,没有幼儿园。村小学的教育条件情况如下:
1.校舍条件严重不足。学校现一共有14间教室,2间办公室,教学和办公场所基本够用。但是学校的厕所是1997年修的,而且还是旱厕,卫生条件糟糕。学校虽然在政府营养午餐计划的支持下建起了食堂,但没有餐厅。而最严重的则是学生的住宿条件。M村小学的学生主要来自本村和邻村。而两个村都是由之前的三个小村合并而成。两村所在范围内原来各有一所学校,后由于撤村并校,邻村的学校被撤并,只剩下了M村小学。合并后的两个村的范围都比较大,而且山高坡陡,交通条件很不方便,最远的学生距离学校将近5公里。这样一来,有住宿需求的学生数量就很大。M村小学共292名学生,有140人左右需要住宿,而现在只是解决了最远的81名学生学生的住宿问题。而他们的宿舍,是由两间教室改成,男女生各一间。一间宿舍住40来人,非常拥挤,卫生环境也很糟糕。校长介绍说,如果按规定标准,一间宿舍应该有40m2,只住八个学生。
2.图书、教学仪器等教学设备缺乏。全校现在有图书2 700多册,而按照相关标准,应该要达到生均10册才算合格。学校虽然配备了部分教学实验仪器,但是却基本没有老师会用。在信息条件方面,直到2015年4月,在移动公司的支持下,该校才用上了网络。
3.师资力量薄弱。全校现有14个专任教师,其中11人为专科,职称水平也较低,有4人没有职级。有老师专业和职称都是幼教,但上的是语文和英语。音乐美术则没有一个专业老师。由于是农村小学,每年都难招到愿意来的教师,即使来了,也会想办法调到乡镇或者县城附近的学校。因此,M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就相对较差,在全县的排名都比较靠后。
以上这一切,均是在义务教育已经实行了十多年后的情况。今天,无论是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还是农户家庭对教育的观念,都已经发生巨大的转变。而在过去,由于生活的相对封闭和经济条件的相对落后,M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不高,通过访谈得知,现在年龄在30岁左右的人小时候他们的父母多数都认为读书没有用处,尤其是女孩,上学的机会远远小于男孩,所以村里的文盲多数都是女性。而无论男孩女孩,即使能上小学,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支付不起他们上中学的费用,很多小还没有上中学的机会,即使好不容易上了中学,也往往难以支撑到毕业。
由于长期以来教育水平相对较低,M村到目前为止一共只有17名大学生(包括在读10人),其中大专生为16人,本科生为1人;有16人年龄在30岁以下。该村四个村民组,只有两个组有大学生。另外一个与教育状况相关的数据是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员情况,M村总共有11人在国家机关工作,其中有10人是2008年以后参加工作。
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4。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这一情况,贫富差距便会趋向稳定化和制度化,成为一种很难改变的社会结构,社会阶层流动通道也将被严重堵塞。
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加强教育投入,大力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是走出文化贫困的根本途径。“扶贫必扶智”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在2015年9月9日给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中写道:“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为了贯彻国家提出的扶贫方略,提升农村劳动者的教育水平,进而改善他们的收入状况,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加强贫困农村基础教育投入
首先要办好贫困农村的小学。在贵州这样的贫困山区,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撤村并校将很多生源较少的小学撤并,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但也因此造成了很多适龄儿童上学的难题。一些地区地貌复杂,交通不便,小学适龄儿童要么无法就近上学,要么到寄宿学校上学的条件不具备。要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上学,避免文盲限制个人一生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农村的实际难题,保留必要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保证每一个儿童都能接受到必要的教育。
其次要配备好农村小学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根本。贫困地区师资力量总体不足,毕业生愿意到这些地区从教的又相对较少。在编教师特别是优秀的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流向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从教,一些学校的教师还会被借调到乡镇或县工作,进一步加剧农村学校专任教师紧缺。贫困农村地区教师的工作环境艰苦、教学压力较大,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激励。要不断提高贫困农村地区教师待遇,促进城乡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完善教师培养模式,让好教师能够到贫困地区安心教学。
4.2改善职业教育
通过职业教育,一方面可以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学到一技之长,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接受长期职业教育的人的就业率远远高于短期培训。发展职业教育能够有效改善人口文化素质,提高劳动者专业技能,增强就业创业能力。把职业教育作为重要抓手,不仅可以改善这些地区的教育结构,提升教育整体水平,而且可以把“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从“思想观念”、“综合素质”、“就业技能”等诸方面来迅速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真正变“输血”为“造血”,从而促进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建设和劳务输出,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尽快脱贫致富。
就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接受职业教育的极少,即使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务工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也与其所学的内容关系不大,因为用不上。近两年来,国家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有了学习的机会。但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很多学校难以招聘到较高水平的教师,尤其是双师型教师;另一个问题是专业不对口,这些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面向沿海发达地区,但是教学的内容却很难跟上发达地区的实际需要。因此,除了加大投入,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实效性,是国家应该解决的问题。
4.3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是短期的,但是更直接,针对的是某一具体生产或实用技术能力的学习。在扶贫工作中,技能培训是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村中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水平较高的这一部分人,无不都是掌握了一门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多是他们在务工期间自己有意识地去较长时间的学习而得到的。而现在各地推行的技能培训一般时间都较短,培训单位在实施免费培训时缩短时间,甚至有的就培训一个星期或半个月,要想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使农民实现技术、知识的提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结果往往是农民对理论知识似懂非懂,对实际操作半生不熟。而且技能培训不像系统的学校教育那样具有一定的约束性,无论对于培训的提供方,还是对于培训的接受方,都缺乏一定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因此,这样的培训极易走过场,甚至出现作假套取国家补助资金。也正因为如此,农民普遍对这类培训缺乏积极性,而国家又给了贫困地区专门的项目支持,于是,我们在调查中便遇到了乡镇干部到农村到处拉人完成培训任务的事情。所以,如何让技能培训在形式上接地气,在内容上与农民的需求较好地结合,是决定其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
注释:
1.根据村计生户口数。
2.本文所用数据,除特别标明外,其余均为作者实地调查所获得。
3.由于无法对务工人员家庭逐户统计,我们采用的是通过各村民小组长对务工收入进行估算。同时,对已经回家的务工人员进行个案访谈,根据访谈结果,多数务工者刚外出时工资仅1 000多元,现在的工资水平一般在3 000元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农民工月均收入为3 072元,参见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6年4月28日。
4.《一些贫者从暂时贫困走向跨代贫穷》,《人民日报》2015年1月23日。
1004-7026(2016)06-0010-03中国图书分类号:D633
A
刘瑜(1980.1-),女,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民族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