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特征的农民培训模式

2016-04-13 14:46汤蓉韶关市农业局农业教育与信息中心广东韶关512026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需求农民培训

汤蓉(韶关市农业局农业教育与信息中心,广东韶关512026)



基于需求特征的农民培训模式

汤蓉
(韶关市农业局农业教育与信息中心,广东韶关512026)

摘要:为解决农民培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需求分析尤为重要,做好需求分析是提高农民培训实效性的基础和前提。针对农民培训不同的需求主体及其不同的需求特征,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和培训模式。

关键词:农民;需求;培训

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农业生态化、科技化、效益化和营养化,这不仅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的具体体现,也是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培养综合素质高和创新能力强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民培训是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转型期,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力保障,紧跟世界农业发展的步伐,是我们培训机构所应探索的紧迫而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我国农民培训概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农民培训政策的不断演变,政府相关部门涉农项目的不断增多,促进了我国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也体现了我国领导决策层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新型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以及《农技推广示范县工程》等一系列项目,全国各地围绕各项目主题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活动。自2011年以来,广东省韶关市结合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和地域产业特色,对各县市区的2000多位农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贫困户到企业家、从生产到管理、从产品到市场、从创业到发展、从课堂到田间、从理论到实际,突出实用、急用、管用,提升了农民的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在全国范围内,随着一批农民技术骨干、科技致富能手的涌现,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方法的推广,以及培训网络的初步建立,推动了农村支柱产业的形成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说,我国的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随着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我国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求农民具有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还要求从业者是有知识、善经营、懂技术、会管理、勇于创新的农村建设者。与之相比,农民培训的实际效果还存在很大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培训主体(培训机构和培训者)的层面而言,农民培训机制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进展缓慢;培训依然以政府项目为主导,政府的监管角色还未有根本性的转变;现有资源利用有限,整合能力薄弱,专业培训师资缺乏,培训硬件和软件落后,培训经费不足以及宣传力度不够等。就培训客体(接受培训的农民)而言,农民自身文化素质偏低,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对培训的认识和认可度不高,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创业主观能动性差,依然停留在以经验求发展阶段。就培训实际而言,培训模式较为单一,培训内容与农民实际需求存在差异,培训方式还不够灵活,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1]。

由此可见,我国农民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切实解决培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农民培训需求分析

在培训项目实施中,对农民现状和需求分析的忽视,是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培训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的系统。一个完整的培训方案通常涉及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培训课程的实施和培训效果评估[2]。需求分析是培训计划的首要和必要环节,该环节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培训项目的成功与否。

第一,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一个高质高效的培训活动必须首先进行需求分析。参训部门和培训机构人员在部署与计划培训之前,应对农民(需求主体)的培训意愿、培训对象和培训的内容、途径、目标等利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调查和掌握,并通过科学分析与鉴别,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培训实施环节之中。由于农民自身存在素质和层次上的个体差异,使之对培训产生不同的需求,需不断调整既定的培训方案,以求因人施教、因情施教;同时,对于参训人员的行业特征、技术能力、知识水平、工作性质、培训目标等,培训人员也缺乏深入的了解,从而出现项目定位不准、学员参差不齐、培训时间不足等问题;另外,在项目实施前如果需求分析与调查做得不到位,培训时间又受限,培训内容也将无法充分展开,同样会造成培训需求与培训内容、对象、目标的相互脱节,导致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和培训资源的浪费等,达不到预先的培训目标。因此,任何一个培训项目从策划到完成,都是一个在调整中不断完善的过程。

培训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计和方案的实施,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都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没有需求分析,就无法真正体现培训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第二,农民培训的需求主体。农民既是培训的客体,也是需求的主体。需求主体不同,培训的基本出发点也不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成分也产生了分化。根据其从事的产业和行业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涉农产业群体和非农产业群体两大部分。根据农民在实际涉农活动中的性质和作用,涉农产业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主体生产者、专业经营者和服务管理者。主体生产者是指基本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受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等外部环境的制约,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甚少,缺乏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渠道,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致富无门,主要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群体。专业经营者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技术骨干和农民致富带头人,大多掌握一种或多种农业技术技能,主要从事专业农业生产经营。他们经验丰富,种养殖规模较大,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服务管理者是指村干部、农村经纪人、农民合作组织的组织者和农业龙头企业的管理者。他们最具创新意识,但缺乏组织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法制观念,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薄弱,对市场营销策略和市场行情不了解,缺乏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能力。非农产业群体主要指外出务工的农民,属于特殊的农民群体。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被更多地解放出来,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他们的身份逐渐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农业生产者逐渐具备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双重身份,已融入产业工人、事业单位聘用人员、自主创业人员以及其他非农业产业之中。

第三,农民培训的需求特征。对于以上不同的培训需求主体,其工作性质和所处行业不尽相同,思想意识和整体素质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了他们在培训需求上的差异。其一,涉农产业群体的需求特征。主体生产者的培训需求:由于涉农产业群体一般都缺乏参训欲望,为了维持生计而参训,是扶贫计划的培训对象,主要依托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培训项目。培训需求主要涉及高效高产的优质经济作物、特色果蔬等各种种植技术。专业经营者的培训需求:专业经营者对培训的需求层次较高,对农业技术的需求积极,主要通过政府部门和非营利性机构的无偿培训来实现。需求内容主要包括先进的、现代农业专业技术、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团队合作、农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以及信息采集与分析等。服务管理者的培训需求:需求主要涉及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沟通技巧、营销策略、信息获取、渠道拓宽、市场风险评估、企业提升和产业发展、农村建设与发展等相关知识和技术,涵盖了农民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市场竞争能力的培养。其二,非农产业群体的需求特征。非农产业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潜在需求巨大,主要包括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外出务工的技能与技巧、行业专业技术、与人沟通能力、自我推销能力、市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农民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等。

三、基于需求特征的农民培训

农民增收及其就业问题已发生了阶段性变化,推动农民科技培训,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是我国农民培训的根本目标[3]。面对需求主体的多层化和需求特征的多元化,要采取针对性的培训。

(一)针对涉农产业群体的农民科技培训

1.农业主体生产者培训

针对这部分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较低、种养规模较小的主体劳动力,仍然需要进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根据农民的实际生产需要,主要进行无公害新农药和高效优质新肥料的使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无公害标准栽培技术、食品安全监管等生产技术的培训。主要采取现场示范、田间指导、边教边学等模式来推动农业技术的普及,使农民熟练掌握农作物的生产管理技术,以达到农产品高质高量、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2.科技示范户技术骨干培训

农村专业户、科技示范户是新型农民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拥有一定的农业专业技术和技能,对培训的需求强烈,需要更系统、更高层次的培训。针对这部分群体,采取集中授课、专题讲座的方式,一业为主,多种示范,重点学习技术创新、产业经营、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们在技术层面和经营理念上再上一个台阶,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科技传播、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

这部分群体不仅是农民致富的领头人,也是服务于农村发展的管理者。他们的需求更为广泛,层次更高,需开拓思路,引领市场。涉及文化类、生产技术类、经营管理类、市场经济类、信息类、法律类、金融类、环保等各种领域,更注重参与、互动和交流,以提高其决策能力和认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抵御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真正成为农民与市场间的桥梁、与社会间的纽带。

4.自主创业农民培训

针对有创业基础、创新精神、创业潜力的中青年农民,根据他们的自身实际和发展方向分层次开展培训。针对农民创业初期阶段的需求特征,可以开展有关创业意识、方案设计、创业项目、技能技术、创业指导等相关培训;针对有创业经验的农民,则根据其现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围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营销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开展集中授课、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三位一体”式培训。通过实地考察、政策引导、创业扶持和跟踪服务,解决创业中的难题,培训一批具有生产经营能力、科学管理水平和自主创业能力的农民带头人。

5.农村干部培训

针对农村干部信息观念滞后,业务素质不高等特点,对农村基层(村、组)干部,通过培训机构和各类中等、高等院校等多种途径,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围绕农村的实际生产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关惠农政策、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建设、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环境与农业、气象与农业生产等专题培训[4]。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使之不仅掌握相关法规政策,更具有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以及治理管理农村的知识和经验,更好地服务于农民。

(二)针对非农产业群体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转业培训

为适应农民增收及就业的需求特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已是农民培训的重点。

非农产业群体的培训渠道较多,内容也很广泛,主要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前的岗前职业培训,与上述涉农群体有较大差异。体现在以技能培训为主,包括岗位能力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程等的学习;以引导培训为辅,主要涉及有关职业道德及维权知识等的学习[5]。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非农产业工人,达到转移就业或自主创业的目的。他们将渗透在社会的各行各业,逐渐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成为城市合格工人或技术人员,成为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农民作为农业之人的根本,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需求为牵引,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情以及我国农民的自身特质,针对不同需求主体进行有效的农民科技培训和非农产业转移转业培训,为我国培养掌握科技知识、懂得科学管理、具有创新精神、预测市场变化、熟悉国际经济规则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促进我国农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坚力量,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姜长云.农民的培训需求和培训模式研究[J].调研世界,2005(9):13-17.

[2]赵德成,梁永正.培训需求分析:内涵、模式与推进[J].教师教育研究,2010(6):9-14.

[3]魏宇光,季东亮,李东升.新时期农民培训的特点及其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2011(2):4-11.

[4]徐磊,张峭.我国农民科技培训供求及均衡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5):132-136.

[5]马云启.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2.

(责任编辑:曾耳)

Study on the Farmer Training Mode based on Demand Characteristics

TANG Rong
(Center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Shaoguan City Agriculture Bureau,Shaoguan 512026,Guangdong,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of farmers,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demand analysis,and to make the demand analysis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aining of farmer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farmers training subject and different demand characteristics,adopt corresponding training programs and training mode.

Key words:farmer;demand;training

中图分类号:D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6)03-0145-04

[收稿日期]2016-02-12

[作者简介]汤蓉(1971-),女,湖北武汉人,韶关市农业局农业教育与信息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科技培训。

猜你喜欢
需求农民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