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行为方法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应用研究综述

2016-04-13 15:07:51牛瑞花徐胜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斯金纳自闭症技能

牛瑞花 徐胜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系重庆400047)



语言行为方法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应用研究综述

牛瑞花徐胜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系重庆400047)

沟通障碍是自闭症的主要特征之一,直接影响儿童智力和社会性技能的发展。语言行为方法(Verbal Behavior)基于各种ABA研究的成果,能提高孩子学习功能性语言的能力,在训练自闭症儿童的语言沟通技能方面卓有成效。文章从语言行为方法的提出、语言行为方法的应用以及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得出启示:国内相关学者要加强语言行为方法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的教学程序的研究,重视语言行为方法干预效果的实证研究,形成系统的语言行为方法早期干预团队。

语言行为方法;自闭症儿童;语言操作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成长的发展性障碍,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最新由美国精神学会修订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中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为两点:社交沟通困难;局限重复的行为表现及兴趣[1]。社交沟通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自闭症儿童不仅不能理解和使用“有声语言”这一工具与他人交流交往,在运用肢体语言交流上也存在明显不足[2]。有的虽然有少量的语言,但吐字不清,会说会用的词汇很有限、或者是鹦鹉学舌似地模仿别人说过的话,不会用自己的语言交流。自闭症儿童语言的严重滞后会延迟智力和社会行为的发展,他们可能会变成社会隐患。因此,对自闭症儿童而言,任何一个干预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及早开始开展有效的语言沟通技能训练[3]。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干预措施有多种,如发音器官训练法、感觉统合训练和脑电仿生治疗等。其中,运用最多的也是世界上已经证明较科学的方法——应用行为分析方法[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明确了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Behavior Analysis,简称ABA),尤其是语言行为方法,在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方面也卓有成效。

一、语言行为方法的提出

(一)语言行为方法的缘起。语言行为是任何涉及包含说话、手语、图片交换、指、写、打字及手势等等的沟通,也包括哭或展现其他问题的行为。语言行为法把语言看做一种可以塑造和强化的行为,不仅要关注孩子在说什么,更关注他为什么要使用语言[3](P3-4)。语言行为法认为语言是学习的行为,并将语言行为定义为以另一个人的行为作为媒介所增强的行为[5]。

语言行为(VerbalBehavior)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斯金纳(1957)在他的重要著作《语言行为》中提出。在这本书中,斯金纳认为,语言分析必须从行为功能的观点来着眼,沟通及控制是语言行为分析中的两大要素。和之前的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将语言作为一种行为来研究,而之前的研究基本都是对语言本身的研究。语言行为方法的支持者认定语言行为中的要求训练是早期干预的一个起点[6]。

20世纪70年代后期,语言行为评估方法早期方案最早在西密歇根大学出现,并通过测试。20世纪80年代,Sundberg就已经使用《语言行为》中的一些概念来干预发展迟缓儿童,研究发现,这种语言行为干预方法对一些无口语或是少口语的发展迟缓儿童的语言能力有很好的提高。由于沟通的功能性以及对环境的控制性的强调,以上理论成为语言行为干预方法的观念基础[7]。语言行为发展的几十年以来,对多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国外一些研究表明,运用斯金纳的语言行为训练方法对各类出现语言障碍者的口语都有帮助。如Monica等人通过训练不同的语言行为减少个案异类语言行为的成效研究。语言行为适用于各种发展迟缓的人。Dixon和Katherine对3名患有老年痴呆的人进行语言行为的训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语言行为的训练有助于帮助患者唤回记忆,提高语言能力[8]。语言行为能提高孩子学习功能性语言的能力,教给自闭症及发育障碍儿童各种技能。

(二)语言行为的原理。语言行为方法作为应用行为分析(ABA)的一个分支,是行为干预的一种。语言行为方法采用了应用行为分析基本的原理即刺激-反应-强化。研究者向被试提供一种或多种刺激,被试做出一定的反应,研究者对被试的正确反应给予增强,对其不当行为则不提供增强,从个体的需要出发,采用“ABC关联”的方式消除或塑造行为。A(Antecedents)前事刺激,指行为发生前的情境;B(Behavior)行为,指前事之后发生的行为;C(Consequences)后果,指被目标行为发生后的情境,它对行为未来发生的频率有强化或削弱作用[9]。如,要求一个孩子拍手(A),孩子拍手(B),孩子得到一颗糖果(C)。这种模式主要采用行为塑造的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自闭症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语言行为方法也采用这种指令、反应和结果的原理,只是采取的方法不同。

二、语言行为法的实施

(一)语言行为的评估。为自闭症孩子制定语言行为的教学计划,首先要了解他当前的能力。评估结果中各领域的优势与缺陷为制定全面的干预项目提供重要的依据。尽管有大量可用的语言评估,但很少有评估是将语言分成不同的教学单元,如语言操作行为。大多数缺乏特异性的标准化评估并不能辨别出孩子的个别化需要。根据现有研究,语言行为的支持者似乎更多地利用两种评估来确定语言干预的目标:基础语言学习技能修订版评估(ABLLS-R);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及安置程序(VB-MAPP)。行为分析师将语言视为行为和行为,是环境变量的函数,对评估结果进行行为分析,确定具体的干预目标,进而研究开发课程教学方法。评估者要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孩子学习如何有效沟通。评估中的课程不仅仅体现孩子最初的能力,并且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孩子的进步做持续评估。

(二)语言行为的教学形式。自闭症及其他发展障碍儿童语言行为的干预方法主要有两种:回合式教学(DTT:结构性的教学课程,通常在桌边或地板上操作)和自然情境教学(NET:在孩子的日常活动中教导技能)。语言行为教学形式阶段变化主要取决于孩子的技能水平和其他相关需要,根据孩子评估中不同阶段的得分来确定主要采用的方法形式。在由黄伟合、李丹等人译的语言行为里程碑及安置程序(VB-MAPP)中提到,如果孩子的评估得分主要处在第一阶段,则他几乎肯定需要结构化强的教学形式(DTT),其中包含由应用行为分析衍生的仔细的教育策略。然而,同一个孩子也能在自然环境(如,在游戏环境中、在进餐时间和其它日常作息中,或在社区环境中当动机操作出现时而进行的提要求训练)进行的训练中有一定的收获[10]。当然,单一的DTT或NET形式并不能够满足所有孩子的教育需求。各种教学形式并不是只针对沟通障碍的,但是能够结合到沟通系统中运用。考虑孩子语言获得的能力与学习特性,根据不同的环境结合适当的教学形式,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语言行为的教学内容或教学单元。根据控制变量和反应形式之间的特定关系,语言行为可分成不同的教学单元。正是因为这些单元对环境所起的作用,斯金纳称之为语言操作型行为。斯金纳界定了6种基础的语言操作型行为:要求(mand),对于物品、行动、注意力或者信息需求的表达,如:想要苹果时会说“苹果”;命名(tact),指认或者命名物品、图片、形容词、地点等非语言的感官刺激,如:看到苹果时说“苹果”;复诵(echoic),可以立刻或延迟重复听到的话语,如,当听到有人说苹果时跟着说“苹果”;交互式语言(intraverbal),对话的内容或者是回答的问题受控于其他人的语言行为,如,当有人说你手里拿着什么,会回答“苹果”;逐字读(textual),阅读书写的文字,如,看到书写的文字“苹果”能说“苹果”;转录(transcription)行为,书写或拼出听到的话语。斯金纳在定义语言行为时用的是反应的功能而不是反应形式,所以任何的反应形式都可以变成语言[5]。

三、语言行为法干预自闭症儿童的实证研究

语言行为应用的最广泛领域还是属于自闭症。将斯金纳的语言行为分析理论加以应用,即语言行为方法的基本要素,最早由密歇根大学(WesternMichiganUniversity)的杰克·迈克尔博士(Dr.JackMichael)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出来[3]。在国外,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斯金纳语言行为分析对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教育效用。在此,对有关研究做简要概括。

(一)教学单元提示系统的运用与比较。语言行为方法中的复诵提示对教给自闭症儿童交互式语言可能是有效的,一些孩子的表现可能会依赖于这样的提示。1997年McClannahan 和Krantz的研究表明,复诵提示可能难以消退,这样不但不能消除教学提示,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独立性。国外一些学者比较了语言行为教学中的提示策略的教学成效。Finkel和Williams在2001年比较了文字和复诵提示的教学有效性。他们进行了一个多基线设计实验,用这些提示去教回答问题的互动式语言行为。此外,Vedora等在2009年的研究中,用一个交替处理设计对两名自闭症儿童进行研究,比较使用文字和复诵提示对交互式语言的获得的影响。结果相比之下,使用文字提示消退程序能够增加完整句子目标的正确回答次数。文字提示可以用来教自闭症儿童各种技能,可以促进其独立性[11]。Coon和Migue(l2012)认为,提示系统所造成不一致的教学结果很可能与过去受试者的学习经验有关。

(二)不同教学单元训练的结合运用。先前的研究已经确定了一些有效的教学过程来提高有发育障碍个体的语言行为。然而,很少有研究评估当孩子无法获得交际能力治疗程序的修改。Kodak等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是否同时教复诵和命名或者要求训练能够获得之前没有学过的学过的语言操作。结果表明,将复诵训练和要求或许命名训练结合起来能够增加主动要求和命名[12]。语言行为中不同教学训练的结合运用,对语言行为的获得也有一定的成效。

(三)语言行为方法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May等研究指出,有关语言行为方法研究对课程设计有一定影响,它以提高语言技能的泛化为目的,这是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挑战。经过回答有关呈现的卡通图片特征的问题培训,没有进一步的教学,被试能够在没有呈现图片的情况下回答有关图片特征的问题。这些发现说明在教学重要的语言技能中,语言行为和派生关系反应程序有一定的潜力[13]。台湾学者凤华老师从语言行为研究自闭症儿童的语言介入,她就介入之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环境的安排、教学呈现方式这三方面做了详细解释。她还从斯金纳的互动式语言对高功能自闭症社会互动语言的教导做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互动式语言教学对于自闭症儿童主题式谈话行为学习显著有效,对自闭症儿童专注行为和语言对话能力也有积极的影响[14]。

四、启示与建议

语言发展是对我们文化生活质量的预测。患有自闭症的人,在学习语言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需要大量重复的训练。根据如上从语言行为的提出、应用以及干预儿童自闭症实证研究,语言行为方法干预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自闭症沟通领域干预方法。今后的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行为干预需考虑以下建议和意见。

(一)加强语言行为方法的教学程序的研究。目前,关于语言行为方法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一语言操作行为,如,要求,命名和复诵。很少有研究着眼于当孩子从单独的语言治疗程序中无法获得沟通技能时,应该如何处理。因此,进一步研究在单独的语言程序无法获得语言操作行为时,需要考虑语言操作训练程序的结合。另外,鉴于替代沟通系统在自闭症儿童中的高依赖度,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探讨非直接教学结果出现的教学程序。

(二)重视语言行为方法对儿童自闭症干预效果的实证研究。语言行为方法的支持者认定,语言行为中的要求训练是早期干预的一个起点,要求训练是一个过程,它主要是教给学习者在最有兴趣的东西中选出高偏好物品产生的。这种方法的假设性好处是,能够对非目标行为有间接影响,但目前语言行为方法要求训练的实证支持薄弱。

近年来,国外以及台湾地区都有了一定的运用语言行为对自闭症儿童语言沟通技能领域训练的实证研究,并且都证明其成效。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语言行为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吴白音那就探析了言语行为理论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提出在教材编写及理论建构等方面应注意人与环境刺激之间的关联[15]。但这些研究都是针对普通环境中的普通学生的,很少应用到自闭症儿童的干预,特别是自闭症儿童语言沟通技能的开发上。关于语言行为方法对自闭症儿童语言技能训练的研究实证支持不足,特别是语言行为方法对不同程度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效果的差异、与其他干预方法结合运用的效果以及不同方法间的相互关系等课题,值得未来研究关注。

(三)形成系统的语言行为方法早期干预团队。语言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但快速发展却是在六岁以前。按照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语言障碍的治疗训练时机应在6岁以前,并且越早越好[16]。早期密集行为干预(EIBI)已确立并作为治疗早期儿童自闭症有效方法之一而广为流传。最近,一些从业者使用该策略的一个变体方法,它是根据斯金纳的语言行为分析而组织和教授的语言课程。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行为方法,类似于早期密集行为干预方法[17]。教师和家长是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的重要参与者,只凭教师单方的训练方式和方法,不能够完全符合自闭症儿童语言行为获得的过程和特点,不利于自闭症儿童语言的发展。家长是儿童语言教育的主要力量,动员并教会家长相关的语言行为方法,可以将语言训练场所延伸到课堂之外,能够加速自闭症儿童语言行为获得的进度。形成家长、教师等共同参与系统的早期干预团队,对自闭症儿童语言行为的获得意义重大。

[1]FredRVolkmar,BrianReichow.TheEvolutionofAutismasa Diagnostic concept:From Kanner to DSM-5:A commentary, Handbook of Autism and Anxiety[J].Autism and Child PsychopathologySeries,2014:217-230.

[2]杨晓云.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关键与核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4):90.

[3][美]巴伯拉,[美]拉斯穆森著.语言行为方法:如何教育自闭症和相关障碍儿童[M].美国展望教育中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3-7.

[4]Lovass.Behavioral treatment and normal educational and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in young autistic children[J].Journal of ConsultingandClinicalPsychologyl,1987(1):3-6.

[5]John O.Cooper,Timothy E.Heron,William L.Heward著.应用行为分析(第二版)[M].美国展望教育中心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561-567.

[6]Joshua B.Plavnick,Summer J.Ferreri.Collateral effects of mand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J].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Disorders,2012(6):1366-1376.

[7]Danielle L.LaFrance,Caio F.Miguel.Teaching Verbal BehaviortoChildrenwithAutismSpectrumDisorders[J].Handbook of Early Intervention for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2014(16): 315-340.

[8]Mark Dixon Jonathan C,Baker Katherine Ann Sadowski. Applying Skinner's Analysis of Verbal Behavior to Persons With Dementia[J].BehaviorTherapy,2011(42):120-125.

[9]刘惠军,李亚莉.应用行为分析在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7(3):33-37.

[10]MarkL.Sundberg著.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及安置程序[M].黄伟合,李丹,沈薇,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144-145.

[11]JosephVedoraandLauraMeunier,HarryMackay.Teaching Intraverbal Behavior to Children with Autism:A Comparison of Textual and Echoic Prompts[J].The Analysis of Verbal Behavior, 2009(25):79-86.

[12]TiffanyKodak,AndreaClements.AcquisitionofMandsand Tacts with Concurrent Echoic Training[J].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nalysis,2009(4):839-843.

[13]RichardJ.May,EmmaHawkins,SimonDymond.BriefReport Effects of Tact Training on Emergent Intraverbal Vocal ResponsesinAdolescentswithAutism[J].JAutismDevDisord,2013 (43):996-1004.

[14]凤华.从B.F.Skinner的互动式语言谈高功能自闭症学生社会互动语言之教导[J].特殊教育季刊,2006(101):25-33.

[15]吴白音那.探析斯金纳《言语行为》理论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91-193.

[16]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31-255.

[17]JamesE.Carr,AmandaM.Firth.TheVerbalBehaviorApproach to Early and Intens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for Autism:A CallforAdditionalEmpiricalSupport[J].JEIBI,2005(2):18-25.

[责任编辑郑丽娟]

G766

A

2095-0438(2016)04-0069-04

2015-12-09

牛瑞花(1991-),女,河南郑州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系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机制与综合干预成效研究”(12YJC880128)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斯金纳自闭症技能
高级技能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Dr. Skinner and Hungry Pigeon 斯金纳博士与 饥饿的鸽子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7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丹青少年(2017年2期)2017-02-26 09:11:05
基于斯金纳强化理论下的幼儿语言教育研究
重思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