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阮彩伟 编辑 | 张小彩
感受言语生命自由生长
文 | 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阮彩伟 编辑 | 张小彩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阅读教学总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的能力,重视情感体验,提高理解能力。王荣生先生将其定义为“感受性阅读”。随着语文教学中儿童立场的不断凸显,“治国,得民心者得天下;教育,得童心者得天下”,新的教学方式日益强调教学内容与儿童经验相结合,突出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体验和感受,使其深度参与阅读活动来构建自身情感体验和意义世界,这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流价值观。
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这便是还原,它既是学生响应文本召唤的方式,也是文本召唤读者实现视界融合的方式,更是走向言语深处的重要方式。唯此,才能探寻到文字背后的内在含义。
请看《搭石》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
生:就是很有顺序,配合得很好。
生:就是课文中所说的“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师:(指两组学生)你们是前面的,(指另两组学生)你们是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在搭石上可不好走哦,走得不好你就要成落汤鸡喽!(学生开心大笑)
师: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一组学生: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另一组学生:紧跟上去。
师:(速度加快)前面的……后面的……
师:(速度更快)前面的……后面的……
师:(速度放慢)前面的……后面的……
师:让我们继续走。你们互相调换一下。(师生再次合作朗读)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那么默契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作——
生:协调有序。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协调有序”是《搭石》中“一行人走搭石”的关键点,教师利用移情体验,让学生融入走搭石的人群中,体会师生间默契的“引、接”,体悟“协调有序”的深刻内涵。这样将字词的理解、情境的再现、生活的体验、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学生内在的言语生命随着外在语言现场而有效生长起来,言语生命扎根还原体验的沃土,必然枝繁叶茂。
比较法具体到语文学习中,就是通过比较语言形式的差别来感受语言所表现的情感差异,巧妙地设置“比较点”,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语言之于情感的细微差别。通过对字词的比较和品评,学生能够感知言语表达的精妙,进而能够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
在《临死前的严监生》中,采用比较品评的方式,让学生体味作者“惜墨如金却尽得风流”的手法。且看——
师:既然都是写摇头,那我这样写好不好?
“他就摇了摇头。他又摇了摇头。他还是摇了摇头。”
学生很快发现教师改得不妥。
生:作者写得很详细,很生动。“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写出他眼睛睁得很大了。好像看到真的一样,活灵活现的,如果只写他摇了摇头,就不够形象。
生:我觉得作者写的这三次摇头还把严监生走向死亡的感觉写出来了。前边还能睁眼睛,到后边眼睛都闭上了,他已经越来越没有力气了,估计就剩下一口气了。
师:这真是千言万语尽在摇头中啊!这样的写法给你什么启示呢?
生:作者的神态描写很详细、生动,不仅写出了样子,还写出了心情。
师:假如老婆赵氏也猜不着严监生这“两个指头”的心思,他又该是怎么一副样子?仿照着写一写。
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聚焦“三次摇头”和“改写文本”这两个板块,采用“比较”和“品评”的方法,认识课文描写方式的精妙,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逐步逼近了文本言语的秘妙之处。有了这样直观的语言形式的学习品味,接下来的练笔运用,就显得水到渠成、吐之而后快了。这样的比较品评,不仅帮助学生体味语言的韵律,感知语言的魅力,还能帮助学生探索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较为丰富的语感图式。在增、删、移、换等言语活动实践中,言语生命逐渐丰盈起来。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多层面的,在对话的主体、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融通,能够唤醒言语生命中多元价值共生,绽放言语生命多彩华章。
请看《老人与海鸥》教学的融通对话: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从哪里感受到老人和海鸥亲人般的感情?作者又是怎么写出来的?读读品品,可以简单批注。
生:我从“褪色”一词中感受老人的简朴,喂海鸥的时间长。
师:一提到“褪色”,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图景来?
生:穿的衣服洗了一水又一水,原来深色变浅色,浅色的可能就发白!
生:塑料袋颜色都快褪尽了,可能还有的地方都磨破了呢!
师(补充资料):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穿自己缝制的粗糙布衣,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
生:原来我还以为老人可能就是这样一位朴素的人,他们那个年纪的老人不都这样吗?是舍不得买穿的啊!二十多里的路程,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舍不得啊!
生:我也从“二十余里”中读出了情。
师:二十余里有多长呢?同学们你们去过幸福中路吗?
生:去过。
师:走着去的还是坐车去的?
生:坐车去的,太远了。
师:我们学校到幸福中路才不足十里。二十余里,步行来回对一位年尽花甲的老人来说——
生:真是好长又好难的路啊,可能有的时候,老人的脚都肿了。
生:是啊,可能遇到雨雪天气,老人连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找不到。
生:现在,我发觉老人是因为给海鸥的太多了,自己才这样苦!穿褪色的衣服,用褪色的塑料袋。
师:这褪色的是衣着,永不褪色的是——
生:对海鸥的爱!
在对“褪色”“步行”的理解中,有的学生囿于自身经验对老人朴素的生活理解出现偏差,这与文本的内涵相背离。于是教师适时地引入课外资料,引导学生从自身视角去想象,逐步把词中所传递的情感烙印在学生的心灵上。这样把词义理解、文意感悟与表达的体悟融合起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老人的爱鸥之情,实现本文中心思想的升华。
儿童语文课堂立足文本语言形式学习语言,聚焦言语背后意义来认识世界,强化语言积累运用实现言语生命自由成长。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给孩子播下语言的种子,建立意义的形象,催生情感的共鸣,追求生命质量的提升。
感受言语生命的生根、长叶、开花,收获的一定是言语丰满的硕果,儿童立场最本真的诠释,就是儿童有了自己的话语系统。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江苏省精品课题培育对象《多元语境下小学生语感生成及失范诊疗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a/2011/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