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慕课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教学中的实践模式探析

2016-04-13 15:22:55杨丽华刘晓菲
关键词:微课英语课堂教学

高 芳,杨丽华,刘晓菲,赵 耀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16

微课慕课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教学中的实践模式探析

高芳,杨丽华,刘晓菲,赵耀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16

在全球大数据和云课堂风行的网络时代,随之而来的慕课、微课的出现不断冲击传统课堂,并为翻转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的可能。选取本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为参照对象,通过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比较分析出微课慕课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模式、注意事项和应对策略。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模式探析;教学策略

传统教学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对听说读写译进行综合训练,在课堂教学上,由于学生不爱动脑,不爱提问,羞于张嘴,致使多年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是需要师生全面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内容相互交叉融合的过程。因此,研究探讨如何消除学习焦虑感,强化学生学习动力,体会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增加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学环节的教学研究方式势在必行。

一、微课慕课翻转教学法的起源及应用

在全球大数据风潮兴起之时,云时代的科技浪潮为高校人文社科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之而来的微课、慕课的出现为翻转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的可能。

微课(Micro-lecture),指微型核心课程。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教学设计师于2008年首次提出,将原来一个甚至几个小时的教学视频大幅度压缩,转变为几分钟的核心课程。微课打造出具有灵活性、开放性、模块性的教学小环境,教师在其中可以互相借鉴。我国首次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学者胡铁生,他指出,微课以视频记录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教育学活动的全过程。[1]微课具有篇幅短小,目标清晰,针对性强等特点。

慕课(MOOC)全称为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指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2008年,Dave Cormier,Bryan Alexander首次提出了慕课的概念,2012年,很多美国顶尖名校陆续跟进实施,纷纷在网上提供免费教育平台。EdX网哈佛大学和MIT成立,175门在线课程,100万学生选修;Coursera,斯坦福大学成立,386门课程,350万学生选修;Udacity斯坦福(未结成联盟)采用订单式教学,在线人数也达百万,所以,2012年被业界称为慕课元年。英国也建立了Future Learn等开放网络学习环境。我国也建设了学堂在线,清华大学中文慕课,爱课程网,网易云课堂,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等等。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课前完成知识传授,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由Kathleen提出,学生在课前进行对教学视频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共同完成讨论,通过协助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2]

文秋芳教授提出的外语课堂教学“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输出既是语言习得的动力,又是语言习得的目标,输入是完成当下产出任务的促成手段,同时为培养理解能力和增加知识接受服务。[3]学生要成功完成产出任务,必须认真学习输入材料,从中获得必要的帮助。由此,大学英语MOOC学习和课堂教学两个环节必须密切配合,缺一不可。课堂教学应当集中在输出环节,MOOC环节可以根据产出任务的需求进行有效输入。戴曼纯的一项针对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调查研究发现,全国大学英语教师平均年龄为31.9岁,这样年轻化的年龄结构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4]随着更多青年教师对于微课、慕课的应用、对云课堂的运用,将打破教师是学生学习唯一来源的局限,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与教师的对等性,对于督促教师的自身充实提高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此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唯一建设者,而要与媒体工作者和学校电化教学工作室的视觉专家顾问一起,积极参与并设计制做出更多更好,丰富精彩的慕课、微课课程。

二、课堂教学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

(一)教学研究基本思路

基于对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的应用,本次教学实验的学生班级,为本校刚刚入学的大一年级药学专业学生、已经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大三年级国贸专业学生。从中比较分析如何应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特点的教学规律,探讨在大学哪个阶段应用开展微课、慕课教学为宜,以及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拿到四六级合格证书之后,如何继续强化英语学习的教学特点,以便使网络微课,慕课的学习达到最佳的效能和水平。

(二)研究方法以及实施步骤

在2015学年的教学中,各选取30学时,对上述三个具有差异性班级特点的学生进行微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并设置翻转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在广泛开放教育资源中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资源作为视频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校网络教学中心合作,为学生提供微课视频,文字材料。教师不断对视频的主题进行深度挖掘,制作的视频长度在5~10分钟。教师也可以精心选择推荐适合本单元课程内容的网络上优秀的慕课资源,组织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记住难点重点,通过接触慕课中不同高校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本校教师微课中关于本单元学习重点难点的讲解,进行个性化学习,引导学生摆脱被动学习接受知识的地位,学会自主自觉学习。

在微课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以任务设计贯穿始终,环环相扣,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观看视频,在探索、操作、思考、合作为主的探究性策略下完成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分组,分别汇报作业中的任务、难点,组织全体同学集体参与课堂讨论。

(三)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一年时间的教学比较研究,三个班同学在通过微课、慕课的学习过程中,共同特点在于面对微课、慕课这样新型的授课方式,教师都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鼓励,并在课堂上完成授课内容的讨论与评价。课前授业,课后翻转,知识传输发生在课外,知识深化在课堂,对习惯于传统教师讲授教学的学生是一种挑战,是一个新的尝试与探索。通过微课,使学生首次认知到对接触到的语言材料慢慢内化为能够自主使用的语言能力,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中侧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共同学习提高。

本次教学实践的差异比较结果反思模式分析如下:本次实验对象是的国贸班学生大部分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并具备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如果仍然沿用普通用途英语教学层面教学,则无法满足该专业学生高水平的英语学习需求。教师应该通过慕课引导他们进行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学习,做到线上线下联动结合。另外,大部分国贸班学生由于毕业后将要从事药品销售与经营等职业,他们对于职场英语,商务英语的学习要求更为迫切,因此,微课和慕课的教学应用中,要更加补充加强贴近这些方面内容的传授。

对于研究对象为药学英语班的大一学生,由于该专业的学生入校时高考成绩在我校众多专业中排名靠前,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牢固,因此,他们在学年初期几周的课程后很快适应,对于微课、慕课的教学法表示非常欢迎,课前预习比较好,课堂参与度高,同学们还积极主动提出加码,要多学习一些关于药学英语相关方面的英文表达,这其实是顺应了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学术英语的教学改革呼声。

此次研究对象中药学专业的普通班级,在贯穿整个学年的教学中,经常有学生出现课前没有完成视频的观看,上课无法参与课堂讨论等的情形,大部分学生仍然习惯于教师以往的传统以45分钟的课程讲解为主,对于微课、慕课等这种在教学过程贯穿着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知识传授的方法,适应接受性不是很理想。

三、微课慕课教学实践应对策略

根据李曼丽,微课、慕课综合运用了人本化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程序教学及有意义学习等理论原则。[5]微课慕课的应用使得教师的角色由课堂的主角,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评价者,通过对学生课下网络学习的追踪,进行评价掌控,分析总结并获取符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教学微课慕课内容数据。在每个班级30个学时的课堂教学实践观察中,总结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找到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最佳结合形式。

(一)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微课慕课内容设计

如何制作出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高效率,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课程是第一步。首先,微课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哪些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哪些任务只能在传统课堂进行。例如,微课教学中,为学生所留的作业不能是开放性问题,因为开放性问题适合传统课堂讨论,因此,微课教学必须有唯一性和向导性,此外,教学设计要清晰、具体、有趣,通过分解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大篇幅的内容不适合微课,因此,选题要聚焦。教师讲课要富有激情,语速要相对快,去掉口头语,在技术层面上,教师要把头像在PPT右上角上留出来,讲课时多用“你”称呼,而少用“你们”,以便模拟出一对一的教学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出一对一的高效教学效果。

(二)不同年级学生运用微课学习的差异、效果与改进措施

本次教学实验对比研究表明,非英语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运用微课学习有很大的差异。基于本次研究实践发现,高年级的国贸班学生更重视英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微课ESP等课程的学习,培养了学生们的职场英语交流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根据学者张华的研究,慕课整个教学过程贯穿着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知识传授,是按照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来设计的。[6]通过二年级的药学专业班可以加强EAP学术英语的慕课学习,有助于学生将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良好结合,为今后查阅文献撰写学术文章,参加英文学术年会,提高研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相比之下,对于大学一年级基础英语的教学,教师要掌握好传统教学法和翻转教学法的平衡。尤其在一年级上半年,还应该以传统讲授为主,再逐步应用翻转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从高中的传统题海战术的形式逐渐过渡,适应大学自主学习、同学间交流讨论的模式。

(三)教师要提高课程质量,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教师要通过图像和视听结合,文字和视听结合,口语与视听结合,以保证学生在课下有兴趣完成对微课、慕课的学习。根据赵国栋研究,音频资源的吸引力远高于电子文本和图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7]微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融入课堂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研究如何应用微课,找到适应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学习策略,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主动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是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学者金陵指出,翻转课堂是在试图打破传统教育当中知识传递的过程发生在课内,而最需要同伴和教师协助的知识内化过程却发生在课外的学习方式,将知识的传递过程转变为课堂内。[8]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的特征,对微课内容选择和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并不断总结和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慕课深奥,术有专攻;微课虽小,五脏俱全;翻转课堂,重在互动。通过三种教学方式的有机整合,通过师生互动广泛参与的课堂讨论式教学,则更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慕课、微课、翻转课堂顺应了当代这种语言学习输入与输出的构建主义思想,对在线教育平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微时代的到来强烈冲击传统的课堂教育。比较传统课堂与网络微课,慕课各有千秋,不分伯仲,而这种新型教育理念作为可以选择借鉴的课程资源方式和教学模式,通过新的学习手段来配合课堂学习,把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探究式学习方式,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延伸大有裨益。在把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发展,稳步推进,逐步使国际慕课教学本校化,把教与学,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要找到传统课堂与网络学堂契合点、平衡点,做到与教师正常教学并行不悖,使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进而使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优化,从而实现整个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 Kathleen F.Upside Down and Inside Out:Flip Your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 Learning[J].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2012 (6).

[3]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

[4]戴曼纯,张希春.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抽样调查[J].解放军外语过学院学报,2004(2).

[5]李曼丽.MOOC的特征及其教学设计原理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8).

[6]张华.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3(2).

[7]赵国栋,姜中皎.高校开放教育资源建设模式与发展趋势[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

[8]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

(责任编辑:彭琳琳)

M icrolecture&MOOC App lication Analysis for Non-English M ajor Students Education

GAOFang,YANGLihua,LIUXiaofei,ZHAOYao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110016

Facing with network era with global data and cloud application classroom,the appearance of Microlecture and MOOC constantly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which brings the possibility for flipping the classroom teaching.This article conducted the research based on colleg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grades andmajors regarding themicrolecture and MOOC class flipping application.Itanalyzes the practicalmode,matters thatneed atten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regardingMicrolectureand MOOC in-classapplication.

Microlecture;MOOC;Flipped classroom;mode analysis;teaching strategy

高芳(1983-),女,辽宁沈阳人,沈阳药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比较教育和跨文化交际研究;杨丽华(1976-),女,辽宁凌海人,沈阳药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教师发展;刘晓菲(1983-),女,辽宁沈阳人,沈阳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赵耀(1982-),女,山东诸城人,沈阳药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三位一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W 20153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6-05-31

G642.421

A

猜你喜欢
微课英语课堂教学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读英语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